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历史悠久。据县境内黑龙潭水库、山南头村、朱庄、安子桥西相继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之鼎、鬶 、鬲陶片、一孔石铲、石凿等文物推断,早在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此聚居生息繁衍,创造发展了郯城县的古代文化。
郯城建置,始于郯国。郯国建于何时,史无确载。据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标注,夏、商时期,少皞后裔一支以鸟为图腾的炎族,聚居于此,称炎地。属人方。西周初(公元前1122年),武王封周公旦于少皞之墟曲阜,为鲁公。成王嗣位后,周公元子伯禽就封于鲁,建立鲁国。在周公东征凯旋和鲁伯禽伐淮 、徐戎后,东土以宁。少 皞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后称郯子)就封于炎地,称炎国。时爵分五等,土分三等,公、候为百里,伯为七十里,子、男为五十里,不满五十里为附庸。因炎地不满五十,故为鲁附 庸。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据此,郯国建置当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春秋时期,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处此弱肉强食时代,郯国之政治、军事活动,多依附于鲁。因此,史籍有关郯国的记载,多与鲁国牵连。郯国,能见之最早史籍记载是《春秋》,书中云:“宣公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不肯,公伐莒取向”。另据《左传分国集注》载:“宣公十六年秋,郯伯姬,嫁于鲁”。《左传》载:“襄公七年春,郯子来朝始朝鲁也。”“鲁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师说》中“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之句,即出于此。据《乾隆·郯城县志》载,孔子来郯,曾路遇程子“倾盖而语,赠绢伤离”;又远登郯城东南四十里之马陵山峰望海,后人称其所登马陵山峰为“孔望山”,峰顶石楼为“望海楼”。
春秋时期,郯虽为小国,但称活跃。《春秋》载:“鲁定公三年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郯,修邾好也。”《左传》载:“鲁哀公十年,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
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国为越所灭,其境入越;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其地又归楚。直至秦统一六国,郯国之名不复存在。
秦行郡县制。境地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且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郡。据《水经注》载:“郯县故鲁地,东海郡治,秦始皇以为郯郡”。故秦时设郯郡,但不在初设三十六郡之列,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秦州,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为本县建置盛期之一。
汉承秦制。据《汉书·地理志》载:“秦置郯郡,汉高帝改名东海郡,辖县三十八:郯、兰陵、襄贲、临沂、下邳……”。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分设13州刺史部,郯为县、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汉,东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后汉书·刘盆子传》载:“王莽改东海郡曰沂平,以郡守为大尹”,并载有赤眉与沂平大尹战。其时,郯仍为县、郡和刺史部治所。
东汉,基本承袭旧制。郯县之名,与汉始终。《纲鉴易知录·东汉纪》载有献帝时任幽州牧,后拜太傅的刘虞,为东海郡郯县人。《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海郡,高帝置……十三城,户十四万八千七百八十四,口七十万六千四百一十六。郯、戚、朐、兰陵、襄贲、昌虑、承、阴平、利城、合乡、祝其、厚丘、赣榆。”时徐州刺史部辖东海、广陵二郡,彭城、下邳、琅琊三国,计六十二城,面积超过今江苏省。至东汉消亡,郯仍为县、郡和刺史部治所。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县建置更趋复杂。先是三国魏黄初年间(220—226年),东海郡称东海国,郯县隶属关系仍旧。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设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晋初,复称东海郡,郯县属之。晋惠帝时,又改称东海国。《纲鉴易知录·晋纪》文中注曰:“东海国,即东海郡,都郯。”刘宋时,初沿旧制。萧齐时,郯属南东海郡。梁,郡、县俱废。陈,复置东海郡于京口。北朝,据《魏书·地形志》载,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改东海为郯郡。治郯。领县四:郯、临沂、建陵、归昌”。北齐时,郯郡、县俱废。东海郡治所移至今江苏省连云港处。郯地置郯城戌(出自《北周地理志》),此为“郯城”首见于史书。北周大象元年(579年),郯,郡、县并复,隶邳州。
隋,改郡为州。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泗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下邳郡,郯县又隶下邳。《续山东考古录》载:“隋泗州、下邳郡,郯县,开皇初废郯郡,来属”。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县。武德四年(621年),郯县属泗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郯城”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此。元和间(806—820年),复置县时,遂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而后又省入临沂县,仍称郯城,隶属河南道、沂州。
郯城县自唐后期省入临沂县,历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在此长约500年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大明一统志》载:“郯城县,在沂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古郯子国地……元末复置郯城县,仍属沂州,本朝因之。”《纲鉴易知录·元纪》载,英宗硕德八刺于至治二年(1322年),封齐齐克图为郯王;顺帝妥欢帖睦尔于至元五年(1339年),封彻彻笃为郯王。《元史·世祖纪》云,至元元年(1335年),郯城以沂州监战塔思、万户孟义所部兵戌之。《郯城县志·秩官志》载,至元五年(1339年),张伯玉(失其乡贯)任郯城县知县。据此,可以认定郯城县系元末复置。
明代,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明史·地理志》载,洪武初置县。“元属益都路。洪武元年属济宁府。五年属济南府。七年十二月属青州府。十八年来属(兖州府)”。《续山东考古录》载:“明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郯城县”。《乾隆·郯城县志》载,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下辖政区为4乡45社。
清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兖州府之沂州划归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郯城县隶沂州府。其下辖政区,清前期为4乡32社;中后期为4乡45社。
1913年(民国2年),裁府置道,郯城县隶济宁道,下辖5区48保。1925年(民国14年),山东省由四道改为十一道,郯城县属琅琊道,辖区依旧。1928年(民国17年),道废,郯城县直属山东省政府,其辖区改为5区44乡。1936年(民国25年),郯城县隶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更为7区45乡。翌年,其辖区又为5区45乡。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郯城。次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解放郯西之马头镇。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与此同时,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复为日军侵占。1941年2月,由于形势变化,县政府撤销。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县级政权)建立,隶滨海专署。
1943年1月21日,罗荣恒将军指挥一一五师再次攻克郯城,摧垮日伪政权。郯城大捷后,马陵办事处改称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关系未变。同年10月,县政府隶属滨海专署二行署。不久,一一五师主力部队转移,日军遂又侵占郯城。此间1941—1944年,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在郯城县东部及西部增置了临沭、赵镈(今称苍山县)二县。
1945年4月,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下辖10区2镇。
1947年2月,郯城县为国民党占领,计一年又十个月,此间,人民政府政区同1945年,国民党政府政区按民国初年设置,后改为23乡2镇。
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全境解放,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1950年5月隶属临沂专署。公署。1956年1月,郯城县人民政府改称郯城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2月,又改名为郯城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为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2月,隶属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