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务访谈 >> 正文
多面齐抓,郯城街道工作更上一层楼
发布日期:2016-11-21   作者:   来源:    阅读:

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郯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守居同志。吴书记,您好!

吴守居: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这个平台和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县政府网站:今年郯城街道重点项目进建设的侧重点在什么?

吴守居:重点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郯城街道始终坚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街道包项目领导、工作人员坚守在一线。同时,街道每周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先后5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度会成员等现场观摩,推进项目进度。目前,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16年,街道重点项目涉及房地产开发、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民生工程等6个方面。今年,街道着重加大对旅游项目的推进力度,6月郯国古城、艾肯美栗世界、中华徐氏文化园相继奠基开工,9月旅游扶贫项目——鲁冰花园在三井社区陵坡村落地。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填补了街道旅游项目的空白,开启了街道旅游工作的新篇章。目前,郯国古城游客体验中心正在开工建设,园区内马陵山路、文明路已完成放线,正在改造施工;艾肯美栗世界的停车场、牌坊已建设完毕,商业广场的所有建筑物主体基础全面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节日广场舞台、景区游乐设备基础施工已经开始,春节将举办热闹的庙会,明年5.1迎接第一批游客;中华徐氏文化园正在进行大殿建设;鲁冰花园正在建设山门、平整停车场,明年6.1部分旅游项目投入使用。

县政府网站:郯城街道作为旧村改造的重要阵地,主要涉及哪几个片区,目前进展如何?

吴守居:郯城街道系县委、县政府驻地,承担着旧村改造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郯城街道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意见》、《东城新区开发建设优惠政策》等政策意见,探索出包干补偿、“123”拆迁补偿办法,市内多个县区前来学习交流。2012年以来,街道始终按照“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原则,先后启动龙泉、前东庄、卸庄等10个片区的城中村改造,平均每年完成拆迁1500户、征地3000亩,新建商住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年均销售30万平方米。

今年,街道着重推进前东庄片区开发,引进联泰·中心城项目。该项目由临沂联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计划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其建设体量、设计理念均居全县前列。项目集全国一线建筑设计团队打造,引入泛会所、双入户大堂、纯人车分流等南派设计理念,同时结合项目开发建设,还将北环路沿线及东侧板栗园打造为城市公园。

项目所涉及的旧村拆迁工作自今年年初启动,现已拆迁完成743户,剩余住户计划月底前拆迁完成。目前,项目11栋楼开工建设,开工11栋楼,1#楼、2#楼在建24层,5#、7#楼封顶,22#楼在建23层,23#楼在建3层,3#楼在建基础,6A#、6B#、8#、9#楼在建主体3层。北环路城市公园完成,售楼处园林示范区完成,售楼部投入使用。项目一期销售581套房源,现已认购完成562套,销售情况良好。一期工程计划2017年下半年交房,二期工程同步推进当中,整个项目计划用5-6年时间全部建成。同时,南关三、龙泉、北关三等村的旧村改造正在稳步推进中。

县政府网站:郯城街道在民生工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守居:“悠悠万事,民生为本”,街道始终将民生工程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年来,街道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一是重视“幼有所教”。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街道完成了15所中小学117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新建新港、赵庄、三井等幼儿园6所,全部通过省验收。其中,新建一小北校区、三小西校区,无偿交由县直学校使用管理。二是重视“老有所养”。建设了4处村级幸福院和6处日间照料中心。新建安信养老中心,承担区域中心敬老院职能,并向社会提供1000个中高档床位。三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十里、归义、三井、高赵片连片整治,25个村实现硬化、美化、亮化。累计完成29个村3600万平方米“户户通”工程,完成30个村4000户改水改厕。建成红石、大旺等文化广场62处,另有5处广场在建。四是重视“天网工程”。2015年投资建成应急指挥平台,新增590个治安监控设备,新建十里、东城2个综治信息监控平台。同时,街道坚持夜间站岗巡逻制度,努力为群众切实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五是重视开展文化活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街道积极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个社区分别成立社区剧团,多次组织全国、全省象棋公开赛、够级比赛,广场舞大赛、舞狮大赛等,积极参加市、县全民运动会、篮球比赛等多项赛事,成绩优异。

县政府网站: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

吴守居:为加快城市化进程,2015年初村“两委”换届全部结束后,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街道和组织、民政等部门开展“村改居”工作调研。调研中发现,城中村居、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错综零散分布,城市规划和城建项目推进难度大;城区人口成份复杂,流动人口、失业人员及其他群体仅靠单位、村居已无法实现有效管理。2015年下半年,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4次汇报,认为街道“村改居”的条件基本成熟。最终决定将31个城中村以及25个城市规划区内的自然村纳入“村改居”范围,以城区主次干道为界限,划分了11个城市社区,全部成立党总支,由街道机关干部或优秀农村干部担任书记。

城市社区的含义不但是原来的56个自然村,也包括驻区的机关、居民小区、以及各类企业。这样的划分填补了城区范围内的管理服务空白,做到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全覆盖。

为更好的服务和方便居民办事,街道选取社区中心或人口密集区域,在11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不低于1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目前东城社区、西城社区、龙泉社区、北园社区、富民社区、团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黄楼社区、南皇亭社区、古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元旦节前可以投入使用;东庄社区正在招标施工;龙江社区明年上半年动工建设。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既是为群众提供就近服务的场所,也是开办的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居民活动的场地。今年6月以来,街道组织开展了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在职党员到城市社区报到服务活动。目前,12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5336名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结合“双报到”服务活动,发挥单位和党员服务的积极性,街道社区组织举办了多次社区文艺汇演,关爱留守儿童、“微心愿”认领,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打印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