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xzf0001/2021-0000462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
---|---|---|---|---|---|
[ 成文日期 ] | 2021-02-03 | [ 公开日期 ] | 2021-02-03 | [ 有 效 性 ]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日在郯城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郯城县县长 王立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郯城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一二四八”总体思路,众志成城抗疫情,千方百计稳增长,打擂攻坚破难题,全心全意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逆势增长、平稳向好。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1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3亿元、增长7.4%,税收占比达83.6%;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亿元,增幅居全市第2位。主要经济指标成功由负转正,走出了华丽“V”曲线,跑出了郯城“加速度”。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百万郯城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了输入病例“零扩散”、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闻令而动”响应处置。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建立战时指挥体系,集中办公、密集调度、严阵以待,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格卡口管控、细查重点人群、保障物资供应,构建了严密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应对机制。自去年2月11日至今,无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5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精准施策”援企纾困。成立县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建立企业问题全收集、上级政策全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三项机制,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累计发放应对疫情贷款25亿元,新增减税降费2.4亿元,先后有2761家企业受益。“最快速度”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畅通交通循环、市场循环、产业循环,生产经营秩序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发扬“四见”精神,靶向发力、争干拼抢,打擂攻坚成绩实现争先进位。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前200家重点纳税企业实现税收总额16亿元,阳煤恒通化工上缴税金2.6亿元、创历史新高。
各位代表,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担当。在这场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防疫大考中,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谱写了一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时代赞歌,交出了一份不负使命、敢打必胜的合格答卷。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这场防疫战斗中付出艰辛努力的全体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认真落实省市“重点工作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工作要求,全力以赴调结构、促转型,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业经济稳健向好。扎实开展“工业强县建设三年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居全市第2位。重点项目加快推进。117个项目全部开工,亿鹏科技、润岩新材料等38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了项目数量、建设速度“双提升”。1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4亿元,五得利面粉、澳思柏恩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木玩产业园一期、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建成运营。技改投资快速增长。实施利华纸业、宏都建陶等55个工业技改项目,3个项目被列入省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0.9亿元、增长41.8%,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97.9%、增幅居全市第4位。要素制约有效破解。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013亩、闲置土地374亩,盘活低效用地237亩。新增用地指标2831亩,是近年来新增指标最多的一年。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1.1亿元,被评为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县。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年粮食总产72.2万吨,全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全市秋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发挥项目引领作用,牧原实业、郯润食品等一批投资过5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大羽养殖、汉唐花卉等8个农业园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8.8%,居全市第1位。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新增绿色食品认证6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1个。扎实推进“十百千”工程,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投资5.2亿元,实施清泉寺、马头、重兴、冷庙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
第三产业欣欣向荣。电商产业纵深发展。新增淘宝镇5个、淘宝村4个,网络零售额达130亿元,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苏宁(淮海)配送中心投入运营,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模式异军突起。文旅品牌加速形成。郯国古城完成御街北区主体建设,中华银杏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全市最美景区”,成功创建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多彩文化·魅力郯城”品牌通过国家级示范项目验收,“鲁冰带你读郯城”荣获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二等奖。金融行业持续繁荣。全县新增存款48.2亿元,新增贷款40.7亿元,新增存贷比达84.3%。美德工艺、聚众数字医学等4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北京斯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落地我县,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零”的突破。
——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以招引集聚新动能,以创新引领新发展,以园区承载新业态,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双招双引”硕果累累。全年到位市外资金7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875.4万美元。在全市率先成立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郯城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中国共生园区(上海·郯城)离岸孵化器”,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名,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县”。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1亿元、占比达到43%。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阳煤恒通化工成功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新增山东知名品牌4个、山东优质品牌9个,博士乐液压董事长获市长质量奖个人奖。诺为流体科技获批国外专利4件,填补了技术空白。园区高地不断夯实。化工产业园特勤消防站投入使用,完成化工园区敏感点搬迁、腾空土地2000余亩。高科技电子产业园与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共建临沂智能终端产业园,获批“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家,被评为“市级电子服务基地”。医药产业园核心区完成主体建设,承载能力、发展活力有效提升。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坚持不懈抓基础、提内涵,全力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实力的鲁南水乡名城。中心城区加快建设。东城新区金融中心、电子科技学校、政务服务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博物馆、规划馆实现预约开放。四大片区完成整村搬迁5个,开发地块14个,博雅学校、江山国际学校投入使用。改造提升开阳路、工业路等11条道路,新增城区道路面积23.4万平方米,城区路网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食品抽检“六规范”工作法在全省推广。扎实开展城乡公共空间治理,累计拆除违法建设50.5万平方米,规范店外经营2.4万起。加强城区绿化养护,建成3处游园,新增绿化面积14.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5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洁取暖擂台赛成绩均居全市第1位。4个乡镇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市级18个。改造农村危房920户,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234个村、25.7万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投资2.3亿元,硬化户户通道路239万平方米。投资2.6亿元,新增道路里程170公里,如期完成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任务。污染防治成效斐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沭河、白马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清理取缔洗沙场50家,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加严落实“控车”“洗尘”等措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率16.5%,居全市第2位;优良天数达到272天、同比增加75天,居全市第1位。
——民生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心上”“抓手上”,赢得了群众一致认可。群众满意度调查成绩位居全省第13位、全市第1位,实现了由后进到先进、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飞跃!
社会保障更有温度。把“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城镇新增就业6586人、失业转就业2812人。强化政策兜底,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42元,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00元、664元。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养老机构3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处、农村幸福院1处。建成棚户区安置房388套,改造老旧小区240户、2万平方米,群众安居条件进一步改善。
公共服务更有力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改扩建中小学20处,新建公办幼儿园15处。积极打造校园足球特色教育品牌,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加快补齐医疗短板,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设速度居全市第1位。实施村卫生室“136”提升工程,全市村卫生室建设推进会议在我县召开。努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
社会治理更有强度。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集中攻坚行动,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等问题25起。创新“巡逻+”郯城巡防模式,全年无刑事警情142天。全力侦办命案积案,抓获潜逃十年以上命案逃犯19名,数量居全市第1位。民警杜金环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县公安民警所获最高荣誉。信访工作持续向好,39件省交办案件全部化解,进京访数量退至全省第47位、全市第7位,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强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执法评估成绩居全市第1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突出抓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政府系统管党治党责任全面增强。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7起56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7起115人。畅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行风热线等沟通渠道,及时处置各类诉求,有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大力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三公”支出压减10%。全力推动“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以“减证”推动“简政”,被评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创新推行企业注册登记“跨省通办”,异地审批提速60%,相关做法得到刘家义书记等省级领导批示肯定。在全省率先建立“五纵五横”法治建设体系,全国人大基层社会治理现场观摩暨“两委”组织法修法研讨会在我县召开。顺利完成全省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试点,一次换届成功率达到100%。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89件、政协委员提案19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马头镇沂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主街被评为全市首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统计、审计、残联、气象、档案、烟草、红十字、融媒体、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机关事务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转型中承压前行、在逆境中强劲回升,为“十三五”顺利收官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这段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勇挑重担、拼搏实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创新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省、市直驻郯单位,向支持政府工作的党外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干部,向在我县创业的境内外投资客商和所有关心支持郯城发展的友好人士、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稳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尚未成势,工业经济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碳达峰、碳中和给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集聚效应不够有力,片区开发速度需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越来越高,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仍需进一步改善;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不完善,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尽快尽责解决。
“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要求,我们编制了《郯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现提请大会一并审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期。展望“十四五”,尽管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但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长期奋斗,我县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拥有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了配套齐全的园区平台,培育了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具备了跨越发展、争创现代化强县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领头雁、争当鲁南经济圈发展排头兵、争当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桥头堡”三个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开创郯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聚焦经济发展不动摇,打造富有实力新郯城。坚持产业立县,推动一二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形成绿色化工、电子信息、现代农业(食品)、医药器械、家居建材、文化旅游六大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35:55左右。“十四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25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45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22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综合实力达到全市中上游水平。
(二)聚焦城乡统筹不松劲,打造宜居宜业新郯城。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十四五”末,力争城市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0平方公里、55%。实施东城新区“南延北拓”工程,稳妥推进老城改造,加快高铁片区开发,构建“一城五片区”城市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逐步把郯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完善集高铁、高速公路、快速路、国省干道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县内外高标准互联互通,逐步建成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
(三)聚焦环境保护不手软,打造生态优美新郯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力争“十四五”末万元GDP能耗下降17%。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整治工业、扬尘、汽车尾气污染,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强化沂河、沭河、白马河等流域管控,加快城区水系治理提升,叫响鲁南水乡名城品牌。提高污水治理能力,确保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以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共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四)聚焦改革开放不停步,打造开放包容新郯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全力营造亲商聚商的社会环境、便商利商的政务环境、护商安商的法治环境。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抓住“一带一路”、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等战略机遇,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让更多的“郯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到2025年,全县进出口总额达到15亿美元。
(五)聚焦民生改善不懈怠,打造人民幸福新郯城。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规划建设高等职业院校1所,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全面推进健康郯城建设,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争创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进法治郯城、平安郯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郯城加快对标赶超、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按照县委“一二四八”总体思路,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市委“三个定位”“三个转变”,以“对标赶超、走在前列、争创现代化强县”为目标,坚持“六稳”“六保”不放松,坚持加快动能转换,突出“工业强县、乡村振兴、城市提质、新格局构建”四个重点,实现“项目建设、双招双引、污染防治、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干部作风”八个提升,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富有实力、宜居宜业、生态优美、开放包容、人民幸福的新郯城。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育企业、强产业,不断壮大实体经济规模,做强郯城高质量发展支撑
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引领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开展“工业强县建设三年行动”,建立12个实体化运作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临沂市“智能制造新中心”。延伸绿色化工产业链条,规划建设涂料产业园,加快推进中集新材料产业园、顶立新材料项目,建成润尔泰聚氨酯、亚力亚新材料、亿鹏新材料二期,初步形成高分子新材料、聚氨酯新材料、水性涂料三大绿色化工产业板块。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推进圣融达、中芯泰等项目建设,确保康麟电子、鹏星光电等一批投资过亿元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医药器械产业发展步伐,开工建设福长药业、龙立恒、全光谱照明、中牧股份、广惠制药等项目,力争园区项目入驻率达到90%以上。优化升级家居建材产业,加快推进长林新材料、中汇管业、澳思柏恩二期工程,建成利华纸业三期、耐易达铝塑项目,增强产业竞争力。
提升企业发展质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助推骨干企业做强、优秀企业做大、小微企业升规、集群产业入园。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做强郯润食品、利华纸业等10家骨干企业,新增产值过5亿元企业2家、过亿元企业5家;做大诺为流体科技、斯科瑞等30家优秀企业,争创行业“隐形冠军”;加大小微企业纳统力度,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支持特色中小企业成长,力争年内新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企业7家。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计划,强力推进35个重点技改项目,年度投资额增长20%以上。实施企业家三年培育行动计划,打造一支勇于创新、善于经营、诚信守法的企业家队伍。
提高“双招双引”质量。用好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绘制招商地图,编制产业转移目录,精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确保全年到位市外资金85亿元。积极引进外资,深度对接日韩、新加坡等境外企业,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继续举办第四届中国(郯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持续拓宽人才招引渠道,新增创新人才20名、创业人才3名。依托六大主导产业和园区平台优势,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新增省级以上人才5名,力争创新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工程评选实现“零”的突破。
激发第三产业活力。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深化银企对接,确保新增贷款37亿元以上。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启动德瑞高分子新三板上市工作,新增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家以上。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建成丝路云智慧物流园,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150亿元。着力发展“线下”商城,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进“郯国古城御街”“御道桥-商业广场”消费示范街区建设。加快马头古镇旅游开发,组团建设核心区商业综合体、鲁南特色小吃街三期等项目,叫响“千里沂河第一镇”品牌。
二、全力以赴抓改革、优环境,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增强郯城高质量发展动力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园区建设,提高发展的包容度、创造力、承载力,吸引更多的客商来郯投资兴业。
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动“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完善线上线下功能,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行项目办理“妈妈式”服务,打造无微不至、无私奉献的“郯妈妈”服务品牌。大力推进县乡同权改革,提升便民服务场所标准化水平,实现“就近办、马上办”。积极推进“标准地”出让,加快项目落地步伐。加大土地挖潜盘活力度,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00亩、闲置土地270亩,新增发展用地2000亩以上。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打通堵点痛点,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各类资源要素。加快与周边县区的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推动协同发展、一体发展,争当鲁南经济圈发展排头兵。积极落实稳外贸政策,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45亿元。
注重科技创新。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中小微企业“小升高”步伐,推进储备库管理、精准化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加强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年内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0项。抓好创新平台建设,申报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5家。实施商标品牌建设计划,力争培育市长质量奖、山东优质品牌和山东知名品牌3个。
优化园区平台。集聚资源要素,提升开发区建设水平,力争综合成绩进入省级开发区前30名。完善绿色化工产业园功能,实施恒通路南延、南外环西延等5条道路工程,建成地表水厂、中水回用管网,为园区规范化、高端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快高科技电子产业园扩容提质,完成青山、沂东等4个村庄搬迁,开工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区、线路板产业区、高层次人才生活区,打造长三角电子产业转移飞地园。启动医药产业园二期工程,完善水、电等配套设施,确保孵化中心、服务中心、标准化厂房上半年投入使用。加快建设庙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红花优质板材产业园等新兴园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木玩、中国结、卫生用品等特色产业优势,建设一批小微企业产业园,逐步形成“主导园区引领发展、新兴园区迅速崛起、小微园区多点支撑”的园区平台格局。
三、全力以赴增优势、补短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郯城高质量发展基石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三步走”三年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领头雁。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守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用好郯城种业优势,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1万吨以上。投资1.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期、草莓农业科技产业园二期工程,打造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平台。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开工建设顺鹏食品产业园,力争五得利面粉一期、牧原实业、树芽禽业等项目投产达效。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60家。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培育“三品一标”认证6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1个,高水平打造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应基地。开工建设红石崖橡胶坝,完成涝洼地治理和马头、重兴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有效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全域卫生创建,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新增省级美丽乡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深化乡村文明创建行动,新增市级以上文明村镇12个,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实施清洁取暖1.2万户,完成10个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任务,逐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实现农村规模化供水全覆盖。
积极促进农民增收。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抓实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后半篇文章,巩固村“两委”换届成果,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实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人以上。
四、全力以赴强功能、提品质,加快建设鲁南水乡名城,擦亮郯城高质量发展名片
坚持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着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做强中心城区。突出规划引领。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为郯城长远发展留足空间。完善高铁片区规划,完成生态环境、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实现老城区城市设计全覆盖。建设靓丽新城。推进鲁商城市广场、中央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确保金融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科技学校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进葛庄、坡里安置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拉开东城新区“南延北拓”发展框架。提升老城形象。加速东北片区开发,加快杨楼、城后等村庄搬迁,推进田园路、郯子路、文明路北延工程,确保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投入使用。集聚东南片区人气,建设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区,确保郯王大殿、御街北区正式对外开放,努力争创4A级景区。完善西北片区功能,启动文化路西段、郯中路北段、衡山路工程,改造郯城一中老校区,开工建设郯国故城遗址公园,积极打造人文居住引领区。加快西南片区建设,实施幸福里社区三期、中医药文化广场等工程,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
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构建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新建大型垃圾中转站1处、小型垃圾中转站10处,持续优化环卫设施布局。治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1处,新增“城市管理严管街”4条。积极做好城市水文章,扎实推进沭河、白马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治理提升西关河、玉带河、窑上干渠、李墨干渠,打造“六水穿城、五湖点睛”的鲁南水乡名城。
完善城乡路网。实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做好327国道连固线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加快推进205国道绕城改建项目,畅通对外快速联通“大动脉”。实施沭河滨河路南延、新白马河滨河路南北延工程,集中修建10条乡村振兴道路,畅通县域交通“内循环”。启动沂河滨河快速路项目,建成郯城公交枢纽,全面融入临沂中心城区一小时生活圈。
优化生态环境。巩固“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成果,全力压减能源消耗总量,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3%。打好蓝天保卫战,同步实施“控车”“洗尘”等举措,力争空气质量继续位居全市前列。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整治网箱养鱼、畜禽污染等突出问题,确保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降低单位耕地化肥、农药使用量,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五、全力以赴解民忧、惠民生,积极回应群众美好期盼,共享郯城高质量发展成果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稳就业力度,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城镇新增就业66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5%和99%。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突出“救急难”、兜底线,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农村幸福院1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处,争取仁康养老服务中心二期投入使用。大力推进还建房建设攻坚年行动,让搬迁群众早日住上新房。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8个,优化群众居住环境。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盯紧盯牢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确保疫情不反弹。启动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建成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建设县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东北片区中小学、港上镇中心小学等16个中小学建设项目,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建成郯城街道中心幼儿园、胜利镇中心幼儿园二园等6个项目,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覆盖率。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创新推进足球产业,加快建设体育馆、孝文化公园等基础设施,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有效满足群众休闲生活需求。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完善“三警三联”合成化巡防联控机制,积极创建智慧安防社区,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健全“1+5+3”信访工作机制,确保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8%。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守牢食品安全防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升本质安全管理,突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成消防指挥中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优化退役军人服务,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同时,统筹做好统计、气象、共青团、妇女儿童、防震减灾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面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进军的时代要求,我们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创造无愧于群众、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坚定对党忠诚立场。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弘扬务实担当作风。坚持把敢于担当、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导向,紧盯问题抓落实,对标对表抓落实。聚焦市委市政府“六强、六富、六精”主要目标,强化“六个敢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发力,善作善成。实行重要工作专线管理、重大工程专班推进、重点项目专包落实、重要事项专题调度,跟踪问效、专项督查,确保一盯到底、抓实干成。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大力精简各类检查、会议、文件,整治“过度留痕”等问题,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
树牢依法行政意识。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改进政务服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和公众监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保持清正廉洁本色。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实施办法。盯紧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大力支持纪委监委执纪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奋斗谱写新篇章,实干筑梦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百万郯城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富有实力、宜居宜业、生态优美、开放包容、人民幸福的新郯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