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cfz/2019-0000045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重坊镇 | |
---|---|---|---|---|---|
[ 成文日期 ] | 2019-07-08 | [ 公开日期 ] | 2019-07-08 | [ 有 效 性 ] |
重坊镇结合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和知青文化资源,布局“123”发展战略,即“生态优先,两区共建,三位一体”,全力打造知青文化产业园1处,助力文化产业振兴,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项目共占地200余亩。
坚持生态原则,保障社会和谐
坚持把文化资源的开发、园区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生态优先”的战略。聘请专业团队,全面评估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启动汪塘整治,每月拨付1万元对知青渠、知青湖进行整治和管理,确保水体资源与水环境的优良;启动老式建筑保护计划,对区域内50余处老旧建筑进行保护开发。
突出文游主题,打造丰富的产品体系
在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上,树立“资源—形象—市场”的开发理念,突出“文化”“旅游”两大主题,立足于独特的知青文化资源,树立典型的知青品牌形象,结合市场需求,建设知青精神展馆一座,在文化展示的同时,打造农耕体验、民俗演出、采摘互动、特产销售、餐饮服务等特色文旅产品体系,全方位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探索三位一体,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开发、社区唱戏”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政府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筹资800万元,将其纳入全县银杏田园综合体建设范畴,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委托中华银杏花朝园进行打造和管理,探索盈利模式;社区方面,以知青文化产业园为窗口,积极推广“产业园+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指导农户就地发展民宿、农家乐、地产品销售等,增强农民增收与文化产业联系。
强调四大带动,推进乡村振兴跨越式发展
一是带动村容村貌提升。以园区建设为契机,优先推动宋元、徐出口等村提升建设,2018年以来,整合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新通自来水434户,整治下水道8000余米,安装路灯236盏,道路硬化实现100%,改厕1500余座,美化墙面6.3万平方米,绿化苗木5000余株,园区周边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提升。园区所在村均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称号。二是带动乡风文明。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功能,探索文化宣传、文明实践、民俗体验新方式,开展“最美党员”“重坊好人”“四德模范”等各类评选12次,举办锣鼓大赛等民俗活动17次,乡风文明持续加强。三是带动产业发展。园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龙头、招商平台、品牌载体和产业基地,吸引市派第一书记、市乡村振兴帮扶队、老知青等入驻帮扶,吸引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建设榛子园等产业项目,农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四是带动形象提升。坚持宣传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持久性,提高市场知名度,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及形象品牌,截至目前,已吸引各地游客2万余人次,重坊在外形象得到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