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qyx/2023-0000078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泉源镇 | |
---|---|---|---|---|---|
[ 成文日期 ] | [ 公开日期 ] | 2023-07-21 | [ 有 效 性 ] |
炎炎夏日,正值农闲季节,在泉源镇东邵湖村,一位村民正在院子里晾晒自己编织的草艺品。
“不点火不冒烟,坐在炕头编编草;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如今,参与草艺编织的泉源镇村民把草编产业誉为“点草成金,变废为宝”的增收致富好产业。
草编工艺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类杂草、玉米叶以及稻草等纯天然环保材料,草编加工可不分地点、不分时间、不分男女老少。经过编织者的巧手,不值钱的“草”就魔术般地摇身一变,成了形态多样、大小各异的精美工艺品。
谈起自己创办的草艺编织厂,东邵湖村张庆伟深有感触:“我2018年就开始从事草艺编织行业,我的厂子其实就是一个代加工草编点,招收了村里以及附近村庄的20多人帮忙,编出的产品一点也不愁销路,直接把产品卖给临沂及周边的工艺品厂家,这一年下来,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每人可收入3万多元,不耽搁春种秋收,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作为泉源镇规模较大的草编工艺品厂家,东夹埠村村民徐健经营的艺晨工艺品厂已经发展草编工艺品加工点20多个,辐射带动1000多位村民参与点草成“金”。
为壮大乡村产业,增强乡村振兴动能,泉源镇在做好特色产业文章上下足功夫,引导村民就近就便学习草艺编织,大力发展草编、塑编和柳编等特色产业。通过培育带趟子的编织大户,发展壮大草艺编织“主干和树枝”,让众多村民加入草编队伍,使草编产业“枝繁叶茂”。如今,“小特产”变身“大产业”,成为激活乡村振兴、富民强村的新引擎。
目前,全镇共有40多名草编大户,带动3000余名留守妇女和老人点“草”成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