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镇街动态 >> 正文
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 —泉源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省派“第一书记”外出考察学习
[ 索  引  号 ] tanchengqyx/2019-0000035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泉源镇
[ 成文日期 ] 2019-05-09 [ 公开日期 ] 2019-05-09 [ 有  效  性 ]

为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5月7日-8日,泉源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省派第一书记外出观摩学习。

共同富裕,要走出一条农业特色路。考察团第一站来到对标赶超乡镇临沭县曹庄镇,在欧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以农业现代化生产、农事体验、工艺品生产和销售、工艺品展览、乡村旅游、产业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

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在朱村抗战纪念馆,聆听“钢八连”的革命故事,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考察团在观看真实文物的同时,感受这段跨越70余载的军民鱼水之情,坚定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信念。

农村发展,要有科技产业支撑。在山东金源管业有限公司,考察团深入山东金源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学习基础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隐患排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感受历史,追悟初心。第二站,考察团来到了郯城县党性教育基地。在鲜红的党旗前,考察团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永不叛党。”参观了郯城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里和沂蒙群众共同生活、战斗的鱼水深情。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考察团坚决跟党走的政治立场和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

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考察团来到费县,实地考察了大田庄田园综合体立足当地实际与特色,因地制宜建设的高标准田园综合体,在考察过程中主要学习如何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有效统一的创新思维和经验模式。

服务三农,要“农”字当头。在与泉源乡大棚西红柿种植特点相似的费县胡阳镇,考察团考察了胡阳西红柿现代产业园及大棚西红柿种植。费县胡阳镇以“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为产业特色,使得胡阳西红柿成了一块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并以“以节兴农、以节兴镇、以节惠民”的发展思路,推广以西红柿采摘为主的农业旅游,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考察团详细了解先进做法和经验,对比泉源乡西红柿种植业发展情况,找差距、补短板,坚定特色农业发展的信心。

乡村振兴,需要长远规划。费县梁邱镇,以天景湖为载体打造田园综合体,完成从经营形态、从业主体、农业服务、产业经济等领域的升级转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精准扶贫,农民创富增收,是践行田园综合体一体、居游共享融合发展的典范,使考察团在山水风景中感悟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找出不足,要以身边为鉴。5月8日,考察团又先后前往我县庙山镇、胜利镇、重坊镇、郯城街道等兄弟乡镇8个项目进行观摩学习。在每个观摩点上,考察团成员详细看、认真听、仔细悟,围绕兄弟乡镇各个项目的特色、亮点,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在对比中寻找自身差距,在差距中寻找赶超路径,在路径中寻找创新突破。

通过为期两天的观摩学习,全体考察团成员收获满满,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各自工作中的特色和不足,对照先进,抓住关键,找准路子,搞好资源整合,坚定不移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泉源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