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0016-12_A/2017-0413001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马陵山景区管委会 | |
---|---|---|---|---|---|
[ 成文日期 ] | 2017-04-13 | [ 公开日期 ] | 2017-04-13 | [ 有 效 性 ] |
去年11月,在开展移风易俗这项工作一开始,景区管委会将集子村和黄圈村作为移风易俗先期试点村,并指导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和大总等8人组成的村红白理事会。结合村情实际,村委会召集村两委成员、红白理事会成员及群众代表商讨制定了红白事简办标准,并在村内公开公示。简办标准主要有两大条:1、缩减宴请开支。由300元一桌的流水席改为60元左右的大锅菜,由宴请庄邻改为只请亲戚朋友;2、缩减办事规模。由雇请一二棚吹鼓手改为播放哀乐,由大棺改为骨灰盒,由大孝布改为佩戴黑纱。这两条标准直接带来的就是办事费用的大大缩减,由原先的2-3万元锐减到5000元左右,极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统一的标准是四个凉菜1个大锅菜,一桌60元左右。很多人感觉数量少不够吃,实际情况是吃完了大锅菜还可以再去盛,既能管饱又不会造成浪费。
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按照景区管委会的安排部署,各村还重点抓好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山区群众思想相对落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此,我们除了在村广播上循环播放宣传语外,还制作了移风易俗宣传栏,手绘了110幅宣传漫画,发放了1500份倡议书,形成了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好典型示范。万事开头难,抓好第一户至关重要。成立红白理事会不久,景区就出现了第一起殡事。红白理事会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并强调了当前丧事简办的重要意义。然而这家情况比较特殊,老人是招婿上门,其女儿当时说的原话是:“我父亲没有儿子,如果按照标准办,一是怕外人说闲话,二是太没有面子了”。面对这种情况,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反复做思想工作,并分头找事主的亲戚进行思想动员,经过两天两夜的动员工作,最终成功说服了事主按照标准操办,群众反响也比较好。第一户工作的完成,为景区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起了个好头,也为全景区顺利开展好这项工作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三是抓好党员带头。大事难事,党员干部要走在前。这一点,景区党员发挥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景区共有337名党员,全部带头率先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并积极做好自己亲属的思想宣传工作。这里讲下景区老党员邹文亮的例子。邹文亮的老母亲2014年就卧病在床了,已经提前预定了大棺。2016年底,其母亲去世,当时移风易俗刚开始,邹文亮第一时间就把情况上报了村委,并主动表示将按照红白理事会的办事标准退订大棺。这在景区党员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实际上,在景区,像邹文亮这样以身作则的党员干部很多,相信有党员群众的理解支持,包括移风易俗在内的各项工作一定都能做好。
四是抓好重点帮包。摸清村情,掌握主动性是关键。对此,红白理事会对全村情况进行摸查,对年龄偏大的老人、到达适婚年龄的青年这两类人群进行建档管理,时时帮包跟进,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动态,提高移风易俗工作的效率。
以上四点是景区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的主要措施和一点做法。通过这项工作,景区新事新办的做法得到群众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