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执行和落实情况 >> 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重点工作 >> 报告发布 >> 正文
2013年郯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 索  引  号 ] tanchengxzf0001/2021-0000455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3-01-20 [ 公开日期 ] 2013-01-20 [ 有  效  性 ]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19日在郯城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郯城县县长李献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我县加压奋进、加快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全力抓发展、保民生、促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林业综合执法示范县”、“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全省侨务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李庄镇被纳入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一)凝心聚力谋发展、促转型,大力推进扩量提质和结构调整,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12.5%,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9亿元,增长18.6%,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6.2%,较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质效提升。制订财税扶持一揽子计划,实施加快工业经济发展8项行动、19项措施,打出一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全年工业用电量达13.3亿千瓦时、增长27.8%。实现工业税收2.95亿元、增长41%。认真落实重点企业帮促制度,扎实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加强联络扶持,推动优化升级。全县纳税过5000万元企业3家、过千万元企业11家、过百万元企业达到83家。大力盘活闲置资产,帮助48家企业恢复生产,快速增加了镇域财政收入。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第8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红花镇被评为“全国绿色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镇”。基地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畜禽示范小区、生态观光示范区22个,总面积达49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8个,新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17个。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施各类重点服务业项目40个、总投资34.1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3.5%。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开工建设中信鲁南农业物流、红花物流中心项目,完成浩源商贸城改建、四方家居、远通汽贸二期工程。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启动马头古镇文化创意园建设,古银杏生态旅游区成功晋升为3A级风景旅游区。稳妥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平安悦城、中央华庭等住宅小区16个。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3亿元、增长20%。

(二)抢抓机遇创优势、增活力,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和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一区五园”规划面积达到116.6平方公里,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45个、总投资344亿元。经济开发区调整管理体制,凝聚发展合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职能明显增强。鲁南现代化工产业园聘请中国石油化工规划院专家制订发展规划,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和110千伏变电站,实现税收1.51亿元、增长105%。李庄家电产业园入驻企业63家,其中24家投产达效,实现产值66亿元、增长34%。高峰头机械加工产业园、庙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红花商贸物流产业园发展框架逐步拉开,签约项目30个,其中12个开工建设,跨越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84个,其中市重点项目15个,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阳煤恒通离子膜烧碱、鲁南纸业高档壁纸、华星铝业铝型材3个项目竣工投产,恒昌碳素、帝龙新材料、中高压电解电容纸、宏厦新型建材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引进项目90个、到位资金26亿元。投资115亿元的中国酒店用品城、投资90亿元的宜华木业顺利签约,投资63亿元的30万吨甲醇制烯烃和20万吨环氧丙烷清洁生产项目完成手续办理,实现了大招商、大发展。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实施技改项目60个,完成投资24.8亿元。其中,仁和制药、江镇丝绸、舜杰丝业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凯电子获省级技术开发中心认定。“彩云”牌尿素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5%、提高1.3个百分点。

镇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制订出台《镇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试行)》,健全“飞地”政策,改革项目税收分成,激励乡镇争跨越、壮实力。东隆服装、江镇丝绸、彬伟装饰等一批镇域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花卉苗木、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镇域财力不断壮大。镇域财政收入增幅达39%,高于县域20个百分点。郯城街道、李庄镇在全市城关镇、重点镇考核中居先进行列,杨集镇、重坊镇、马头镇增长70%以上,7个乡镇增幅超过40%。镇域经济呈现整体高速增长、个体亮点突出的良好态势。

(三)坚持不懈强基础、解难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和要素保障,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稳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重点镇“扩权强镇”进展顺利,第一批扩权事项全部落实。政银企合作不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新成立1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全年新增贷款17.5亿元、是去年的2.3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扎实推进,完成各类土地复垦1100亩,有力支持了项目落地建设。对外贸易较快增长,新增外贸经营权企业17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五讲五比五争当”活动,落实项目建设联审联批制度,所有乡镇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

(四)集中精力抓建设、促整治,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创城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建管同步加强。东城新区加快实施15项重点工程。修建天元路北段,打通新二路中段,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天元郯城综合服务中心、公安局业务用房等6项工程主体完工,电力调度中心等9个项目加快推进,形成大开发、大发展的局面。老城区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提升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推行“网格化”管理,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有序开展三轮车清理规范工作,市容环境秩序有了新提升。制订《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有关政策的规定》,启动5个城中村和8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平改坡”面积8.3万平方米,建设农村住房6120户、改造危房2150户,新增“四上”工程社区14个。总投资8550万元,完成石南线、刘瓦线、固红线、临沂环城快速郯城段和郯东沭河大桥等“四路一桥”建设改造。生态环境明显改观。2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三线一部”整治成效明显,马头、红花高速出口等重要节点景观改造顺利完成。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地覆盖率达30.6%和36.9%,成功创建“全省绿化模范县”。

(五)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和谐,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和政府自身建设,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10项民生大事和20件民生实事为抓手,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民生民计明显改善。全县民生支出达15.5亿元、增长19.3%,占财政支出的71.3%。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04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全县所有敬老院全部实施暖冬工程,新农合参保率、基础养老金发放率均达100%,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分别调整到每人每年1800元、3600元。财政供养人员人均月增资313元,工资水平居全市九县前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794元和9241元、增长15%和16%。和谐局面持续巩固。“法治郯城”、“平安郯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治安防控机制不断完善。大力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力维护了安全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各类教育均衡发展,高考一榜进线2390人,全市高考文科、理科、艺体类第一名均在我县。就医环境不断优化,新建、改扩建农村卫生室35处,药品配送平台建设基本完成,被评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文化共享工程深入开展,新增公共电子阅览室110处、被评为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服务先进县”。诚信计生建设全面推进,狠抓节育措施落实,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全县合法生育率达到80%。民族宗教、人防、武装、保密、外事、侨务、史志、统计、档案、广播电视、机关事务管理、防震减灾、应急管理、气象、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联、慈善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进展。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共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0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办结率100%。“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与行风热线、“马上就办”互联互通,服务质量显著提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廉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创新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省、市直驻郯单位,向支持政府工作的党外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干部,向在我县创业的境内外投资客商和所有关心支持郯城发展的友好人士、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和产业层次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缺大少强;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偏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资源环境和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加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政府工作与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差距,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以勇于负责的精神、敢于担当的勇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三年倍增、五年跨越”的关键一年。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严峻,我县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容低估。但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新一轮经济发展机遇期已经到来。从我县自身情况看,经过多年努力,城市建设、工业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区位优势和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阳煤恒通、鲁南纸业等龙头企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招商引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上台阶、上水平、实现腾飞的必要条件。

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思路,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五年跨越”这一目标,突出大项目建设、镇域经济、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基地品牌五个重点,强化民生事业、社会管理、生态文明三项保障,加快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力争三到五年进入全市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和2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0%和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大项目建设、夯实后劲上奋力突破

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工业立县之路,大力实施“双十双百工程”,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创郯城工业经济新优势。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纳税过百万元企业30家。

一是全力抓好大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年”活动,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抓开工、见形象、促投产。重点实施10个重大项目,确保阳煤恒通甲醇制烯烃和环氧丙烷清洁生产、中国酒店用品城开工建设,宜华木业高档家俱生产、博威再生金属项目按期建设,侨兴新能源天然气液化项目完成基建和设备安装,鲁南纸业中高压电解电容纸项目竣工投产。

二是加快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十项产学研工程”为引领,着力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化工产业,推动阳煤恒通由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发展壮大生物制药产业,力争仁和制药和麦德盈华医疗器械项目投产达效。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帝龙新材料、百诺建材、鲁南纸业特种纸开发、宏厦新型建材等项目。支持庙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力争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大的突破。

三是大力支持企业新上项目、实施技改。实施“百家企业新上技改工程”,筛选100项新上、技改项目,建立县级领导、县直部门挂靠帮扶制度,在项目申报、行政审批、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和规模膨胀。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环节的应用。深化企业专利战略、品牌战略,建立品牌梯次培养体系,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件、省名牌产品2个。加快科技创新,实施“一企一中心”建设,力争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开展“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建立企业家培训长效机制,组建企业家协会,组织专题讲座、外出考察,促进企业家队伍开阔眼界、提升层次。注重培养中小企业负责人,大力倡导勇于创新、敢闯敢试、埋头实干的创业精神。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培养开发企业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设立专项基金,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举办2期企业家培训班、3-4期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班,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公布每季纳税百强企业名单,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开展企业和企业家“双十佳”评选活动,比纳税、比贡献、比技改创新,营造尊重创业、回报社会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发展,在产业支撑、争先进位上奋力突破

着眼富民强镇,紧扣主题主线,实行领导力量、管理权限、资金投入“三个倾斜”,强化产业定位、创新驱动、考核激励“三个导向”,落实乡镇工作“五个一”要求,推动镇域经济实实在在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

牢牢抓住乡镇工作重点,增强镇域经济内生动力。全面推行镇域经济“五个一”目标,每个乡镇今年至少新引进一个过亿元工业项目,新培植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建设一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新完成一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新发展一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富民强镇进程,力争镇域财政收入增长30%以上、所有乡镇全部过千万元,激发乡镇发展活力。

持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推动“一区五园”提质扩容。充分发挥园区承载项目、促进集聚的主战场作用,着眼化工、轻工和生物制药三大主导产业,紧盯全国500强、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推进多区域、多层次、多形式招商。建立健全项目审核机制,成立项目评估小组,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年内组织招商推介活动3次以上,确保实际利用县外资金增长40%以上。全面完成“一区五园”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李庄家电产业园扩区,完成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110KV变电站建设,启动其他园区路网建设。创新园区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开发区镇区合一、李庄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鼓励乡镇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一区五园”,实现项目集聚。

大力实施“两河两路”战略,打造四条特色经济带。依托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沿沂沭河、沿国省道特色经济带,构建镇域发展新格局:以沂河滨河路为主线,以银杏种植和花卉苗木为重点,打造沂河旅游景观带和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沿沭河两岸,以沭马风景区为核心,加快景点开发,发展黄烟种植,打造沭河生态旅游经济带;以205国道为轴,以“一区五园”为载体,作好产业兴镇文章,打造沿205国道工业经济带;沿310国道,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绿色草莓、无公害蔬菜、有机稻米等,打造高效农业经济带。尽快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变资源、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奋力突破

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强基础、惠民生、添活力,推进农业强县建设。以规划建设“三线九园”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基地品牌建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新建花卉苗木基地2.6万亩,规划建设郯城街道、李庄青山花卉苗木市场,改造提升新村银杏苗木市场,打造国家级花木之乡,叫响“南有沭阳、北有郯城”品牌。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年内新增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9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2个、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6个。以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和粮食产能规划年度项目为契机,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政策创新和资金支持,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中央福彩扶贫项目区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工程年度项目,完成渠道疏浚整修10公里,新增高产稳产田20万亩。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支持金泉新农业、双泰食品、正德食品、姜湖贡米等扩大规模,确保益匹马食品、德惠新农业投产达效,力争新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省级1家。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在统筹城乡、优化提升上奋力突破

以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突出规划、建设、管理三个重点,破解拆迁、融资、用地三个难题,努力打造“一区一路一河一湖一古镇”五个亮点,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一是全面推进东城新区建设。完成东城新区修建性规划编制,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天元郯城综合服务中心、公安局业务用房、文化体育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投入使用,电力调度中心、计生妇幼保健中心主体完工,环境检测中心、城乡建设服务中心等6个单体建筑和宜华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贯通新二路、新六路,配套供水、供暖、管网、绿化工程,形成梯次推进的新格局。二是突破提升老城区改造。实施人民路提升工程,改造郯子湖公园,贯通窑上干渠、李墨干渠,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有序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加快中央华庭、平安悦城、龙泉嘉苑等社区建设,完成开发总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重点突破城市管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实行理念、思路、机制、方法“四个创新”,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城市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继续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完善农贸市场、停车场等设施,规范载客三轮车运营,确保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功。四是积极打造宜业宜居小城镇。推行扩权强镇,鼓励乡镇建设新镇区。实施小城镇建设“五个一”工程,每个乡镇完成一套村镇规划、打造一条特色街道、增加一处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配套一个综合性广场、新建一个高标准生态文明村。扎实推进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尽快把李庄镇建成县域次中心。着力加快马头古镇开发,打造旅游文化商贸名镇。稳妥推进村庄规模调整,提升李庄镇新城花苑、重坊镇沂河湾社区,启动40个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尽快完成“四上”工程,打造一批新型农村社区。五是改造提升城乡路网。全力做好郯薛线东延工程建设筹备工作,实施郯港路、杨红路、重胜路、205国道郯城段及沭河连心桥修补和改造提升工程,改善城乡交通出行条件。

(五)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做大总量、提升比重上奋力突破

快速推动服务业大项目建设,迅速形成一批新的支撑点,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一是以市场建设为重点,提升商贸物流业。完善和提升远通汽贸、四方家居,打造专业市场。以李庄宜华家具展销和酒店用品批发为引领,培育临沂市区南部新兴商贸中心。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整合汽运大户,培植一批物流配送企业。依托京沪高速公路、胶新铁路和205国道,加快红花物流产业园建设,推进中信鲁南农业物流、中储粮粮食深加工项目和胶新铁路货运站场建设,打造鲁南苏北区域物流中心。二是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繁荣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县望族文化、兵学文化、孝悌文化等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壮大中国结、民族乐器及草柳编织品牌,叫响银杏之乡、杞柳之乡、中国结之乡和民族乐器之乡四张名片,力争文化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深入开展“旅游产业突破年”活动,配合市里抓好沭马风景区建设,稳步推进古战场遗址公园、马陵古镇建设。提升中华银杏品种园、树圣碑林景点,完成广福寺万佛塔和新村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精心策划1-2条“一日游”线路,尽快融入好客山东、亲情沂蒙旅游格局。三是以搞活金融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争引进1家商业银行、1家村镇银行、1家证券服务公司、1-2家担保公司和典当行,成立1-2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加快农村产权融资试点工作,进一步壮大金融业群体。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新增存贷比70%以上。积极扩大住房、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社区服务和托幼养老等服务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六)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上奋力突破

坚持生态立县,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一是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美丽郯城”。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开工建设白马河湿地公园,打造城西沿河生态长廊。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饮用水保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主干道沿线、驻地中心街建筑改貌。二是落实“双控”制度,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实行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认真执行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万元GDP能耗、电耗分别下降3.9%、8.5%。三是强化日常监管,加大环保力度。加大对阳煤恒通、鲁南纸业、恒昌碳素等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杜绝环境违法现象发生。完成环境监测监控项目建设,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加强林木资源保护,开发古栗森林公园,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95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

(七)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创新管理上奋力突破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全面抓好民生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是完善创业就业促进体系。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本土创业、返乡创业。落实职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严格按政策对退役的自主就业士兵免费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1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

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为重点,推进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完善弱势群体、困难家庭长效保障制度,健全补助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达到99%,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同步发放、同步增长。实施“敬老工程”,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设,确保县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抓好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6.8万平方米。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建农村住房6000户,改造危房2000户。

三是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县实验中学新校区,完成70处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和1.7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实现全覆盖。提升城乡居民医疗水平,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整合中医院,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室100处。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完善安全发展监管体系。抓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隐患,杜绝较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推进“平安郯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爱我家乡、建我郯城”主题精神,凝聚郯城发展的向心力。同时,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到措施绝不放松、力度绝不减弱、奖惩绝不手软,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征兵和双拥优抚工作,支持妇女儿童、共青团、老龄、气象、防震减灾、统计、经济研究等工作,发展广播电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红十字会等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全力打造效能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一)坚持务实高效,建设效能政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徒有虚名的花架子。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增强抓落实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说了干、定了办,提高政府执行力。大力推进政府工作提速提效,推广应用协同办公系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制度,压减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服务政府。增强服务意识,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为项目提供主动服务、便捷服务、高效服务。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对吃拿卡要、刁难企业、不作为、乱作为、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充分发挥“12345”便民服务热线、行风热线和“马上就办”等平台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基层调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及时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扎实开展“行政程序年”活动,完善行政复议机制,落实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推进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坚持清廉节俭,建设廉洁政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制度,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金和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管理。加大监察、审计监督力度,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压减公用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勤俭办一切事业。

各位代表!跨越发展的号角催人奋进,重振辉煌的前景令人憧憬。我们唯有释放所有的激情和智慧,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才能担当时代重任,不负人民重托。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奋发图强、争先进位,为加快建设开放进取文明和谐的新郯城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