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xfpb-17_F/2018-0228001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
---|---|---|---|---|---|
[ 成文日期 ] | 2018-02-28 | [ 公开日期 ] | 2018-02-28 | [ 有 效 性 ] |
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贫带动作用,将车间建在贫困户周边,让贫困户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郯城县泉源乡加强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培育支柱产业、土地流转等方式融入产业发展链条。
一是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 1000 余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累计硬化田间生产路37339 米,新建涵管桥 25 座、农桥 10 座。整合上级专项扶贫资金,完善温室蔬菜大棚基地建设,目前,硬化道路 37000 余平米、安装变压器 8 座、架设低压线路 3600 米。
二是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依托大棚、光伏、电商三大支柱产业,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目前,共流转土地 2600 余亩,建设大棚 400 余个,主体工程业已完工。积极推进光伏和电商项目,辐射带动贫困户 254 户。利用上级扶贫基金建立电商平台 1 处,发布蔬菜生产、销售等服务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先后组织 400 余人次到寿光、青岛、兰陵、东海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进行田间教学活动。涵盖各个大棚基地的51 名种植户全面掌握种植技能,真正实现“人才兴、产业旺” 的目标。
据悉,郯城县产业扶贫以高大制帽、博林工艺、益匹马蔬菜加工等260家传统手工艺小微企业为载体,推行“企业+分厂+代加工点+贫困户”扶贫模式,设置就业车间,实现总厂吸纳就业、进村设厂带动就业、送料加工居家就业,带动脱贫1200人。(郯城县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