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部门动态 >> 正文
县教体局多举措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双减”工作提质增效
[ 索  引  号 ] tanchengjyj/2022-0000180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 公开日期 ] 2022-11-21 [ 有  效  性 ]

县教体局坚持多措并举,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不断丰富课程超市,大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使课后服务成为“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一是构建“2+3”课后服务模式。积极构建“两个时段”“三个层级”的课后服务管理模式。“两个时段”:课后服务前40分钟为“自主作业”时段,看护教师桌间巡视为学生答疑解惑;课后服务后40分钟为“素养课程”、“社团课程”时段,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三个层级”:级部层面负责宣传发动、学生统计编班;教务处层面负责课程规划设计、人员调配;校级领导层面负责总体规划、定期督查多元评价。

二是突出“123”课后服务策略。制定“一核心”“两重组”“三兼顾”的服务策略,把握好每个学生的个人化差异,因人而异、一人一案。坚守“一核心”,构建有色彩、有温度、有品质的服务课程;落实“两重组”,制定体艺科创类教师“专业+特长”服务定位,语数英学科类教师“专业+作业帮扶+学科素养提升”订单式服务定位;强化“三兼顾”,兼顾学情的差别化辅导,兼顾学生身心素质的差异化引导,兼顾学生个性化培养。

三是开设“1+N”课程超市。“1”即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化“自选作业”,“N”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素养课程”和个性化“社团课程”。建立艺术、体育、劳动、修身、语言五大门类12项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利用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创新性开发“郯城挂门笺”、“木版年画”、“评书”等非遗课程。

四是打造“三位一体”合作平台。利用课后服务契机,开设“家长讲堂”,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打造“教师型”家长;利用课后服务开设“小老师课堂”,让有特长的学生走上讲台,打造“教师型”学生;以团组为单位,进行特色课程的研发,定期进行旧产品升级和新产品推出,打造“研究型”教师,让课后服务成为家校联动、双向成长的舞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