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xzf0001/2024-0000051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
---|---|---|---|---|---|
[ 成文日期 ] | 2022-01-28 | [ 公开日期 ] | 2022-01-28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8日在郯城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郯城县代县长 于广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郯城发展改革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成功应对世纪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县的新征程。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2.6亿元,较2016年增长42.8%、年均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亿元,较2016年增长35.7%、年均增长6.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05元,较2016年增长44.2%、年均增长7.6%。
五年来,我们千方百计调结构、提质效,动能转换不断加快。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恒通化工税收突破4亿元、创历史新高。项目建设持续提速。五年来,新签约项目209个,到位市外资金340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30个。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16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6个、市级重点项目58个。投资20亿元的五得利面粉一期工程即将投产,投资10亿元的顶立新材料加快建设,澳思柏恩、利华纸业、长林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5亿元项目相继投产达效。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07个、完成投资143.7亿元,其中省级重点技改项目8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27个。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新增国家级创业平台1个、省级创业平台3个、高新技术企业51家,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2家,诺为制药流体、麦德盈华获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10名,培育省级以上人才30名,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创建省级工业电商示范县,华特新材料等3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园区品牌逐步叫响。绿色化工产业园扩容提质,完成化工园区敏感点搬迁、腾空土地2000余亩,配齐特勤消防站、地表水厂等设施,成功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高科技电子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区开工建设,孵化器、生活配套区、四期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园区建筑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医药产业园双创中心、服务中心、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入驻企业6家,被评为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探索创新小微产业园发展模式,开工建设小微产业园4个,“主导园区引领发展、小微园区多点支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新增淘宝镇5个、淘宝村4个,网络零售额达到11.9亿元、较2016年增长82.6%,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旅游业逐步成势,天沐温泉、鲁南特色小吃一条街投入运营,郯国古城正式对外开放、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被评为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金融业更加繁荣,成立财金、城投、土发三大集团,斯科瑞新材料、德瑞高分子登陆新三板,“金融管家”试点获评全省十大财政金融创新项目。2021年存款余额达到420.4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06.6亿元,比2016年分别增加187.4亿元和170.2亿元。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强功能、提品位,城市能级不断跃升。坚持外塑形象、内优品质,加快建设“一城四片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6年提高6.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日新月异。东城新区破茧成蝶,妇幼保健院、临沂电子科技学校、一中新校区、文化中心等10处公建工程交付使用,疾控中心、金融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主体竣工,鲁商城市广场加快建设,一座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迅速崛起。四大片区旧貌换新颜,累计搬迁9000余户,改造老旧小区31.4万平方米,新开发房地产627.6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京沪高铁二通道郯城段即将开工建设,205国道绕城改建顺利推进,京沪高速扩容工程提前竣工通车,岚罗高速正式投入运营,现代化交通大格局初步建立。累计投资7.9亿元,新建改造郯西路北延、开阳路南延等50余条道路,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新增排水管网75.8千米、污水管网71.1千米、供热管网56千米,铺设燃气管道343.1公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60.6万平方米、旱厕3600余处,清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9.1万余起,有效维护了城市管理秩序。建设垃圾中转站24座、公厕41座,新增停车场15处、公共停车位6226个,近万辆三轮车、四轮代步车退出城区。新增绿化74.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02%、35.17%、12.37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城市名片更加靓丽。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打基础、促均衡,乡村振兴纵深推进。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强产业、优环境、促改革,乡村面貌不断改善。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粮食总产达到72.4万吨,单产512公斤,均居全市第1位。着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0家、家庭农场21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1家。围绕生猪、肉鸡等产业,引进饲料、孵化、养殖等上下游产业项目7个,全产业链优势逐步形成。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6个、45.5万亩,地理标志认证3个。投资28.2亿元,实施拦河闸、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7项,完成涝洼地治理一期工程,旱涝灾害防御能力全面提升。先后被评为省级“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创建县。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小城镇建设步伐持续加快,花园、泉源完成撤乡设镇,新村银杏温泉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李庄、马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镇。扎实开展全域卫生创建,4个乡镇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实施改厕7万余户、清洁取暖改造5.4万余户,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积极打造美丽乡村,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贾湾片区成功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名单。投资17.4亿元,如期完成“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农村通户道路硬化”等建设任务,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448公里,沂河生态观光旅游路被交通部评为“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创新推行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勇于创新奖”。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增“齐鲁乡村之星”“沂蒙乡村之星”17人,在全国农村实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3223”培训模式被评为全国农民教育典型模式。率先推出“乡村振兴好书记贷”“金穗沂蒙兴农贷”等金融产品,成功入选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县。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村级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团结一心应变局、强攻坚,发展底板更加稳固。聚焦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三大攻坚战”任务如期完成。众志成城战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偏离,与百万人民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构筑防护有序、保障有力、管控有效的钢铁长城,打赢了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实现了输入病例“零扩散”、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推进疫苗接种、重点人员管理、社会面管控等工作,成功应对多次国内疫情反弹,坚决捍卫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凝心聚力促脱贫。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5亿元,精准落实产业、就业、金融等脱贫措施,64个贫困村全部摘帽,5.2万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4个,帮扶带动4.4万人次,累计实现效益2556万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改造危房1586户,实现基本医疗、商业扶贫保险和义务教育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监测帮扶99户280人。动真碰硬治污染。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顺利通过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突出抓好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全社会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23.1%、48.1万吨。扎实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铁拳”行动,累计清理取缔555家、提升改造520家、整合搬迁17家。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PM2.5改善率41.1%,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54天、较2016年增加69天。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白马河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顺利完成清河行动任务,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力以赴防风险。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逃废金融债务等行为,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底的1.11%降至0.46%。成功抵御“8.14”洪峰、台风“利奇马”等自然灾害,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推行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六规范”工作法,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大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连续五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执法评估成绩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五年来,我们倾心尽力解民忧、暖民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累计民生支出179.1亿元,建成了一批民心工程,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2020年度群众满意度调查成绩居全省第13名、全市第1名,实现历史性突破。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加大稳就业力度,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6万人。大幅提升居民保障标准,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50元,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60元提高到580元,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30元提高至753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75元提高至580元。新建城市公益性公墓1处、农村公益性公墓95处,全部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新增养老机构8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处、农村幸福院10处,“443”新型养老服务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公共服务日益优化。投入资金18.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99处,建设公办幼儿园37所,超大班额问题全部化解。成功举办全国马术绕桶巡回赛、山东省武术锦标赛等体育赛事,郯城一中女足先后荣获7次全国冠军,被授予全国县域足球典型称号。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县第一人民医院被评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文化下乡、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立健全“1+5+3”信访工作机制,进京访数量由2018年的全省第3位退至第47位,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黑涉恶犯罪案件2009起,成功创建省级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提升社会治理技防水平,新建改造监控探头1万余路,实现“天网”“雪亮”两大工程对接融合。全力维护社会治安,抓获命案逃犯35名、居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第1位,杜金环同志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转作风、增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突出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有为、高效、诚信、法治、廉洁型政府形象日益彰显。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2起272人。严格控制、规范“三公”经费支出,“三公”支出压减43%。大力倡导节约之风,全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统筹推进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完成机构组建、人员转隶等任务,政府系统运转更加高效有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工程”,创新推行企业注册登记“跨省通办”,荣获“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称号。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五纵五横”法治建设体系,被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24件、政协委员提案92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拥军优属等工作,被评为全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马头镇沂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主街被评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统计、审计、残联、气象、档案、烟草、红十字、融媒体、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机关事务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创新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省、市直驻郯单位,向支持政府工作的党外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干部,向在我县创业的境内外投资客商和所有关心支持郯城发展的友好人士、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因素影响,未来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骨干龙头企业较少,电子信息、医药器械等新兴产业体量不大,工业强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资源、能源约束趋紧,对经济社会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片区开发速度相对较慢,内涵品质亟需提升,人口集聚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效益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需常抓不懈;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优质供给不充分,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仍有不少风险点,等等。我们一定直面问题,保持定力,提升本领,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郯城迈入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县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乘势而起、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世纪疫情影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郯城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期。特别是县十五次党代会描绘了郯城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催人奋进,为做好未来五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站在新的起点上,只要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顺势而为、善作善成,就一定能够创造郯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坚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着力培育提升绿色化工、电子信息、农业食品、医药器械、建材家居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争当鲁南经济圈发展排头兵、全市对接长三角先行区。今后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26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达到25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综合实力达到全市中上游水平。
——城乡面貌彰显新魅力。加快东城新区“南延北拓”进程,稳妥推进老城改造,启动高铁片区开发,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鲁南水乡名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初步建成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领头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京沪高铁二通道郯城段、205国道绕城改建工程,提档升级县乡路网,全面打造布局合理、畅安舒美的交通体系。到2026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5%以上。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加强对水源地、河流、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到2026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0%以上,市控以上重点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GDP增速。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0处,实现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健康郯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只要我们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和衷共济、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再创郯城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郯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县委决策部署,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走在前列、争创现代化强县”目标,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社会稳定为支撑,统筹做好工业强县、城建突破、乡村振兴、生态提升、民生保障等工作,全力以赴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开放、进取新郯城。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内外发力,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筑牢县域发展“基本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挥投资、消费、对外开放三个方面的拉动作用,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提速行动,集中推进总投资217.9亿元的产业升级项目、总投资50.8亿元的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79.9亿元的社会民生项目,确保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达100%。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制度,完善专班推进、对口帮扶等措施,精准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健全重点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紧盯新经济、新基建等重点领域,策划推介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项目,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释放消费潜力。加快编制县域商业网点规划,建设“郯国古城御街”“御道桥-商业广场”消费示范街区,打造一批人气旺、底蕴足的特色商圈。大力挖掘消费热点,培育壮大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发展新零售、新终端,打造城市消费新场景。完善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双向通道,力争全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4亿元。启动马陵山风景区文化旅游、醉东风乡村艺栈项目,加快银杏旅游资源开发,建成马头古镇核心区商业综合体,全力打造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深化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双招双引突破行动,充分发挥郯城区位优势,逐步打造全市对接长三角先行区。围绕主导产业和小微产业园发展需求,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确保全年到位市外资金1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严格落实稳外贸政策,协调解决手续办理、物流运输等事宜,畅通进出口渠道。实施境外市场开拓计划,探索服务外包、跨境电商等新模式,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45亿元。
二、坚持强基固本,全力建设工业强县,擎起经济发展“顶梁柱”
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建设行动,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园区平台建设、骨干企业培植、营商环境优化,努力实现郯城工业经济凤凰涅槃、再次腾飞。
狠抓产业链条提升。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临沂“南智”增长极。壮大绿色化工产业实力,投资66.9亿元集中实施恒通化工聚氯乙烯、德威涂料、吉泰新材料等18个项目,做大做强高分子新材料、聚氨酯新材料、水性涂料三大板块,建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层次,加快推进易电行、集光安防、聚众数字等项目,逐步形成临沂市“智能制造新中心”。积极发展医药器械产业,开工建设源生制药、永宁药业、精进药业,确保福长药业、龙立恒、银杏研究院等项目投产达效。优化升级建材家居产业,启动万华禾香板业项目,加快推进澳思柏恩二期工程,打造绿色北方大家居产业集群。
狠抓骨干企业培育。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行动,推动力量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综合实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清功能定位、业务范围,实现错位发展、健康发展。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培植计划,筛选50家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分类指导、重点培植,新增产值过5亿元企业2家、过亿元企业5家。深入实施规上企业培育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计划,启动重点技改项目40个以上,全年完成投资增长10%以上。大力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家。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建成“工赋郯城”数字化平台,培育数字化标杆企业7家,打造临沂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标杆。加强中生代、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建设一支勇于开拓创新、精于企业管理、善于把握市场的企业家队伍。
狠抓园区平台建设。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专业化,加大资金投入,配优基础设施,进一步叫响园区经济品牌。全面升级绿色化工产业园,开工建设郯中输变电工程,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蒸汽管网,确保师郯路西延、恒通路南延、南外环西延、兴郯路南延正式通车。加快高科技电子产业园扩园步伐,建成智能终端产业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启动医药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扁鹊路、福长路,持续提升承载能力。完善庙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红花优质板材产业园配套设施,实现安全环保发展。全面推行小微产业园发展模式,选准产业突破方向,力争全年新开工小微产业园4个以上。
狠抓营商环境优化。深化“县乡同权”改革,加快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现“就近办”。推动“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力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网上平台,实现“网上办”。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一件事”主题服务、“拿地即开工”模式,实现“马上办”。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00亩,新增增减挂钩指标1000亩。深化“金融管家”试点,积极引进莱商银行,确保新增贷款50亿元以上。强化上市挂牌辅导,启动利兴化工“创业板”上市工作,推动斯科瑞新材料由“新三板”基础层转创新层,新增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家以上。
三、坚持多管齐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农业农村“大文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加快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坚决扛起粮食生产大县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不低于72万吨。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力争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5%以上。推动农业园区化发展,加快实施畜牧循环产业园、肉鸡循环产业园等项目,高质量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完成郯润食品三期、树芽禽业二期、顺鹏食品、五得利面粉一期、正润食品等项目,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渔业发展“五大行动”,争创国家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县。放大“郯”字号农业品牌优势,新认证“三品一标”5个。总投资8亿元,启动红石崖橡胶坝工程,建成涝洼地治理项目,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美化、绿化生活环境,确保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深入推进全域卫生创建,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实施李庄镇全域综合整治项目,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新样板。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步伐,完成清洁取暖改造6000户,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投资4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形成农村供水“一张网”。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用足用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落实“红黄榜”预警、调整备案、动态管理等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头雁队伍。因地制宜推进群众增收,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开发项目,加快集体土地入市步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业经理人、种养殖、家政服务培训,申报农民田间学校1所、实训基地2个,新培育高素质农民300名。
四、坚持量质并举,加快丰富城市内涵,叫响水乡名城“新品牌”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一城五片区”建设,努力打造更富魅力、更具活力、更显张力的鲁南水乡名城。
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坚持规划先行。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完善城区控规、专项规划,科学引领郯城未来发展。指导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靓丽新城。启动中央文化创意产业园、市民广场项目,建成政务服务中心、金融中心、鲁商城市广场,做强做美新城中轴线。加快“南延北拓”进程,实施采莲湖路北延、开阳路北延、栗林路工程,进一步拓宽新城发展空间。深化片区改造。坚持尊重民意、适度规模、依法有序,开展城中村改造工程,确保完成年度还建房建设任务。拉开东北片区框架,建设田园路、郯子路、栗园路、文明路北延工程,确保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投入使用。加速东南片区建设,实施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区项目,努力争创4A级景区。提升西北片区品质,建成郯国故城遗址公园、北关河公园,确保郯中路北段、衡山路通车运行。完善西南片区配套,完成中医院、幸福里社区二期主体工程,构建功能完善的产城融合区。规划建设高铁片区,适时启动郯城西站项目,打造交通物流新枢纽、城市发展新门户。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完善智慧城管体系,建成视频智能分析、园林市政监管、餐厨油烟在线监测等系统,实时治理各类城市顽疾。新建大型垃圾中转站1处,建设飞灰填埋场、装修垃圾回收利用场,逐步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深化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完善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体系,努力形成绿色“新风尚”。完成交通渠化改造4处,改造停车场1处,投放共享电单车2000辆,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充分利用城区街角裸露地,建设“口袋公园”6处。实施窑上干渠清淤、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治理提升古城路,有效解决城区积水问题。
持续完善城乡路网。全力突破重大交通工程,启动京沪高铁二通道郯城段项目,完成205国道绕城改建工程,构筑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大动脉”。开工建设高标准农业园区振兴路,全线建成沂河生态观光旅游路,打造南北走向的交通“主干道”。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新建提升道路100公里,改造危桥7座,进一步畅通农村道路“微循环”。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抓好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坚持高压治气,继续落实“控车”“洗尘”等举措,统筹推进扬尘、尾气、油烟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坚持高标治水,实施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严防网箱养鱼、违规畜禽养殖反弹,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坚持高效治土,开工建设淇水环保净水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项目,降低单位耕地化肥、农药使用量,切实保护土壤环境。
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
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促进就业创业。做好稳就业保就业文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发安置农村公益性岗位400人、城镇公益性岗位295人。鼓励青年人才创新创造,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创业就业,进一步做大就业“盘子”。用好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完善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增社保扩面7000人,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持续开展“情暖郯城”大救助活动,精准落实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深入推进特困人员监护照护试点,打造“郯城模式”“郯城经验”。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建成仁康养老服务中心,争创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改造老旧小区21个,不断优化群众居住环境。
繁荣社会事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一小树华校区等11个项目,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建成县第四实验幼儿园、郯城街道幼儿园等4个项目,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覆盖率。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创建二级医院2处、县级以上示范化村卫生室120处,确保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第二人民医院、郯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县综合体育馆,有效满足群众文体活动需求。大力推进科普工作,确保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深化基层治理。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盯紧看牢关键领域、重点人群,严防疫情反弹。“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和会商研判制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同时,统筹做好统计、气象、共青团、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妇女儿童、防震减灾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期、新形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勤勉敬业、奋发有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落实省委“六个一”发展思路和市委“六强六富六精”工作要求,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郯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干担当勇作为。严格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以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担当作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推动政府工作迈上新台阶。围绕县委决策部署,细化举措、压实责任、创新落实,高效率推动各项工作。大力弘扬“见第一就争、见台阶就上、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四见”精神,引领全县上下时时争先、事事争先、处处争先。主动深入一线,针对土地、融资等重点工作,成立专班、明确专人,到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依法行政促规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制度,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定期开展法治学习,强化土地、规划、金融、环保等法律法规培训,持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和政务舆情回应,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清正廉洁树形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拓展整治“四风”成果,倡树优良工作作风。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更多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的刀刃上。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紧盯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加大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整治力度,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百万郯城人民,凝心聚力、勤勉奋进,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开放、进取新郯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