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访谈嘉宾是郯城县气象局局长丁圆月同志。丁局长,您好。
丁圆月:主持人好,各位政务访谈的观众大家好!感谢县政府网站的邀请,今天很高兴能够通过《政务访谈》平台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
县政府网站:丁局长,2020年刚刚过去,过去的一年,极端天气逐渐增多,暴雨、冰雹、大风降温、寒潮等天气频发,能不能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丁圆月:2020年(1~12月,下同)郯城县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显著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1月份降水总量突破该月同期历史极值。年内我县主要出现风雹、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给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总体来看,气候年景评定属一般年份。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降水总体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年总降水量1019.9毫米,较历年偏多152.3毫米,年降水距平为17.6%,较历年年最多降水量偏少287.2毫米,年一日最大降水量128.2毫米,出现在7月12日。
二是雷雨天气频繁,局地性暴雨天气较多。2020年出现11次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共发布雷电预警信号23次, 暴雨预警信号13次。
三是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年平均气温15.0度,较历年偏高1.1度。年极端最高37.9度,出现在6月4日,较历史极值低0.7度;年极端最低-14.9度,出现在12月30日,较历史极值高3.1度。
四是灾害性天气频发,损失较大。2020年我县多次受暴雨、风雹、寒潮等灾害天气影响。特别是汛期大暴雨天气较多。7月11日至13日的强降水天气,全县平均降水量132.1毫米,其中9个乡镇出现大暴雨天气,降水最多的为杨集197.4和红花211.9毫米。
县政府网站:在汛期防汛中,气象发挥着防灾减灾前沿关口的作用,那么,今年汛期气象服务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丁圆月:县气象局始终把汛期气象服务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积极为全县安全度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
一是重点为县委、县政府及防汛部门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共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重要天气预报》22期,《雨情报告》135期,通过气象决策短信平台发布各类预警信号89期。
二是推进观测设备自动化,强化天气实时监测能力。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全面自动化,顺利完成ISOS升级,三温三雨、天气现象观测系统、日照和冻土自动观测仪器顺利接入新型站开始使用。建成马头区域气象观测站,增加自动观测网密度。
三是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按照气象防灾减灾“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合作。汛期除正常日夜值守班,还抽调两名同志到应急局参加联合值班。部门内部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制度。
县政府网站:丁局长,除气象服务外,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部署,我们气象部门还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丁圆月:2020年县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市气象局长会议工作部署,以气象现代化为抓手,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积极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一是社会监管职能不断强化。与县应急局联合发文,开展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专项检查,重点危化企业全部覆盖,加油站检查了40余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超资质检测情况,下达整改意见督促整改。8月对重点危化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回访,补办了四家危化企业的行政审批手续。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精心组织3.23“风云之战”线上答题、5.12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活动。红花中心小学被评为国家科普示范校园站,新村中心小学被评为山东省科普示范站。认真开展“乡村振兴”、“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社区吹哨、县直报到”、“两帮一促一提升”和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传递正能量。与马头镇高册村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共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团结社区整合自身资源与需求,建立共建项目清单,为社区修缮道路。开展“真情点亮微心愿”活动,为困难户送去扶贫物资达成微心愿。
三是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不断深入。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开展模范机关建设,狠抓党员学习教育,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进一步推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制度化、常态化。
四是台站搬迁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12月下旬,克服困难,抢抓工期,仅用10天时间建成了新迁台站标准化观测场。2021年1月1日正式开展对比观测。
县政府网站:感谢丁局长接受我们的专访。祝愿郯城气象事业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
丁圆月: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与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