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相佑(1903—1927年)郯城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共产党员。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教导团第一总队任总队长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撤离南昌南下途中,在潮州竹竿山大浦三河坝战役中英雄牺牲。
冷相佑,周总理称他为黄埔硬骨头。
冷相佑:黄埔硬骨头 血染竹竿山
90年前,南昌城头响起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枪声,作为仅有的5名山东籍战士之一。
1924年春节刚过,临沂市郯城县青竹村(今属兰陵县)萧索如旧。
青竹村21岁的小伙子冷相佑,新婚不久便收拾好行囊,准备奔赴上海。这次赴沪,是为了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初试。
等待他的,是人生的新篇章。他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步伐,成为唯一的参加第一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的山东籍共产党员。
早在1923年年尾,冷相佑便由表兄张苇村(山东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加入国民党,由宋聘三、刘绩学(均为河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保荐报考黄埔军校。
当时,黄埔军校招生是秘密进行的。1924年3月14日,冷相佑到达上海环龙路44号参加考试,考试官是毛泽东。从冷相佑入校时的照片来看,他身高1.8米、挺拔直立,长相英朗俊秀。
报考军校,冷相佑可谓文武兼备。冷相佑的祖父是一位仁德乡里、扶危济困的良医,清末郯城县知县曾赠匾鼓励。冷相佑的父亲冷玉京,子承父业,亦远近闻名。
家境尚算宽裕的冷相佑,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冷承备清楚地记得,当年整理父亲的书稿时,整整装满了三个喂牛用的草筐。
1919年,冷相佑考入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在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冷相佑开始关注国情民生。翻看他当年的文稿,《国家财政日见困难而国民生活程度日见增高,其原因何在并建议补救之策》《孔子可否定为国教试各抒(疏)所见以对》《道德之制人严于法律论》《处己接物以忠恕为本论》,侃侃而谈,迸发着爱国青年的慷慨与敏锐。
为了练字,冷相佑将自己所见青石碑上的碑文拓下来,照着拓片一遍遍临摹,笔酣墨饱,书法遒劲有力。至今,冷氏族人依然保存他当年临摹的拓片。冷承备回忆,奶奶常说父亲的字十里八村没有人能比得上,那蝇头小楷比印刷体还整齐美观。
在兵荒马乱的一百年前,青竹村一带常有土匪出没。为此,青竹村村民在村庄周围用青石垒砌了高约3米、宽约半米的围墙,用厚厚的木板做成围墙门。土匪经常出没的年景,村长每天都安排专人在村内巡逻、守备。为抵御土匪,不少村民家里都备有大刀、长矛等,后又相继添置了土枪、洋枪、汉阳造。
而青竹村自明代以来,便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村。青竹太祖长拳在鲁南地区小有名气,冷氏族人都习得此拳法。每年秋收以后,冷氏族人便集中演练、切磋太祖长拳。平时,无论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口,随处可见挥舞长拳、强身健体的村民。
在尚武的村庄成长起来的冷相佑,自幼跟着长辈们习武练拳。少年时,冷相佑身强体壮,可单手翻过村里农户家的土围墙,亦可轻而易举单手上马。
凭着一腔热血,冷相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青年,齐聚黄埔。1924年5月中旬,他被录入后来将星如云的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编入第四学员队学习,在其自填的“入学原因”一栏中,他这样写道:“为学习军人知识,锻炼军人体格,以冀将来推翻列强帝国资本主义,打倒国内军阀,完成革命主义之目的。”
信共产,投身革命,救国救民
1924年6月16日,9时20分,孙中山登上黄埔军校操场上简易的主席台,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孙中山慷慨激昂地指出:“我们今天开办这个学校,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听得黄埔军校师生群情激昂。从那一刻起,冷相佑就把“不为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黄埔革命精神,融化在热血沸腾的身躯之中。
“黄埔军校开学不久,在周恩来领导下,成立黄埔军校的第一个党支部,陈赓任候补干事。在这里,与陈赓同岁的冷相佑,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部军史研究者李玉臣介绍道,冷相佑还与其他中共党员一起,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和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力量,与国民党右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24年11月30日,冷相佑紧张而活泼的军校生涯结束。他成为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成为一名职业军人。1925年1月,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赴广宁县支援农民运动,军校政治部派出他和其他八人作为党代表同赴广宁县做宣传工作。在黄埔的历练和基层的宣传,让冷相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又加深一层。
1925年2月,冷相佑参加周恩来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活动。在第一次东征作战时,冷相佑所在的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赶来支援何应钦教导一团,突袭陈炯明的司令部。潮(州)梅(县)地区全部为东征联军收复,困守在惠州孤城的杨坤如部见援兵无望,出城向东征联军投降。
1925年9月,原已被打败的广东军阀陈炯明残部,卷土重来,趁着国民革命军平叛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机,重占潮州、汕头;而盘踞广东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也与其配合,企图向广州进攻。广州国民政府为彻底消灭广东省的军阀势力,进行第二次东征。10月初,冷相佑参加到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巩固广州革命政权做出了贡献。此时,冷相佑已锻炼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革命军人。
为了消灭各省军阀割据,统一中国,实现孙中山的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北伐战争拉开序幕。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扩编的国民革命军,奋勇进军,扫除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1926年秋,冷相佑受周恩来的派遣,到贺龙部一师九连任上尉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其部直捣湘鄂赣守敌,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是北伐的开路先锋。
1926年8月,为联络地方进步人士,组织力量,继续北伐,冷相佑受党组织特派,在徐州成立地下苏鲁边区办事处。冷相佑推荐初中同学郑亦桥参加办事处的工作,担任联络员。当时的办公地点设在天华药房,以卖药为掩护职业。
夜杀贼,猛烈扫射,起义功成
在侯镜如的部署中,冷相佑所在第一营以夜间演习为名,埋伏在敌营房对面,从正面进攻敌团,堵截敌人;第二营从营房内越墙突袭敌团,歼灭敌人;第三营作预备队,团直属连则担负解决敌团本部的任务。对于最重要的突袭任务,冷相佑情绪激昂,表示坚决服从命令,完成这一使命。
会议散后,各人分别带领部队,秘密快速行动,隐蔽在指定地点,等候总攻命令。当天的特别口令是“河山统一”,夜间的紧急口令是“杀贼”,所用的手电筒上都贴了红十字标记。
午夜后一时左右,忽听到远处一声枪响。冷相佑率第一营官兵按原计划向敌人发动围攻,一面向敌人猛烈扫射,一面高声喊话“不许动”“缴枪不杀”。敌人遭到袭击围攻,一时被弄得晕头转向,除了一些哨兵抵抗外,大部分敌人在睡梦中惊醒,狼奔豕突,相互冲撞,乱成一团。经过短时期激战,大部分敌人举手投降,还有一部分敌人,就在营房内对起义军鼓掌,表示欢迎。
当晚在南昌城内外同步进行起义的队伍,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后,占领了南昌城。战斗结束后,冷相佑教导团在武器、弹药、装备上得到了很多补充,原来徒手的都有了武器,士气益加旺盛。
南昌起义后,部队开始南下。途中,冷相佑部在临川附近的龙骨渡遭到敌人堵截,敌人妄图扼杀我军南下建立革命基地的计划。冷相佑等年轻官兵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将敌击溃。
是役,教导团的司号兵官某本系北洋军阀靳云鹤的部下。北伐时,投入我部,自从南昌起义后,在冷相佑等人的带动下,精神格外振奋。在这次战斗中,他用嘹亮的号声,吹奏调动部队赶快迂回包围敌人的号令,对敌军起了恫吓、威逼的效果,为我军南下旗开得胜立了一功。
行军途中,部队有啥吃啥。为尽量节省干粮,沿路吃些芋母头,喝些泉水。中午在路边树下打尖午睡,晚上很少住在屋内,多在野外露营。有时行军进入深山老林,沿着羊肠小道前进,耳畔响着鸟叫声、松涛声,给冷相佑紧张的战斗生活,平添不少乐趣。
当冷相佑所在部队路经石城县驿前镇时,这里是反动军阀赖世璜的家乡。军阀在路旁水井中投下毒药,想毒杀起义军,所幸当地人民已事先向起义军告密,免于被害。
在行军瑞金途中,天气酷热。当地居民做了石花凉粉出卖,冷相佑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公买公卖。
下潮汕,会昌恶战,冲锋在前
在瑞金稍微整顿后,冷相佑所在教导团继续南下,途经谢坊时,在镇外空场上聆听了朱德和贺龙同志的演讲。朱德先用四川口音讲了南昌起义的重要意义,接着谈道:“敌钱大钧部驻在会昌,成为我们南进中的威胁,敌人还从各地调动增援部队,企图对我们实行前后夹击。因此,必须在最短时间打下会昌。这是关键的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你们教导团在这次南昌起义中立了功,希望再接再厉为攻克会昌立新功。”
朱德同志身体很结实,讲话很诚挚。他的动员讲话,给冷相佑等极大鼓舞。接着贺龙同志也讲了话,他先对教导团在南昌起义中取得的胜利表示嘉勉。
接着,贺龙又说:“过去我们所作所为,莫非是打富济贫,扶弱抑强,替人民平冤出气,但干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我们知道共产党的共产主义就是为了消灭人吃人、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万恶制度,进而建立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一次次宣讲和战斗中,冷相佑对共产党的追随日益坚定。1927年8月30日清晨,会昌城外,中共率领的暴动部队向城中钱大钧率领的国民党部队发动了猛烈进攻,一开始双方各有胜负,战役处在胶着状态。
会昌一战,是国共两军之间的第一场猛烈的阵地交锋,也是黄埔同学之间第一次在战场上的激烈交手。参加战役的陈赓,曾描述过会昌战役是他所遇到的第一个恶战,尤其是在会昌城下,进行肉搏战时,双方作战的中下级干部,多是黄埔同学,他们不仅彼此认识,而且有许多在黄埔时或是同队同班,或是同营同连。在肉搏战中,竟彼此叫着小名或者诨名叫骂,那边骂这边,中共为什么要造反;这边骂那边,你们为什么要做反革命的走狗,双方都有些人一面混杀,一面忍不住暗掉眼泪。
陈赓在前线目击这种情形,也为之心酸,只有硬着心肠喊杀,督促同志们向前冲锋。冷相佑也顾不上黄埔情谊,率部冲击当面之敌,以增援佯攻部队,进而与主攻部队围歼会昌守敌。
会昌战役是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取得的唯一一次大胜仗,共歼敌5000余人,俘敌900余人,此外还缴获了山炮、迫击炮以及各种枪支弹药和辎重。此役结束后,冷相佑所在部队南下路线原本是经大庾筠门岭、蕉岭、梅县,向潮州、汕头前进。但为了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在会昌战斗后,冷相佑等又折回瑞金,向东经闽入粤,沿上汀、上杭到潮州、汕头。
守竹竿,弹尽粮绝,至死方息
1927年9月23日,在潮州工农武装的策应下,南昌起义军占领潮州城。周恩来、贺龙、叶挺、彭湃等领导人同时到达。当晚中共潮安县委发动潮汕铁路工人奋战12小时,修通了被国民党军撤退时毁坏的铁路,保证了翌日起义军顺利进军汕头。
9月24日,除留守潮州的兵力外,起义军主力从潮州城出发攻占汕头。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也随军赴汕。
此时,国民党军陈济棠、黄绍竑、钱大钧部的重兵开始大举追击起义军。针锋总有相对时。以冷相佑所在教导团和第六团为主的六七百起义军,留守潮州,担当殿后任务,却遭到了强悍的桂系黄绍竑部九千之众进攻。
得到大军袭来消息的冷相佑,率部在潮州城外东北丘陵地区构筑阵地,左起竹竿山,右到韩江江边。他所在第一营居左,王之宇所在第二营居中,第三营居右,前敌委员会又调拨一个炮兵连,附在第二营。
约上午八时,冷相佑部即与敌接触。敌人开始想从中间突破,向二营猛烈进攻。由于官兵奋勇抗击,敌人几次进攻均被击退。敌人发现阵地有炮兵,下午乃转向第一营阵地迂回攻击,并引起全线反复猛烈争夺,敌我双方伤亡均重。
在这次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开国上将杨至诚,彼时在六团六连担任连长,与冷相佑一起在山头阵地作战。他曾回忆,战斗一开始就十分紧张,敌人组织了敢死队,在炮火掩护下,整队整队地向着山头冲锋。
“工事被炮火轰垮了,我们就趴在山石后面打;负伤了,包扎一下再投入战斗,这样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但越打困难也越多了:敌人一再增援,我们没有支援;伤员增多了,弹药没有了。打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检查了一下,全连人员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子弹最多的只有三四发,有的已经在用石头当武器了。”杨至诚曾回忆道。
冷相佑所在的竹竿山阵地经过抵挡桂军的几轮冲锋,起义军官兵越战越少。下午四时,守竹竿山阵地的起义军部队伤亡达三分之二,弹药殆尽。冷相佑腹部和背部受伤,肠子外流,这位硬汉顽强地支撑着生命,战斗到最后一息,年仅24岁。
战场还未来得及打扫,起义军的有生力量在潮安党组织和人民帮助下,有近百人成功突围。他们当中有20军政治部干事毛泽覃、警卫队班长粟裕、六团六连连长杨至诚。这批人后来与饶平朱德部会合,汇成一支近2500人队伍,转战湘南,到达井冈山,实现朱毛会师。
冷相佑牺牲后,家人没有得到一丝音讯。“我奶奶活到一百余岁。每每想起我父亲,她都泪流满面。我小时候不大理解,越长大越明白那种感觉。”冷承备回忆道。
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冷相佑。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接见黄埔军校校友时说:“黄埔硬骨头冷相佑的家属不知道在哪儿,请大家帮助查找一下烈士的家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京来人寻访到青竹村了解冷相佑家人情况时,其母亲仅听说冷相佑是由张苇村介绍加入国民党,不知更多信息。老人更不知说出真相后是吉是凶,顾虑重重之后,她断然选择了隐瞒,不愿承认冷相佑是自己的儿子。
历史铭记着那些为共产主义信仰捐躯的斗士。2014年12月25日,民政部向冷承备颁发了冷相佑的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冷相佑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