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郯城 >> 认识郯城 >> 郯城县志 >> 正文
行政区域
发布日期:2021-01-05   作者:   来源:郯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阅读:

第一章 地理位置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4°22′—34°56′,东经118°05′—118°31′之间。南半部临近陇海铁路,为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所环绕,北半部与临沂市河东、罗庄和临沭、苍山四区县接壤。205国道纵贯南北,310国道横穿东西。自县城始,按径距计算,东至东海县界古寨村7公里,又32公里至东海县城;东南至东海县界芦窝村16公里,又30公里至东海县城。南至新沂市界谢庄村21公里,又5公里至新沂市区。西南至邳州市界新庄村23公里,又25公里至邳州市区。西至苍山县界红圈村20公里,又26公里至苍山县城;西北至苍山县界董墩村14公里,又24公里至苍山县城。北至临沂市罗庄区界堰头村31公里,又19公里至临沂市区;东北至临沭县界大岱村21公里,又24公里至临沭县城。至省会济南337公里,至首都北京831公里。东起清泉乡前、后城,西至重坊镇杨庄寺,东西最大横距41.9公里,南界杨集镇十三甲,北止李庄镇刘道口,南北最大纵距62.3公里,总面积1312.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0.84%。县人民政府驻郯城镇。

第二章 建置沿革

郯城县历史悠久。据县境内黑龙潭水库、山南头村、朱庄、安子桥西相继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之鼎、鬶 、鬲陶片、一孔石铲、石凿等文物推断,早在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此聚居生息繁衍,创造发展了郯城县的古代文化。

郯城建置,始于郯国。郯国建于何时,史无确载。据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标注,夏、商时期,少皞后裔一支以鸟为图腾的炎族,聚居于此,称炎地。属人方。西周初(公元前1122年),武王封周公旦于少皞之墟曲阜,为鲁公。成王嗣位后,周公元子伯禽就封于鲁,建立鲁国。在周公东征凯旋和鲁伯禽伐淮 、徐戎后,东土以宁。少 皞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后称郯子)就封于炎地,称炎国。时爵分五等,土分三等,公、候为百里,伯为七十里,子、男为五十里,不满五十里为附庸。因炎地不满五十,故为鲁附 庸。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据此,郯国建置当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春秋时期,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处此弱肉强食时代,郯国之政治、军事活动,多依附于鲁。因此,史籍有关郯国的记载,多与鲁国牵连。郯国,能见之最早史籍记载是《春秋》,书中云:“宣公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不肯,公伐莒取向”。另据《左传分国集注》载:“宣公十六年秋,郯伯姬,嫁于鲁”。《左传》载:“襄公七年春,郯子来朝始朝鲁也。”“鲁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师说》中“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之句,即出于此。据《乾隆·郯城县志》载,孔子来郯,曾路遇程子“倾盖而语,赠绢伤离”;又远登郯城东南四十里之马陵山峰望海,后人称其所登马陵山峰为“孔望山”,峰顶石楼为“望海楼”。

春秋时期,郯虽为小国,但称活跃。《春秋》载:“鲁定公三年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郯,修邾好也。”《左传》载:“鲁哀公十年,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

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国为越所灭,其境入越;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其地又归楚。直至秦统一六国,郯国之名不复存在。

秦行郡县制。境地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且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郡。据《水经注》载:“郯县故鲁地,东海郡治,秦始皇以为郯郡”。故秦时设郯郡,但不在初设三十六郡之列,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秦州,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为本县建置盛期之一。

汉承秦制。据《汉书·地理志》载:“秦置郯郡,汉高帝改名东海郡,辖县三十八:郯、兰陵、襄贲、临沂、下邳……”。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分设13州刺史部,郯为县、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汉,东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后汉书·刘盆子传》载:“王莽改东海郡曰沂平,以郡守为大尹”,并载有赤眉与沂平大尹战。其时,郯仍为县、郡和刺史部治所。

东汉,基本承袭旧制。郯县之名,与汉始终。《纲鉴易知录·东汉纪》载有献帝时任幽州牧,后拜太傅的刘虞,为东海郡郯县人。《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海郡,高帝置……十三城,户十四万八千七百八十四,口七十万六千四百一十六。郯、戚、朐、兰陵、襄贲、昌虑、承、阴平、利城、合乡、祝其、厚丘、赣榆。”时徐州刺史部辖东海、广陵二郡,彭城、下邳、琅琊三国,计六十二城,面积超过今江苏省。至东汉消亡,郯仍为县、郡和刺史部治所。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县建置更趋复杂。先是三国魏黄初年间(220—226年),东海郡称东海国,郯县隶属关系仍旧。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设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晋初,复称东海郡,郯县属之。晋惠帝时,又改称东海国。《纲鉴易知录·晋纪》文中注曰:“东海国,即东海郡,都郯。”刘宋时,初沿旧制。萧齐时,郯属南东海郡。梁,郡、县俱废。陈,复置东海郡于京口。北朝,据《魏书·地形志》载,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改东海为郯郡。治郯。领县四:郯、临沂、建陵、归昌”。北齐时,郯郡、县俱废。东海郡治所移至今江苏省连云港处。郯地置郯城戌(出自《北周地理志》),此为“郯城”首见于史书。北周大象元年(579年),郯,郡、县并复,隶邳州。

隋,改郡为州。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泗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下邳郡,郯县又隶下邳。《续山东考古录》载:“隋泗州、下邳郡,郯县,开皇初废郯郡,来属”。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县。武德四年(621年),郯县属泗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郯城”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此。元和间(806—820年),复置县时,遂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而后又省入临沂县,仍称郯城,隶属河南道、沂州。

郯城县自唐后期省入临沂县,历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在此长约500年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大明一统志》载:“郯城县,在沂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古郯子国地……元末复置郯城县,仍属沂州,本朝因之。”《纲鉴易知录·元纪》载,英宗硕德八刺于至治二年(1322年),封齐齐克图为郯王;顺帝妥欢帖睦尔于至元五年(1339年),封彻彻笃为郯王。《元史·世祖纪》云,至元元年(1335年),郯城以沂州监战塔思、万户孟义所部兵戌之。《郯城县志·秩官志》载,至元五年(1339年),张伯玉(失其乡贯)任郯城县知县。据此,可以认定郯城县系元末复置。

明代,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明史·地理志》载,洪武初置县。“元属益都路。洪武元年属济宁府。五年属济南府。七年十二月属青州府。十八年来属(兖州府)”。《续山东考古录》载:“明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郯城县”。《乾隆·郯城县志》载,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下辖政区为4乡45社。

清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兖州府之沂州划归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郯城县隶沂州府。其下辖政区,清前期为4乡32社;中后期为4乡45社。

1913年(民国2年),裁府置道,郯城县隶济宁道,下辖5区48保。1925年(民国14年),山东省由四道改为十一道,郯城县属琅琊道,辖区依旧。1928年(民国17年),道废,郯城县直属山东省政府,其辖区改为5区44乡。1936年(民国25年),郯城县隶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更为7区45乡。翌年,其辖区又为5区45乡。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郯城。次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解放郯西之马头镇。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与此同时,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复为日军侵占。1941年2月,由于形势变化,县政府撤销。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县级政权)建立,隶滨海专署。

1943年1月21日,罗荣恒将军指挥一一五师再次攻克郯城,摧垮日伪政权。郯城大捷后,马陵办事处改称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关系未变。同年10月,县政府隶属滨海专署二行署。不久,一一五师主力部队转移,日军遂又侵占郯城。此间1941—1944年,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在郯城县东部及西部增置了临沭、赵镈(今称苍山县)二县。

1945年4月,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下辖10区2镇。

1947年2月,郯城县为国民党占领,计一年又十个月,此间,人民政府政区同1945年,国民党政府政区按民国初年设置,后改为23乡2镇。

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全境解放,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1950年5月隶属临沂专署。公署。1956年1月,郯城县人民政府改称郯城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2月,又改名为郯城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为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2月,隶属临沂市。

第三章 境域变迁

郯城古县,自周秦郡国分立,两千多年,春秋迭代,区域变化纷杂,直到民国时期,占地面积较大。现存1936年民国政府所绘《郯城县行政区划图》清楚表明。时全县7区45乡1000余自然村,括有现在苍山、临沭二县半数之区,甚至连临沭县城所在地夏庄也在其中。

抗日战争时期,据形势所需,中国共产党曾在本县东、西部地区析置临沭、赵镈二县,其所辖区域因战争连绵,变化无定。不过已成后来临沭、苍山二县雏形。

解放战争时期,本县同存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权,各自所辖区域同因战争之故而互有消长,变化莫定,不过总计比之1936年区域略有缩小。至1948年全境解放,时辖11区、137乡。

新中国成立后,本县区域有两次大的变更: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郯南200余村划归江苏省;一次是20世纪50—60年代郯东北因临沭县撤销、恢复而更动。

1953年秋冬,撤销五区,将其西南部86村划归江苏邳州县,其东北部11村入本县六区。撤销八区,该区105村全部划归江苏东海。撤销 九区,其东南部24村划归东海县,东北部8村并入临沭县。同时,将三区南部7村划归邳州,六区东南部2村划归新沂市,由邳州四区北部划来的25村及苍山十一区东南部划来的6村和本县二区西南部14村合并组建郯五区。本次调整,全县共划出村庄232处,划入村庄42处时郯城县下辖9区1镇112乡。占当时县内区域面积近22%以上。

1956年,临沭县建制撤销,其所辖李庄、大兴、石门、岌山4区另4乡划归本县。

1959年,苍山县褚墩公社划归本县。

1961年,临沭县恢复建制,其1956年所划归本县的区乡除李庄区部分村庄外,余之全部复归其境。

1966年,本县李庄公社韩埠、中埠、王家埠、禹王城4村划归临沂。同时,临沂之大唐庄、小唐庄、西唐庄、王沙沟4村归属本县。

第四章 区划变更

明,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全县划4乡45社。

清,1658年(顺治十五年),裁壮口、新汪、尚庄、曹村、张庄、李马庄、沈埠、高埠、夏庄、 许庄、涧头、柞城、沙堰十三社,全县为4乡32社。1724年(雍正二年)“以三十二里(社)催粮不便详明”改设5乡44社。

民国出年,全县划为5区44保,其中一区驻地称城里保,城内另设东南、西南、东北、西北4保直属县。若按此算,全县则为5区48保。

1931年(民国20年),全县划为4区8镇111乡。1936年(民国25年),县内辖区更置为7区1镇45乡。翌年,又变为5区45乡,且不久又生变更。

1938年春日军侵占郯城和1939年冬八路军解放马头后,县内同时存在三个政权,即共产党政权、国民党政权和日伪政权,且均呈不稳定状态,故行政区划极难判清。

1945年夏,八路军解放郯城全境。县内行政区划更置为一、二、三、四、五、六、沭河、泉源、徐桃、挂剑10区和城关、马头2镇。区、镇下设联防,因其变动频繁故略。

1947年春,国民党军占领郯城,至1948年冬郯城再度解放,此间一年又十个月,共产党政区设置同1945年,国民党行政区划按民国初年。

新中国成立初,沿袭1945年行政区划,即10区2镇,1952年,城关镇并入一区,马头镇改划十一区,并将沭河、徐桃、挂剑、泉源四区改以序数名为七、八、九、十区。至此,全县辖11区137乡。

1955年,区名改以地理实体或驻地命名,原之九区依次更名为(1)龙门、(2)新港、(3)港上、(4)白河、(5)重坊、(6)墨河、(7)红花、(8)泉源、(9)庙山。

1956年3月,临沭县撤销建制后其所属之李庄、大兴、石门、岌山4区另4乡划归郯城县。同年,县内增划城关镇。至此,全县为13区2镇。

1958年2月,撤区并乡后,全县辖19乡。

1958年9月,全县19乡均建为人民公社。

1959年初,陈埠、盐店两公社分别并入李庄、红花公社。苍山县褚墩公社划入来属。至此,全县辖18公社。

1961年9月,临沭县恢复建制,曹庄、南古、店头、观堂、大兴、石门等6公社复归该县。

1962年5月,改公社为区,原公社下辖之管理区改称公社。全县时辖12区103公社。

1965年,又增划9个公社,即城关区鲁庄公社、马头区主庄公社、墨河区秦庄公社、泉源区毛家公社、褚墩区永安、丁屯、黄山、碑住公社、大埠区尚庄公社。马头区小埠公社更名唐桥公社。

1971年5月,全县各区复称公社,原区下辖公社又改称管理区。复称公社后,白河、墨河、大埠三区以驻地命名更为归昌、杨集、马站公社。同时,增划归义、黄山、高峰头3公社。1975年6月,又增划沙墩、小埠、花园3公社。是时,全县辖18公社。1981年12月,撤销城关公社,恢复城关镇。全县时为1镇17公社,下辖134个管理区。如表:

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府。全县1镇17乡改建为5镇17乡,“以社建乡,以大队建村”。其改建情况:

①重坊、李庄、褚墩、房庄、花园、小埠、归义、庙山、沙墩、黄山10公社,原辖范围下变,更置为乡、镇。

②房庄、高峰头、城关、红花4社(镇),其名与驻地不一致,按地名标准化要求改为胜利乡、店子乡、郯城镇、大院子乡。

③新建4乡:新村乡、大尚庄乡、司家乡、小马头乡。

1994—1997年间,黄山乡、杨集乡、店子乡、沙墩乡、庙山乡、港上乡先后撤乡置镇,除店子乡撤乡置镇时更名为高峰头镇外,期间小埠乡、小马头乡、司家乡依次更名为十里乡、高册乡、清泉乡。至此,全县行政区划共设11镇11乡871个行政村。

第五章 县城 乡镇 村庄

第一节 县城古今

历史变迁 郯为古地,历史上,为郡为国。两汉极盛之时,更为徐州刺史部治所。千百年间,地当要冲,重镇苏鲁,拓殖建设堪称辉煌,现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偌大郯国故城遗址,即为明证。但魏晋乱后,地位衰落。隋唐两宋,虽有起色,但其声势显赫已远非于前。且自唐后期省县入临沂,中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中期,未再复置,其长达500余年间,境域所属,尚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同时,沂州守御王信在县城今址筑土城。明洪武(1368—1398年)初,改筑砖城。清,承明制。直至民国于今。本县建置未易,且县城治所除抗日 战争极短时间外均扎驻在郯城今址,故城区建设亦有所复兴。

《乾隆·郯城县志》载,元末王信所筑之城,系“累土而立”,墙基为碌碡排垫,故称“碌碡城”,占地面积569.25亩,“墙周围五里八十步,高一丈二尺,宽八尺;护城河宽三丈,深九尺;设有三城门,南曰通淮,西曰瞻鲁,北曰拱极。”《乾隆·郯城县志》(以下所引民国前史料,凡未明出处者皆引自本县旧志)。

1510年(明正德五年),知县黄琮在北城门之上增建城楼。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知县郎湘在西、南城门之上再建城楼,与北门城楼对应相望。1577年(万历五年),知县赵蛟又建城墙小角楼4座,使古城初具规模。

1538年(万历十一年),大雨冲塌南门,知县颜若愚重行修复,并于东城之上增建鼓楼与西门城楼相望。因鼓楼内塑文昌帝君像,故又曰“文昌阁”。后又在其南百余步间城墙之上建奎星楼,塑奎星像。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知县文广以砖修建城墙和各城门,既较之以前美观坚固,又免除岁年修复之苦。同时,各门城楼建成重楼,城四角建起硅楼。楼阁恢宏,女墙鳞峙,蔚为壮观。

1668年(清康熙七年),本县遭强烈地震破坏,城墙全坍,楼阁无存,县治成一片废墟。1678年(康熙十七年),沭河泛滥,大水直冲县衙,北城墙被冲塌60余丈,县治一片汪洋,阖城苦不堪言。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方殿元修筑东北角城墙四十五丈。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知县荆文康又修筑西北角城墙十五丈和北城门楼。至此,城墙告以修复完毕,楼阁则付之如阙,景况比之明末已大为逊色。

终清一朝,至民国时期,境域征战不绝,血刃 无常。县城已实难 有建设之言。无数次毁灭性破坏、掠夺过后,到1948年本县最后解放,县城几成一片废墟。

民国旧貌 饱受天灾之苦和人祸劫难的古郯境域,1948年11月8日最后获得解放之时,明清堂皇城区旧貌已难寻觅。遍观城内所余故旧建筑,仅几处破墙残楼而已,余之一片废墟,凄凉破败,惨不忍睹。

残留楼房,一座在城区西南角,为邮电局所用之二层六间砖木结构小楼,原系外号“徐二憨子”者开店所建。一座是天主教堂二层十间砖木结构建筑。此外,南门外关帝庙前,还有一座破旧戏楼。

民国郯城属三等县城,占地面积不大。至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实有569.25亩,城区东西长759米,南北宽500米,东城墙在今实验一小处,西城墙沿郯西路走向,南城墙靠团结路北沿,北城墙在北城河南岸。城门有三,南曰民权,北曰民生,西曰民族。

郯城自古无东门。据《山东通志》载:“城东有禹王台陵,遏沭水。南流堤溃,则全沭西注有淹城之患”。为防沭水之灾,故未设东门。此说当有一定道理,但究因于何,未得详考。

民国时期,三城门洞外呈拱形,内为方形。洞高5米,宽6米,长8米。城门之上有3间古式普通瓦房,房高5米,宽5米,长8米,供岗哨用。城墙外皮以青砖包砌,内为黄土,俗称“城璜”。墙基仍为碌碡堆砌。护城河因长期战争损毁填塞,加之流水塌陷淤积,已宽深不定。城北最宽,可达200米左右,城东宽6米,西南宽5米,西面宽仅4米,而南门至东墙已成平地。三城门匀无城河桥,只南门外150米处有一桥座落于排水沟之上名曰“母猪桥”,过此桥即是南关。南关有四门:南门曰“九如”、西门曰“日恒”、北门曰“通渠”、东门曰“日升”。

民国间,城内有3条大街,一条从东城墙奎星阁经县政府门前直通西门为东西街,长759米;一条从南门里向西拐,经颜家巷通北门为南北街,长580米;一条从南门向北,到县政府门前向东拐一点,经高学街巷(俗称考棚街)通北门亦为南北街,长540米。此三街宽均约4—5米,另外还有宽2—4米不等之当铺前街巷、当铺后街巷、文魁街巷、高学街巷、园明街巷、文明街巷等。

县城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以县政府为最高点。城区无正式排水道,雨水顺街巷分流入城内汪塘或经城南下涵洞流入护城河。时全城有三排水涵洞,一在城西南角城墙下,即今城关工商所处,内连西大汪,外通护城河;一在南门东边现日用品公司楼下,直通母猪桥下入古淮河;一在东北角城隍庙后城墙下,内接城隍庙后大汪,外连护城河。此外,尚有4处较大池塘可予积水,一是现工商局后西大汪;一是现面粉厂后城隍庙大汪;一是现武装部内之孔庙汪;一是现邮电局家属宿舍之马厩汪。

时城里有3000余人,2000多间住房。连南关、北关和城西共有8000多人。城里有3口土井,生活用水均靠手提担挑。

环境卫生无人过问,街道两旁无树木和公厕。所有街道均为泥土路面,晴天一街土,雨后满街泥,车马行人过往困难。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机关仍满布全城。县政府占有明清王朝县衙旧址。坐北面南在城北部中间,居全城最高处,内有前廊式带明柱和角门的大堂9间,供公审案件之用。二堂亦为9间,用以案件秘密审讯。时县政府共有房屋171间。警察局在颜井街路南。绥靖指挥部在娄家巷南。民政自卫总队军训班在南门路东。感训班在和睦沟路东。兵役所在城东南角奎星楼下路南。电话事务所在颜家宅。此外,监狱在县政府院西南角,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自卫总队、征收队均设址在县政府院内东南角。法院在孔庙东。

晚清到民国中期,全城共有21家商号作坊,10家中西药房诊所,4处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县城 1948年11月8日,县境解放。此时,城区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总面积0.48平方公里。连年战争之后,道路坑洼不平,弯曲狭窄,房屋断墙残垣 ,破败不堪,全城一片凄凉惨乱景象。1949—1979年30年间,为改造旧城和建设新区,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开辟出几条主要街道,将一九四九年前最宽仅4米的城内泥泞之路拓展成18—24米宽的柏油大道。在城西新建起工业区,城内外增建起大量生产、生活建筑和公共设施,达到能与当时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此间,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局面告以形成。

1980年后,县委、县政府将城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确定1名副县长分工并主持城建工作。并于次年3月在县建委增设城建科具体负责,1988年4月更组建城建局予以强化领导。此间,县城建设开始制订总体规划并按其规划要求分区进行改造,重点是拓宽道路,完善供水排水系统,注意街道绿化美化,增建公共福利设施,合理安排公共建筑特别是沿街建筑。经数年努力,到1985年底,城区面积已扩展为5.1平方公里,城内12.09公里的6条主要街道已全部铺设沥青路面。1999年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以发展加工工业商贸为主的临南中心城市”,城市用地规模到2000年为12.08平方公里;2010年为19.31平方公里,城区发展用地控制在环城路以内。依托旧城向西南、东南发展为主,保留现状,严格控制。

第二节 乡镇概况

郯城镇 郯城镇是郯城县县城驻地镇,春秋战国时期为郯国故地。全镇59个行政村(街),5.2万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境内沭河、白马河贯穿而过,属沂、沭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2100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以板栗、西瓜、花生、蔬菜等为主。乡镇企业以机械铸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仪器加工等为主要产业,达20多个行业门类,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228家。1999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13.5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亿元,财税总收入15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4元。全镇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电,95%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80%的户安上了电话,98%的户通有线电视。全镇已形成了中部商贸、西部产粮、北部瓜菜、东部林果、南部饲养的格局,仅板栗丰产园就达1.4万亩,成为苏北、鲁南最大的板栗生产镇,所产板栗远销海内外。境内有孝妇冢、于公墓、郯国故城等名胜古迹,郯子公园位于该镇境内。该镇农历五、十为集日,三月二十八和十月十五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0处,医院1处,卫生所8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队。

马头镇 马头镇位于县境西部,沂河南岸,郯(城)微(山)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纵贯镇境。镇政府驻地马头,距县城9公里。镇境东西8.3公里,南北6.8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镇驻地2.5万人,其中回民3100人,为县境回民主要聚居地。镇辖49个村(居)委会,39个自然村。系1933年苍山暴动主要领导人刘之言故乡。镇境地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2200公顷,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盛产板栗、银杏、核桃。民营企业300多家,主要有糖果、造纸、彩印、纸箱等厂。糖果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大糖果生产基地之一。郯微公路北侧食品批发商场系临沂市乡镇级最大专业批发商场。马头镇自古就有经商之传统,为鲁南苏北著名商贾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称。农历三、八为集日,三月十七逢古会。全镇设中心中学1处,中心小学1处,小学29处,医院1处,卫生室15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5.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9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656元。马头清真教堂被列为郯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坊镇 重坊镇位于郯城县西南部,两省(山东省、江苏省)三县市(郯城县、苍山县、邳州市)交界处,沂河西岸。镇政府驻地重坊,距县城25公里。东10公里接京沪高速公路东红段,南5公里接310国道连(连云港)兰(兰州)段。镇境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49平方公里,总人口5.41万人,辖39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镇境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面积2890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是全县粮食重点产区;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琅琊草等,盛产银杏。全镇形成银杏加工、黄沙开发、对外劳务输出、个体客运、建筑材料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镇办企业、民办企业等共3163家。农历二、七为集日,正月初七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39处,医院1处,卫生室12处。有文化站、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6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8亿元,占85.6%,农业总产值8050万元,利税总额5452万元,农村人均收入2238元。全镇银杏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富有特色,交通通讯发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80%以上的村开通有线电视。镇驻地有直达南京、上海等地的长途客车19辆,中短途客车39辆。小城镇建设颇具规模,建成三纵九横15华里商业街道和工业、商业两大园区,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

李庄镇 李庄镇位于郯城县最北部,镇政府驻地李庄,距县城32公里。辖42个行政村,共4.9万人。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3954公顷,林地面积605公顷。东为丘陵,西为沂、武河冲积平原,205国道纵穿南北,曹李公路横贯东西。全镇村村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调频广播、户户通电,国际互联网已进入农民家庭。矿产资源以金刚石、重晶石、矿泉水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大豆、棉花、黄烟、桑柳为主。林果以苹果、鲜桃、西瓜为主,示范推广了大棚油桃、大棚樱桃,建成千亩桃园风景区。畜牧业以鸡、猪、牛、羊为主。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已初步形成钢木家具、条柳纺织、建筑印刷、夹芯板材、车木锤柄、果菜脱水、面粉加工、丝织地毯、五金工具、精细化工等十大主导产业,西唐庄村被誉为“鲁南钢木家具第一村”。李庄镇自古为商贾重镇,农历五、十逢集日,正月十五逢古会。镇内现有中学2处,小学21处。县第二人民医院设在镇驻地,其它卫生机构8个。有文化站、文明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其中文明图书馆藏书量近3万册,是全市最大的乡镇图书馆。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4亿元,农业总产值7500万元,工业总产值1.1亿元,财政收入26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1元。

褚墩镇 褚墩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京沪高速公路,苍(山)郯(城)临(沂)公路贯穿南北。镇政府褚墩,距县城27公里,辖3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共5.5万人,总面积65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有虎山,西南有兰山,最高海拔138.1米,多系岭砂土和老黄土,中部、东部为平原洼地,五里河、老涑河纵贯南北。耕地面积3408公顷。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盛产大蒜、黄瓜、芸豆、菠菜、山牛蒡、西瓜。镇办农业科技示范园服务1处,占地750亩。镇办企业18家,民营企业3146家。以煤炭开采、石灰、石子、砖瓦、制绳、陶瓷生产、蔬菜加工、运输和商贸行业为主。农历一、六为集日,二月二十一、三月二十一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22处,医院1处,卫生室22处。有文化站、影剧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3.7亿,其中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

杨集镇 杨集镇地处县境南部,两省三县市(郯城、江苏省邳州、新沂)结合部。紧靠205和310国道,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公里。镇政府驻地杨集,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人。镇辖64个行政村。镇境地处平原,除墨河两岸有少量黄壤土外,其余均为黑粘土。耕地面积4667公顷。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是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经济作物以辣椒、大蒜及创汇蔬菜为主。镇内设有大米批发市场、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墨河商业街三大贸易市场,是鲁南苏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有镇办、民营企业230家,以土陶制作、粉条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骨干企业有杨南板材厂、龙泉精洁米厂、裕丰集团等。镇驻地农历二、五、七、十逢集,二月二十三、四月初八、十月初二逢古会。镇内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22处,中心幼儿园1处,医院1处。1999年,工业总产值1.4亿,农业总产值1.5亿,农民人均纯收入2325元。

黄山镇 黄山镇位于郯城县西北部,地处罗(庄)、郯、苍三县区交界处。镇政府驻地前黄山村距县城26公里。辖33个行政村,人口4.7万,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5公顷,林业面积1050公顷。东部是沂武河冲积平原,西部是低山丘陵区,沂、武河贯穿南北。东连205国道,西接汤郯公路,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灰石、坩子土、黄沙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年粮食总产量24102吨。经济作物主要有白柳条,建有15000亩白柳条生产基地,条柳编工艺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素有“白柳之乡”的美称。镇办、民营企业1688家,主要从事化工、水泥、建陶、条柳编、废旧钢材经销、轧钢制钉、运输、打绳、木器加工等行业。1999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5元。新增5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总装机达1500门,新上数字移动通信基站1处。农历三、八为集日,正月十七日、十月一日为集会,四月初八古庙会于1971年由本镇丁屯村迁入镇驻地。全镇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5处,卫生院1处,卫生室15处,文化设施有文化站、书店等。

高峰头镇 高峰头镇位于县城南9公里,205和310国道纵横交叉,贯穿全境,南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公里。耕地面积3262公顷。镇政府驻地店子,总面积70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辖48个行政村。镇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丘陵为岭砂土;中部沭河冲积平原为黄沙壤土;西部平原涝洼,多为黑粘土。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板栗、杞柳、葡萄、蔬菜为主。镇办企业以柳编、黄沙、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废旧钢材购销为骨干。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挂毯,工艺精湛的柳编制品畅销北美、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镇内设有私营企业经济区、工贸小区、工业小区各1处,另设大型综合集贸市场1处,汇集商贸人员20000余人,日交易额200多万元,素有“小香港”之称。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村村开通有线电视,有4000门程控电话。镇驻地农历二、七为集日,三月十二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34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31处。1999年,工业总产值4亿元,农业总产值0.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镇境东部有地震断裂带自然景观,郯子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山镇 庙山镇地处郯城县境北部,镇政府驻地马站距县城15公里。东临马陵山,西依沂河,205国道纵贯镇中。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耕地面积2899公顷。1999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90亿元,财政总收入2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0元。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白柳、瓜菜、蚕桑、花生、大豆,盛产优质苹果。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形成了农机配件,翻砂铸造,碾米运输,采石建材,乐器制作,条柳纺织六大支柱产业,开发了以顺天城农机批发商场为龙头的镇驻地商贸区,另有岳庄乐器制作小区,大埠工业园和水泥厂三产区。乐器制作小区,以岳庄二胡加工专业村为龙头,辐射带动了周围6个村300余户加工二胡,年加工二胡等乐器10万余把,成为中国江北最大的二胡加工生产基地。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080家,大型私营企业19家。农历三、八为集日,二月十八日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2处,小学23处,医院3处,卫生室41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

港上镇 港上镇位地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港上距县城15公里,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人,镇驻地1.2万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2179公顷,林业面积960公顷。地处平原,西傍沂河,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靠310国道,北依郯(城)微(山)公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出口创汇蔬菜——大白萝卜;盛产银杏,年产银杏干果400吨。镇办企业13个,以铸造、工艺礼品、棉花加工、工艺草编、烟花鞭炮、木璇制品、塑料制品、小五金、运输、商贸为主。其中以后埝村传统木璇工艺发展起来的系列木制玩具、礼品享誉国内外。徐圩子村、官庄村的烟花畅销大江南北。农历五、十为集日,三月二十三与四月十三逢古会。全镇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4处,卫生院1处,卫生室39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83元。

沙墩镇 沙墩镇位于县城以北22公里,东与临沭县华桥乡接壤,205国道纵贯南北,临张(场)公路横跨东西。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3709公顷,辖41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4.6万人。镇政府驻地沙墩村。镇境地势北高南低,东部为丘陵,系红砂土质;西部是平原,系黄砂壤土;中部多是黑粘土质。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地瓜、花生、大豆、杞柳为主。矿产有金钢石、煤炭,并在西部建有株柏煤矿1处。企业有柳编、建筑、食品、农机配件等厂家。白柳条编织为该镇的传统工艺和支柱产业,产品100多个品种,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杞柳15000亩,从事条柳编织人员 12000多人。全镇有中心中学1处,小学24处,医院1处,联合诊所12处,店铺150余家。镇驻地农历二、七为集日。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2.4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9元。

胜利乡 胜利乡位于县境西北部,沂武河平原,东临沂河,西濒武河,汤郯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乡政府驻地胜利村,距县城地15公里。乡境东西7.5公里,南北17.5公里,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乡驻地胜利村原为刘庄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胜利村。全乡辖31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受沂武河影响,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2606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萝卜、山牛蒡;盛产银杏、板栗、白柳条。乡办企业31家、民营企业1296家,主要有制帽、纸品、印刷机械、织布、制砖机械、蔬菜加工、银杏叶保健茶等厂。银杏叶已发展成为全国最集中的生产基地之一,全乡银杏种植面积2.5万亩。境内赵楼村有“天下银杏第一村”美称。胜利乡为全县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有“西北粮仓”之称。乡政府驻地农历五、十为集日。全乡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12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31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3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8元。境内王郎汉墓被列为郯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村乡 新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是著名的“银杏之乡”,乡政府驻地新村,距县城25公里,全乡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433公顷,林地面积1300公顷。地处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土壤多为河潮土。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银杏是全乡的支柱产业,现有银杏采叶园 、苗圃、结果园1200公顷,银杏结果大树2.3万棵,年产银杏果500吨,产银杏干叶3000吨,年出圃苗木9000万株,境内有全国最大的银杏优良品种培育基地,有乡办、民营企业967家,以银杏叶加工、木材加工、粉丝加工、塑料加工为主。龙头企业有中、法、德合资的郯城绿源银杏有限公司。乡政府驻地农历四、九为集日,三月初三、四月初八逢古会。全乡设中学1处,小学15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6处,有全省第一家乡级农民公园——银杏古梅园。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在新村官竹寺遗址有二千年银杏树1株,高37.8米,胸围7.1米,荫地0.78亩,被列为郯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园乡 花园乡在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花园,距县城25公里。辖42个行政村,共4.6万人,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0公顷,林地面积1060公顷。乡境地处平原,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素有郯南“鱼米之乡”美誉。有乡办、民营企业235家,以商贸装饰板材工业为主。1999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亿元,农业总产值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3元。木材运销与加工、交通运输、商贸为全乡经济支柱产业。有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1处。乡驻地建设实现了园林化、标准化。有中学1处,小学19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8处。

归昌乡 归昌乡位于县境西南部,系传统的优质稻米之乡和稻米加工之乡,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南北朝时曾于此设归昌县。柳河沟、郯新河、小墨河穿境而过,310国道、郯(城)瓦(窑)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纵贯乡境。乡政府驻地归昌四村,距郯城15公里。乡境东西8.5公里,南北11.5公里,总面积59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人,辖4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乡境地处平原,地势低洼,多系黑粘土,耕地3009公顷,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乡驻地东南2公里处,有一片低凹涝渍地,名曰“姜湖”,曾作为贡米进京的姜湖米即产于此。经济作物有苔韭、辣椒、大蒜、葡萄、葱、大白菜等。1999年推广无污染、无公害生态农业稻田养蟹、泥鳅、黄蟮等500亩,亩增收入2000多元。乡办企业郯城县盛精洁米厂,下设两个经理部,有38个加工车间,日加工销售大米300吨。个体私营经济主要有稻米加工、稻草制品加工、草柳编、建材加工、农机具加工等。农历四、九为集日,二月十五、三月初八、四月初三、十三、二十三逢古会。全乡有县直中学1处,初级中学1处,小学15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9处。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2元。乡最北端郯庙村曾建郯子庙,现尚有一棵古槐及数块大石碑,乡西南端“商周后期马王遗址”为县重点保护文物。

红花乡 红花乡位于县境南部,沭河西岸,与江苏省新沂市接壤,处于山东省的南大门,“205”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乡政府驻地前苍村,距县城15公里,乡境东西7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乡驻地4010人。乡辖43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乡境地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河潮土。耕地3142公顷,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蔬菜、西瓜、花生、大豆;温室大棚蔬菜是特色支柱产业,全乡蔬菜复种面积3.5万亩。乡办企业6家,民营企业13家,主要有五金、服装、米机配件,鞋服、精洁米等厂。位于“205”国道西侧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是临沂市 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之一。红花乡有红花埠、大新、乡驻地三处集贸市场,乡驻地农历三、八为集日,二月初十、三月初十、四月初十适古会。全乡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2处,幼儿园1处,成人教育中心1处,医院1处,卫生室8处。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溜冰场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

高册乡 高册乡位于县境西部,郯(城)瓦(窑)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和白马河纵贯乡境,乡政府驻地小马头,距县城5公里。乡境东西6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47平方公里,乡辖40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人。乡境地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沙质黄土壤,南部为黑粘土。耕地面积2447公顷,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蔬菜;林果业有板栗、银杏,被省、市列入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乡镇。乡村企业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主要产品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有膨化食品、炊事用品、麻制品、草制品、家庭造纸、草编工艺等支柱产业。乡驻地农历二、七为集日,四月二十七逢古会;主高册、刘庄、小马头分别于农历三、八,四、九,五、十逢集。全乡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5处,医院1处,村卫生室13处,有文化站、电影站、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8元。

大尚庄乡 大尚庄乡位于郯城东南部,东依马陵山,西邻沭河,京沪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乡政府驻地大尚庄村距县城20公里。乡境东西5公里,南北10公里,总面积57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乡驻地3500人。全乡辖27个行政村,耕地2466公顷,林地300公顷。乡境地处沂沭河冲击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土壤多为沙质性土壤。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花生、西瓜、大豆、棚菜;盛产板栗、油桃、苹果。乡办企业有建材厂、黄沙站、加油站。民营企业有服装厂、水泥预制厂、面粉厂、芯板厂和灯丝厂。畜牧业以饲养牛、羊、家禽、生猪为主,有养殖专业村10个,畜牧年产值4700万元。乡境内红石资源丰富,年采运量达150万方。全乡设驻地中心集贸市场1处,乡村小集3处,310国道南侧小李庄西瓜批发市场1处。全乡设初级中学1处,小学13处,卫生室27处,中心医院1处。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0.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2元。境内黑龙潭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郯城八景之一的海楼朝霞,由吾仙洞名扬海外,实属郯城自然风景区之最。

十里乡 十里乡政府驻地官塘村,距县城北5公里,东靠白马河,西濒沂河,205国道纵贯乡境。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3100公顷,林地475公顷。辖48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人。乡境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处平原。农产品以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花生、棉花及创汇蔬菜为主,盛产葡萄、山牛蒡等,畜物业以养猪为主,兼养鸡、牛、羊、兔等。有乡办、民营企业1178家,以食品加工、运输为主,骨干企业有建筑公司、农机配件制品厂、言玲铁矿等。该乡有中学2处,小学20处,医院1处。乡驻地农历四、九为集日。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9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0.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4元。

归义乡 归义乡位于县城东北部,乡政府驻地归义村,距县城6公里。郯城至泉源头防震公路横穿东西。总面积80平方公里。乡辖34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乡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丘地,西部属黑土和黄土平原,马陵山绵延乡境东部,其主峰海拔128.9米,沭河傍马陵山南流。耕地面积2773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等,盛产板栗。乡办企业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刺绣等骨干企业。工艺精湛的刺绣产品远销南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全乡有初级中学1处,小学19处,医院1处。乡驻地农历三、八逢集。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0.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元。

清泉乡 清泉乡位于郯城县东北部,地处两省三县(郯城、临沭、和江苏东海)交界处,是全县唯一的纯山区乡镇。西依巍峨马陵,怀抱滔滔沭河,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依山势而建,曲折蜿蜒的县乡公路,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乡境东西4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为40平方公里,总人口9852人。辖12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该山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委所在地,也是抗战期间著名的游击区。土层薄,土壤肥力差,多为红壤。耕地面积987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主,林果业、畜牧业、黄烟种植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山区开发成效显著,盛产优质大枣、油桃、猕猴桃、板栗等。乡办企业2家,个体私营企业13家。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429万元,农业总产值2157.9万元。全乡现有中心小学1处,小学5处,卫生院1处,电视转播台1处。农副产品贸易以前城集市为主,农历三、八逢集。前城集市还是鲁南苏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逢集日上市黄牛数达1000余头。

清泉乡名胜古迹众多,较著名的有独龙涧(内有庞涓沟、上马石、恨谷崖、墓碑群、庞涓死难处等景点)、老虎崖(附有神蛙观海、鬼谷子坐禅塑像、老虎洞、神泉等景点)、马陵道、庞涓墓、箭眼石及形成于中生代的柏树化石群等。

泉源乡 泉源乡在郯城县境东北部。乡政府驻地泉源头村距县城21公里。辖48个行政村,共38万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3820公顷,林地1489公顷。地形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平原,白马河纵流西部。五(湖)华(桥)、泉(源)马(站)公路在于交汇。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程控电话,乡驻地及沿山10多个村通自来水。矿产以重晶石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盛产水果、蚕茧、黄烟、棉花、大蒜等。畜牧业发达,1999年,大牲畜存栏9300头,羊4000只,生猪存栏1.3万头,被省政府命名为“畜牧业强乡”。乡办、民营企业762家,以电子元件、轧钢、建材、食品、丝织挂毯加工为主,其中郯城县电子塑料元件厂为江北第一家电话机配件厂。1999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7元。有中学1处,小学25处,医院1处,中心医疗室8处,有病床110张。乡驻地农历一、六为集日,三月十一、四月十一逢古会。

第三节 村庄

郯城镇

郯城 春秋时为少昊后裔封地,称郯国。秦置郯郡;汉设郯县,属东海郡,为郡、县治所。唐代始名郯城,为郯城县驻地。约于金迁今址。虽经历代更迭,但“郯城”之名一直沿袭至今。1948年为郯城县和郯城镇人民政府驻地。

村(居)以县政府为中心,以方位取名城里、南关、北关、西关、东关。城里设有3个街道居委会,现有(指1999年底,下同)2020户、5600口人。南关设有3个街道居委会,现有1107户、3521口人。北关设有6个街道居委会,现有1527户、6041口人。西关设有3个街道居委会,现有1236户、5058口人。

官路口 相传春秋时一看守郯国北城门沈姓人,于北门外路旁定居,扩展为村。因村北原建有“北亭子”故称北亭子村。清代以此村中的岔路口为迎送上级官员之地,改名为官路口。现有250户、975口人。

英城后 相传郯城县城搬迁之前即有此村,故当于金之前建村(具体建村年代待考)。因处郯国故城北,得名城后。后王、薛、郑、皮、叶等姓相继迁出。因村中英姓居多,故改名英城后。现有168户、620口人。

王城后 据王氏宗谱载,王氏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发生地震后,由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居住,因村处郯国故城北,且紧靠英城后,故名王城后。现有172户、720口人。

郑城后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郑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建村,故名郑城后。现有150户、550口人。

叶城后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叶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定居,始名叶庄,后以村处郯国故城北,改称叶城后。现有150户、550口人。

皮城后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皮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居住,始名皮庄,后因村处郯国故城北,改称皮城后。现有182户、685口人。

薛城后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朱、薛二姓自城后(今英城后)迁此建村,因朱姓为首户,初称朱圩子。1948年以薛姓人口居多,改名薛村,后因村处郯国故城北,故改称薛城后。现有146户、583口人。

管庄 管氏宗谱载:“清康熙八年始祖自管家集迁来郯城西南”建村,以姓氏得名管庄。现130户、556口人。

西圈子 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徐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处白马河河湾内,故名圈子。后以方位改称西圈子。现有124户、468口人。

东圈子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徐姓自圈子(今西圈子)分居于此居住,以方位取名东圈子。现有172户、608口人。

北马庄 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后,马姓自南马庄迁此建村,以方位得名北马庄。现有126户、432口人。

杨楼 该村杨姓自临沭县杨家楼村迁此居住,迄今已二十七世,据此约于元末(1330—1368年)建村。仍沿用原籍村名杨家楼,简化为杨楼。现有223户、970口人。

前八庙 据传春秋时,郯国于此建“春台”一处(今遗址仍存),供郯子游观。后人于春台东南角建村,称春台庄。王氏宗谱载:“始祖原籍江南淮安府海州岱山瓦屋基,元统世末(133 5年)迁至沂州郯城县春台庄”。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在春台西旁建一座腊庙,该村遂改称腊庙。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以方位改称前腊庙,后演化为前八庙。现有428户、1776口人。

后八庙 据王氏族谱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王氏一以由腊庙(今前八庙)分居于村北居住,故称后腊庙,后简化为后八庙。现有150户、602口人。

后东庄 1958年村北出土一块明崇祯九年立蒋氏始祖碑。据传该村胡姓来居,早于蒋姓,胡姓之前尚有褚姓。据此,该村最晚当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村处郯国故城东,且居东庄(今前东庄)后,故名后东庄。现有802户、3068口人。

前东庄 该村历史悠久。清朝末年村内出土一面汉铜镜,后又相继出土黄金块、崇宁钱,并于村东发现吕家林、顾家林、任氏先茔等无后裔的古墓遗址。杨氏宗谱载:“我杨氏始祖讳景辰,仕前明官礼部侍郎,于明万历中隐居郯邑之东庄”。因村处郯国故城东,得名东庄,后以方位改称前东庄。现有428户、1668口人。

汪卸 该村约建于唐初。村内现存有唐代所建三官庙遗址。清末,仍于此逢庙会。传说唐贞观年间,薛仁贵东征,曾在此卸甲休息,后人于此建村,得名卸甲庄,简称卸庄。清末,以村内汪姓居多,改称汪卸庄,后简化为汪卸。现有387户、1300口人。

王卸 王氏宗谱载 :“始祖原籍江南淮安府岱山瓦屋基,元统世末迁至沂州郯邑之东春台庄(今前八庙),十二世祖分支至此定居”。该村约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因紧靠卸庄(今汪卸),始名亦为卸庄。后因王姓较多,故更名王卸庄,简化为王卸。现有310户、1013口人。

张卸 张氏宗谱载:“我张氏前明洪武二年自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奉旨迁发郯邑,居张高册。二世祖迁南关至龙门。清顺治,十一世祖自龙门分支来沭水西居住”。因距原卸庄较近,初称卸庄。后以方位称前卸庄。新中国成立后又以姓氏改名张卸庄,简化为张卸庄。现有220户、890口人。

吴冶庄 回忆吴氏宗谱载,吴氏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自本县吴蒲坦迁居城西南五里处定居,以冶炼为生,始名吴冶庄,后习称吴庄。因与本县马头镇、归昌乡的吴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恢复原名吴冶庄。现有161户、536口人。

王巷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村,因村居张林北,得名后张林,亦曾称小张林。1946年以村内王姓居多,且只有一巷,改称王巷。现有175户、536口人。

北张林 《乾隆·郯城县志》载,明正德甲戍进士张景华,字时美,郯城县高册社人,曾任御史武定侯,左都御史,为人正直,拯恤兵民,不行贿赂,受严嵩之嫉妒、诽谤,而被罢官。万历十一年卒于故乡。为防盗墓,设墓地多处。此村南即为其墓地之一。明万历末年,看林人扩展成村,得名张林。因与本县高册乡的张林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张林。现有56户、214口人。

南马庄 马氏宗谱载:“我马氏始祖惟传,前明洪武初,自山西鹊里迁郯,居城内。崇祯十有七年,烽烟四起,城内难以安居,又迁住泥湖庄。至清顺治九年,十世昌裕,始定居城南”。以姓氏得名马庄,后以方位改称南马庄。现有402户、1128口人。

许庄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因战乱,许姓人自郯城迁居于此,以姓氏得名许庄。现有190户、405口人。

沙窝崖 (“崖”方言音读作y,下同)原名“老庄子”。明万历十一年被洪水冲没,后重建于村北大沙滩西侧,得名沙窝崖。1956年于村南200米处挖出旧村址,据考证为唐代所建。现有310户、1217口人。

梅岭齐 张氏宗谱载:“张氏始祖,于明洪武自山西鹊里迁郯城东南四里处定居”。因此处原有一梅花岭,村岭并列,故取名梅岭齐。现有196户、817口人。

东南场 王氏宗谱载:“十五世祖清嘉庆自前八庙分居于此”。因此处原系王氏谷场,地处前八庙东南,故名东南场。现有230户、1419口人。

湖里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村。村中现有唐代“福会庵”古寺遗址,1958年又在村东北出土两个铁锤,一把钢剑,均为唐代兵器。因村近涝洼湖,得名湖里。现有167户、602口人。

坡里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村。因村处涝洼湖坡,故名坡里。现有402户、1290口人。

葛庄 孙氏宗谱载:“我孙氏始祖讳告,前明洪武二年自山西迁来郯邑,安居于沭滨,……”始称孙庄。清初葛姓由本县滩头迁至村北侧居住,得名葛庄。1958年两村合并称孙葛庄,后因葛姓居多,又称葛庄。现有353户、1170口人。

英庄 村西北角古槐旁,原有一石碑载,此古槐植于明万历。据此该村约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以姓氏得名英庄。现有165户、589口人。

金湖 清光绪年间(1736—1795年)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庄。因与本县高峰头、红花、新村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取水稻成熟时呈现金黄色之意,更名为金湖。现有146户、470口人。

大黄楼 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宦官黄熹鲧自京都来此处隐居,建楼一座,得名黄家楼,简称黄楼。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因村前又建一小黄楼,该村遂改称大黄楼。现有175户、629口人。

小黄楼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潘姓自关庄迁此为李家看林,后扩展成村,以靠近大黄楼,故名小黄楼。现有95户、335口人。

袁庄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王姓来居时,袁姓已在此定居六世。据此,该村当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以姓氏得名袁庄。现有129户、446口人。

龙门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村。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失纪,明洪武初,自山西鹊里迁来郯邑龙门村”。此村东原有郯城八景之一的“龙门桃浪”。村内曾挖出两个石洞,青石洞壁上刻有“鲤鱼跳龙门”图案。经考证,此洞系汉代遗迹。故龙门村名当以此得。另传说,唐贞观年间,薛仁贵东征,曾于此设“龙门阵”,后此处建村,取名龙门。现有912户、3214口人。

东升 1968年因修跋山水库,从沂水县崔家峪之张岱迁民于此立村,以吉祥意取名东升。现有68户、249口人。

白溪汪 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后,张、李、周等姓相继迁此建村。因村处白溪汪旁,得名白溪汪。其汪名由来有二:一说因靠近白溪(今白马河),故称白溪汪;二是在郯城一带,广为流传着东海孝妇的传说。她以纯孝而罹不孝之名,以无辜而遭大罪之刑。孝妇临刑前立誓:“我如有罪,红血流下,如系冤杀,白血逆流”。在此地行刑后,果然白血流注成汪,因名白血汪,后演化为白溪汪。现有146户、593口人。

马头镇

马头 马头镇历史悠久,始建年代待考。相传唐代已初具规模。马头素为本县重要集镇,清代以前水陆交通均较方便,因此处原有商船停泊,宿住车马较多,故得名码头。后人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马头。系马头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2630户、9569口人。

黄金殿 相传该村建于明初,原名杜湖子。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毁于水患,村民在沙滩上重建新村,得名白沙村。传说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曾食宿于此,故改名黄金殿。现有290户、1120口人。

北 相传南北朝梁东海郯人徐免、徐 曾在此设 ,因位于马头北,称北 。明末,姜姓来居,称姜庄。清乾隆年间,孙姓自马头迁此,复称北 。现有180户、620口人。

东村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因处马头东门外,村又小,得名小东村,简化为东村。现有75户、320口人。

益民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宋姓由长城西宋庄(今属苍山县)迁此居住,得名宋庄。因与本县杨集、归义、花园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有益于人民意,更名为益民。现有272户、1057口人。

杨庄 相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杨姓迁于吴桥南侧定居,亦称吴桥。1930年(民国19年)自立为村,以姓氏取名杨庄。现有195户、734口人。

二刘庄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柳姓兄弟在此建村,称二柳庄。后讹化为二刘庄。现有58户、261口人。

柏花园 相传明朝末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庄。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因柏姓兴旺,村靠刘花园,故改称柏花园。现有273户、1066口人。

新花园 相传明末(1554—1644年)建村。以村东河上有一石桥,得名桥头。因与本县褚墩镇、归义乡的桥头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邻近刘花园、柏花园,更名为新花园。现有85户、307口人。

刘花园 相传此处原为郯子花园。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刘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刘花园。现有110户、447口人。

桃行 相传明朝中期,郑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靠刘花园,故名郑花园。后以村旁有大片桃树园,改称桃行。现有250户、1027口人。

栗圩子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处大圩沟西,时称西圩沟。1927年(民国16年)栗姓兴旺,改名栗圩子。现有140户、496口人。

南园 1945年建村,因居马头南,村民多以栽培蔬菜为业,故名南园。现有450户、1950口人。

高楼 相传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高姓在此立村,建有楼房,故名高楼。现有145户、556口人。

梁村 相传明朝中期梁姓在此建村,故名梁村。现有232户、891口人。

陈村 相传明朝中期陈姓迁此建村,得名陈村。现有138户、590口人。

田站 《田太公原籍记》碑载:“田太公原籍北京顺天府香河县,明永乐间来此定居”。因明、清间此处为县城至州、府大道中途休息站,时与石站、陈村统称三里站。后以姓氏改称田站。现有368户、1517口人。

韩楼 相传明朝初期,韩姓在此建楼居住,得名韩家楼,简化为韩楼。现有164户、654口人。

刘楼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刘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居住,建有土楼,得名刘家楼,简化为刘楼。现有110户、443口人。

崔庄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原称小圩沟,后以姓氏改名为崔庄。现有160户、659口人。

何圩子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因村近大圩沟,时与高圩子、徐大墙、崔庄统称小圩沟。1939年分立为村,此村以何姓居多,得名何圩子。现有140户、550口人。

徐大墙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时与何圩子、高圩子、崔庄统称小圩沟。1939年分立为村,以徐姓居多,且因周围筑有圩墙,得名徐大墙。现有225户、880口人。

高圩子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时与徐大墙、何圩子、崔庄统称小圩沟。1939年分立为村,以高姓居多,得名高圩子。现有120户、475口人。

姬庄 相传明朝中期建村,因姬姓居多,得名姬家庄,简化为姬庄。现有65户、259口人。

刘庄 相传明初建村,因刘姓居多,得名刘家庄,简化为刘庄。现有110户、449口人。

大圩沟 村南双龙残碑载:“万碑村,元朝至元间建”。后因挖沟筑圩,以防匪乱,改称大圩沟。现有417户、1697口人。

郁顶 此处原为一高地,郯城北关郁姓人于此葬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李姓来居,扩展成村,故名郁顶。现有110户、460口人。

石站 传说春秋时,郯子游览采莲湖,曾于此设站休息,置村后,得名前站。村旁清乾隆四年重修观音庙碑载有前站村,据此,该村约建于明代。后以姓氏改称石站。现有265户、1088口人。

班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班姓迁此建村,故名班庄。现有64户、270口人。

魏庄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魏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得名魏家庄,简化为魏庄。现有60户、242口人。

徐顶子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徐姓居多,得名徐庄。因与本县高峰头、杨集等乡镇的徐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地势较高,更名为徐顶子。现有60户、224口人。

吴家楼 相传明朝末期建村,以吴姓居多,得名吴庄。因与本县郯城、归昌等乡镇的吴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邻近刘楼、韩楼等村,更名为吴家楼。现有72户、282口人。

桑庄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马、钟、任三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于沂河东堰旁建村,得名三姓庄。清雍正八年沂河水患毁村,村民东迁于此居住,以植桑树较多,改称桑庄。现有524户、2067口人。

西园 该村原属马头(村),因多数人种植蔬菜,以方位称西菜园。1948年分立为村,取名西园。现有216户、902口人。

高大寺 《乾隆·郯城县志》载:“汉,于公,东海郯人,……,后子定国孙永皆封侯。今西乡有高大社,即其故里也”。又载:“于公宅在县西二十里高大社,因于公高大其门,故社以名”。据考,此村与地理方位相符,建于西汉。始以于公高大其门而得名,后因村西建有高大的清凉寺庙,故称高大寺。现有678户、2678口人。

林子 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村。因村处墓林旁,故名林子。现有443户、1980口人。

南新庄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建村,始称小新庄,后简称新庄。1953年以方位改名南新庄。现有350户、1523口人。

茅庄 相传明朝中期建村,以茅姓居多,得名茅家庄,简化为茅庄。现有42户、167口人。

爱国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因处沂河岸边,得名涯上,因此名不雅,1957年改称爱国。现有667户、2730口人。

重坊镇

重坊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时有孙坊上、倪坊上、田坊上合并而成,因原村名“坊”字村重,故名重坊。明清时期,该村是郯城赴兖州府南路驿站。《乾隆·郯城县志》载:“清雍正二年大安乡出口社”。民国初年改称重坊镇,属郯城县第三区。1944年首次解放,划归江苏省邳州。1947年国民党占此,为郯城县重坊乡驻地。1948年再次解放,仍属邳州。1953年复归郯城县,为五区驻地。1958年2月撤区并乡后,为重坊乡驻地。同年建社后为重坊公社驻地。1984年4月后,为重坊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1261户、4997口人。

沙沟崖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因村处沙沟旁,故称沙沟崖。现有145户、604口人。

杜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杜姓居多,得名杜家庄,简化为杜庄。现有142户、604口人。

太平庄 据传清初建村。以吉祥意,取太平庄。现有292户、1515口人。

王场 清初建村。此处原是王姓谷场,得名王家场,简化为王场。今分为王场、米庄、王庄三个行政村。现有398户、1711口人。

大刘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刘姓来此武河渡口处定居,始称刘口。后因村庄扩大,改名大刘庄。现有515户、2003口人。

倪村 据传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倪、李二姓由江苏省宿迁县迁此建村。因倪姓兴旺,得名倪家村,简化为倪村。现有501户、2201口人。

宋园 据传明末建村。因宋姓居多,村靠果树园,取名宋家园,简化为宋园。现有406户、1658口人。

孙出口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孙姓自山西省大同府迁此建村,因靠沂河决口处,故得名孙家出口,简化为孙出口。现有327户、1099口人。

徐出口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徐姓由江苏省射阳迁此落户立村,因靠孙出口,得名徐家出口,简化为徐出口。现有296户、1160口人。

朱出口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朱姓在此建村,因邻孙出口,得名朱家出口,简化为朱出口。现有167户、676口人。

刘马村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李、马、刘三姓来此建村,始名李马村。后因刘姓兴旺,改称刘马村。现有562户、2209口人。

东庄 据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李姓由龙门迁此定居。因村处沂河西岸,孙出口东北,始称沂西东庄,后演变为东庄。现有430户、1700口人。

刘孟庄 据传明朝初期,刘、孟二姓迁此相邻立村,始称刘庄、孟庄,后并为一地,取名刘孟庄。现有310户、1233口人。

许村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原许姓在此居住,得名许家村,简化为许村。现有162户、601口人。

倪楼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倪姓在此建楼立村,得名倪家楼,简化为倪楼。现有218户、924口人。

吴村 据传该村建于明末。原以姓氏得名吴家村,后简化为吴村。现有310户、1233口人。

曹庄 相传明末建村。因曹姓居多,故名曹庄。现有137户、568口人。

坊上 相传南宋(1127—1279年)建村。原孙、张、陆、汤等姓聚居于此,取名坊上。现有153户、543口人。

林孟场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范姓于此立村筑围,始称范围子。后林、孟二姓在此设打谷场,改称林孟场。现有355户、1273口人。

西高庄 相传明朝中期建村。因处高庄(今前、后高庄)北,得名北高庄。1950年以方位划分为西高庄、东高庄两个村。该村居西,故名西高庄。现有710户、2714口人。

东高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高庄目。此村位东,故名东高庄。现有550户、2020口人。

后高庄 据传唐朝初期建村。因地势较高,得名高庄。明朝中期,以村北建有北高庄(今东、西高庄),遂改称南高庄。1950年以方位划分为后高庄、前高庄两个村。此村居后,故名后高庄。现有440户、1712口人。

前高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高庄目。此村居前,故名前高庄。现有580户、2154口人。

高集 相传唐初建村。原以李姓居多,取名李集。因与本县杨集镇李集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为高集。现有240户、980口人。

杨庄寺 据传隋朝年间(581—618年),杨姓迁于此处寺庙旁建村,得名杨庄寺。现有847户、3561口人。

铺里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原称沂西铺。清末改名铺里。现有614户、2588口人。

管后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始称林后庄。后因管姓居多,改名管家集,简称管集。1950年以方位划分为管后、管前两个村。该村居后,故名管后。现有325户、1198口人。

管前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管后目。此村居前,故名管前。现有617户、2625口人。

栗园 据村碑载,该村建于元泰定五年(1328年),原名大官庄,后因栗树较多,改称栗营村。民国初,改名栗园。现有240户、950口人。

吴道口 据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陈姓迁此沂河道口旁居住建村,始称陈家道口。后吴姓兴旺,改名吴家道口,简化为吴道口。现有274户、1137口人。

李庄镇

李庄 相传建于春秋时代,时称太平庄。孔子赴郯曾路经该村。据《沂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李姓兴旺,改名为李家庄,简称李庄。清康熙年间设有驿站。因靠沂河,明、清两代,常有过往货船停靠于此。1958年2月撤区并乡时,为李庄乡驻地,同年9月为公社驻地。1984年4月,为李庄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2143户、7560口人。

刘道口 相传该村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以此处沂河有一渡口,始称流江口。后以姓氏改名为刘道口。现有420户、1615口人。

凌庄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凌姓在此建村,得名凌庄。现有180户、707口人。

颜口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该处有一沂河渡口,颜姓从郯城迁此居住,建村得名颜家口,简化为颜口。现有250户、971口人。

青山 明代重修青山庵如来佛碑载:“盖自汉唐以来……此里名青山庵者,唐故将封青山神因名。”村以此得名青山庵,简化为青山。现有629户、2547口人。

沂东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孟、卫、李三姓从外地徙居于此,始名新庄。因与本县庙山镇的新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处沂河东岸,更名为沂东。现有380户、1417口人。

白场 据传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因此处原为白姓场园,得名白家场,简化为白场。现有140户、537口人。

王沙沟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邱、官两姓在此定居,得名邱官庄。后王姓从临沂县黑虎墩、北岔河迁此居住,以村处沂河两岸流沙沟边,故改名王家沙沟,简化为王沙沟。现有480户、1556口人。

西官庄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张、徐二姓在此居住,因曾有官兵驻扎,故名小官庄。清雍正年间,该村毁于洪水,村人搬至东岭下,称东躲庄。洪水后,部分村民仍回原址重建家园,自此分为西小官庄、东小官庄。该村位西,称西小官庄,简化为西官庄。现有84户、309口人。

东官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官庄目。此村位东,得名东小官庄,简化为东官庄。现有97户、368口人。

西连埠 据传北宋开宝年间(969—976年),连姓阁老在此丘陵上定居,得名连家埠,简称连埠。1963年分为两村,此村以方位得名西连埠。现有266户、954口人。

东连埠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连埠目。此村位东,得名东连埠。现有198户、700口人。

八里屯 相传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成祖朱棣北征,在此屯兵八里,故名八里屯。现有500户、1970口人。

西唐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此处为一片荒地,小唐庄部分王姓迁此定居,始称西南湖。后以方位改名为西唐庄。现有280户、1130口人。

大唐庄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唐、赵、王等姓在此定居,因唐姓居多,称唐庄。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部分王姓人迁出另建小唐庄,此村改称大唐庄。现有1107户、4258口人。

小唐庄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王姓人自唐庄(今大唐庄)迁此立村,以其小于唐庄,故名小唐庄。现有236户、956口人。

界牌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因村靠临沂、郯城两县交界处,村北立有界牌得名。现有233户、875口人。

北朱庄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李庄朱姓人迁此定居,故名朱家庄,简称朱庄。因与本县褚墩镇朱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朱庄。现有446户、1641口人。

路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路家庄,后简化为路庄。现有330户、1215口人。

北宋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以宋姓居多,得名宋庄。因与本县杨集、归义、花园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宋庄。现有143户、522口人。

西神泉 相传,此处原有常年流水的清泉,群众称之为“神泉”。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李庄朱姓迁此建庄院,取名神泉院。清康熙年间(1662—1772年),此村东又建一村,遂以方位改名为西神泉院,简化为西神泉。现有280户、1138口人。

东神泉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村居神泉院(今西神泉)东,故名东神泉院,简化为东神泉。现有200户、730口人。

于泉 据传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于姓迁此居住,因此处岭上有一水泉,故名于家泉,简化为于泉。现有300户、1210口人。

蔡村 回忆村西桥碑载,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杨姓始居于此(今庄南杨家林仍存),称杨庄。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杨姓外迁,蔡姓兴旺,故改名为蔡家村,简化为蔡村。现有306户、1112口人。

张村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张家村,简化为张村。现有404户、1408口人。

后哨 相传唐贞年间(627—649年)薛仁贵东征,在此屯兵设哨。后人来此建一小村,故称小哨。后因村庄扩大,分为前、后小哨。此村居后,故称后小哨,简化为后哨。现有276户、935口人。

前哨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哨目。该村居前,故称前小哨,简化为前哨。现有320户、1155口人。

诸葛店 该村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因此处原是北朱庄朱姓的果园,故名朱果。后周、季两姓迁于村西南大道两旁开店,遂改称朱果店,后演化为诸葛店。现有425户、1610口人。

姚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原为北朱庄朱姓在此建有土窑,后发展成村,得名小窑庄,后演化为姚庄。现有89户、329口人。

杨屯 相传该村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薛仁贵东征时曾屯兵于此,村内多为诸葛姓人,故得名诸葛屯。杨氏宗谱载:“弘农杨氏,明洪武迁居……或居海州、柳沟、诸葛屯等村”。故此村应于杨姓来居后,方改称杨家屯,简化为杨屯。现有493户、1664口人。

罗莫疃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此处为陵地旷野,密姓在此居住,故称密家莫疃。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罗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改称罗家莫疃,简化为罗莫疃。现有139户、537口人。

西莫疃 据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原密姓在密家莫疃(今罗莫疃)西南不远处定居,故亦称密家莫疃。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李姓来此居住后,改名为西南李家莫疃,简化为西莫疃。现有196户、712口人。

后莫疃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李姓在此建村,因处罗莫疃北面,故得名后李家莫疃,简化为后莫疃。现有96户、340口人。

吴莫疃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吴姓自罗莫疃迁此居住,得名吴家莫疃,简化为吴莫疃。现有105户、350口人。

岭红埠 据传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建村。因处白马河上游水域,柳树较多,春秋绿柳呈黄,故取名柳黄埠。明重修三义堂庙碑载:“沂南郯北七十里邑属之长乐乡前堡之(村)曰柳黄埠”。1917年(民国6年),为防水患,迁于村北二里处的红土岭上居住,改名岭红埠。现有539户、2001口人。

褚墩镇

褚墩 相传唐朝中期建村。因此处土墩较多,原称诸墩,后讹化为褚墩,为褚墩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1426户、5634口人。

桥头 村碑载:“明万历十年,桥头立村”。因村处兴隆桥北头,得桥头。现有608户、2722口人。

虎山岭西 杨氏支谱载:“五世祖清康熙八年自庄坞迁此定居。”因村处虎山山后小岭西,故名虎山岭西。现有260户、1009口人。

虎山后屯 据村内出土的唐铜剑、陶坛等物鉴定,该村约建于唐代(公元618—907年 )。因村处虎山后,故名虎山后屯。现有223户、803口人。

虎山岭东 相传唐末建村,原称新安庄。后因村处山东小岭下,故改名为虎山岭东。现有135户、510口人。

虎山山前 蒋氏宗谱载:“二世祖讳失纪,自沙埠来居。”据此,该村约建于元代(1271—1368年)。因村处虎山前得名。现有130户、506口人。

碑住 梁氏族谱载:“碑住梁氏,明初自东平来郯”。梁氏始祖墓碑载:“梁氏始祖也,前明永乐五年,偕北荐来郯定居”。因村靠含珠山,山坡上有一突起长方形弧石,状如石碑,体前倾,似从山顶下来在此停住,故名碑住。清末,其邻近之新庄、陈官庄并入此村,统称碑住至今。现有1627户、5673口人。

梁庄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8—1487年)赵姓于此建村,始称赵义官庄。梁氏族谱载:“明嘉靖年间,六世祖由碑住迁居赵义官庄”。后以梁姓兴旺,改名为梁家庄,简称为梁庄。现有817户、3200口人。

兰山后屯 据传明初建村,因靠兰山,故名兰山屯。因村处兰山北,故名兰山后屯。现有358户、1201口人。

兰山中屯 据传明初建村。因村处兰山中,故名兰山中屯。现有157户、640口人。

兰山前屯 据传明初建村。因村处兰山中屯南,故名兰山前屯。现有306户、1116口人。

兰山 唐武德四年(612年),曾为兰山县驻地,村以山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府治,复置兰山县,其县名亦以山而得。现有1111户、4175口人。

西永安 相传南宋末期建村。此处原有一座永安寺,现仍存有明万历三年(1575年)重修永安寺的寺碑。村以寺名。后因村庄扩大,以沟为界,分为东西两村,此村位西,改称西永安。现有901户、3353口人。

东永安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见西永安目。因此村居东,故名东永安。现有560户、2140口人。

朱庄 据传元朝(1271—1368年)建村。因邻兰山村,始名小兰山子。朱氏祖墓碑载:“清乾隆已丑(1769年)拔贡……授于平府……”。故以朱姓改名为朱庄。现有520户、2100口人。

小山子 清乾隆年间(1735—1795年),傅姓由涌泉迁此建村。因西靠小山,故名小山子。现有270户、1001口人。

孙盛庄 清朝初期建村,以姓氏得名孙庄。因与本县泉源乡孙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为孙盛庄。现有270户、924口人。

北王庄 相传王姓于明末由薛庄迁此建村。以村中双槐始名双槐树,后以姓氏改称王庄。现存村碑载:“王庄……清乾隆十年立”。因此与县内高峰头镇、郯城镇、红花乡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王庄。现有148户、573口人。

北官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72年)盛姓建村,称盛家庄。后因管姓兴旺,改管官,讹化为官庄。因与本县港上镇、归义乡、花园乡等乡镇的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官庄。现有186户、732口人。

五里桥 1967年,因蒙阴县修建岸堤水库,由蒙阴县旧寨乡郭家上峪迁来部分库区移民于此建村,取名卫东。因与本县红花乡卫东村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处五里河的石桥旁,更名为五里桥。现有30户、103口人。

青石塘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李姓由汤庄迁此建村,以采石为业,时称兴隆庄。后因此处采石年久成塘,故改称青石塘。现有395户、1370口人。

东卜庄 相传隋末卜氏携二子由山西省避乱来此定居,称卜家庄。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姜、刘、丁三姓相继来居。明代以方位改名为东卜庄。现有725户、2612口人。

西卜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刘姓由卜庄(今东卜庄)迁此定居,因村居西,故名西卜庄。现有265户、900口人。

黄店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黄姓在此居住开店,时称黄金店,后简化为黄店。现有162户、582口人。

锦程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焦、耿二姓最先来此荒野居住,得名湖里。因与县内郯城镇、杨集镇等乡镇的湖里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吉祥嘉言更名为锦程。现有240户、991口人。

风渡口 村后风渡岭上原有载“大唐盛世”的唐碑,据此,该村约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因北依风渡岭,南靠涑河渡口,故名风渡口。现有140户、584口人。

廖屋 据廖氏宗谱载,廖氏十三世自廖屯迁此居住,现已传至二十五世。据此,该村约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因此处原是廖姓谷场,并筑有场屋,故得名廖家屋,简化为廖屋。现有160户、634口人。

廖屯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称徐元埠。廖氏族谱载:“廖氏系南都旺族,自永乐迁都燕京,随驾北上至沂郡兰邑徐元埠,垦种田土,遂居焉”。墓碑载:“始祖廖邦宁初居南都应天府,自明三世永乐建都燕京,随驾北上至沂郡南七十里徐元埠,垦种田土,而安居乐业,称为功业军人”。以此改名廖家屯,简化为廖屯。现有580户、2300口人。

杨集镇

杨集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众姓聚居于此,杨姓居多,故称杨家集,简化为杨集。为杨集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770户、3376口人。

北湖头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原以村北有河湾,得名北河头。后因河道淤积为湖坡,故改称北湖头。现有379户、1561口人。

小滩 清朝末期建村,因靠大滩,故名小滩。现有143户、561口人。

大滩 相传秦朝(公元前221—207年)建村。因村居于一大土滩上,故名大滩。现有400户、1657口人。

滩西 该村原与大滩统称大滩。1956年分立成村,以方位称滩西。现有146户、610口人。

南陈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陈姓迁此建村,得名陈家庄,习称陈庄。因与本县十里、归昌等乡镇的陈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陈。现有65户、260口人。

前汪崖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因村处汪崖(今中汪崖)前,故名前汪崖。现有69户、246口人。

中汪崖 明朝末期建村。原以村北有一大汪,得名汪崖。后以方位,改称中汪涯,演化为中汪崖。现有180户、733口人。

后汪崖 清朝初期建村,因位于汪崖(今中汪崖)后,故名后汪崖。现有145户、537口人。

石柱子 相传唐朝初期建村。传说薛仁贵征东时,曾于村西石柱上拴过马,故取名石柱子。现有220户、808口人。

高瓦房 清朝初期,高姓于此落户立村,建有瓦房,得名高瓦房。现有235户、980口人。

南湖里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村。因此处原为一片旷野,取名湖里。因与郯城、褚墩镇的湖里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湖里。现有125户、511口人。

饮马庄 相传唐朝(618—907年)建村。传说村头有一大水汪,薛仁贵征东时,曾于此汪饮马,故村得名饮马汪,后转化为饮马庄。现有260户、1128口人。

范桥 相传唐朝初期建村,以范姓居多,得名范庄。因与本县归昌乡的范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靠石桥,更名为范桥。现有120户、465口人。

房下 清朝初期建村,因处房路西,故得名房下。现有120户、562口人。

房路 相传明朝末期,房姓于此路旁居住,得名房路。现有70户、272口人。

北张 据村史记载,清朝初期,张姓迁此建村,以方位得名北张庄。因与高峰头镇的北张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北张。现有370户、1648口人。

王海子 相传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王姓在此建村,因村近大片沼泽地,故名王海子。现有150户、659口人。

西杨庄 清朝初期建村,原名杨巷子,后以方位改称西杨庄。现有225户、917口人。

西吴庄 相传唐朝初期,吴姓于此建村,称吴庄。后以方位,改称西吴庄。现有170户、675口人。

唐庄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唐姓来此建村,得名唐家庄,简化为唐庄。现有133户、529口人。

李集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李姓从江苏省睢宁县大李集迁此建村,取名李集。现有150户、562口人。

孔圩子 相传唐朝末期建村,原名耿庄。后因孔姓兴旺,村周筑圩,故改名孔圩子。现有230户、1084口人。

大泥湖 清康熙年间(1821—1850年)建村。因此处原是一片涝洼湖,故称大泥湖。现有330户、1518口人。

小泥湖 清朝末期建村,因靠近大泥湖,故名小泥湖。现有80户、330口人。

窦墩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窦姓迁于此处建村,故名窦墩。现有74户、381口人。

南张楼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原名杏花村。后因张姓兴旺,建有楼房,改名张楼。因与本县归昌乡的张楼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张楼。现有240户、849口人。

寺东 相传唐代(618—907年),徐、李、丁等姓于兴隆寺东立村,故名寺东。现有168户、698口人。

南宋庄 相传唐代(618——907年),宋姓于此建村,得名宋庄。因与本县归义、花园、李庄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宋庄。现有150户、682口人。

周塘 相传明朝(1368—1644年)建村。因周姓在此居住,并建有一座庙堂,得名周堂,后转化为周塘。现有136户、560口人。

沟北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原名圈子。因处官集村围沟北沿,改称沟北。现有115户、497口人。

官集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姓氏得名官集。现有632户、2484口人。

沟南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原名周庄。因处官集村围沟南,改称沟南。现有190户、743口人。

刘桥 清朝末期,刘姓来此立村,因村边墨河上有一石桥,得名刘桥。现有70户、295口人。

大张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张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原名张庄,后因村东北建有小张庄,改称大张庄。现有95户、394口人。

程集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以姓氏得名程集。现有493户、2120口人。

吴巷 清朝末期,吴姓由程集迁此定居,统称程集。后形成一巷,分立成村,称吴巷。现有116户、508口人。

南杨庄 清朝初期建村,因杨姓居多,始名杨庄,后以方位改称南杨庄。现有100户、399口人。

十三甲 清朝末期,有十三户人家来此建村,得十三家,后演化为十三甲。现有310户、1260口人。

南吴庄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吴姓于此定居,称吴庄。后以方位,改南吴庄。现有350户、1376口人。

李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李姓由中汪崖迁此建村,得名李庄。现有214户、870口人。

陆庄 相传唐朝建村,以姓氏得名陆庄。现有236户、949口人。

高庙 相传唐朝建村,以姓氏得名高庄。因与本县归昌乡的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中原有一座庙宇,更名为高庙。现有280户、1225口人。

薄庄 清朝中期建村,以姓氏得名薄庄。现有185户、768口人。

尹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尹姓来此建村,得名尹庄。现有240户、1021口人。

刘湾 相传北宋初期建村,因刘姓居多,且村居墨河河湾处,故名刘湾。现有95户、414口人。

梁海子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梁姓于此建村。因村中有一东西沟渠,蜿蜒南流,形成一湾,始名梁家湾。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梁姓族长统领阁族,将沟渠之水引入墨河。取“渠水入河,如龙江海”之意,改名梁家海子,简化为梁海子。现有288户、1148口人。

周楼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周姓于此建楼立村,得名周家楼,简化为周楼。现有145户、640口人。

北杨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杨姓自庄坞迁此建村,得名杨庄。后以方位,改称北杨庄。现有105户、436口人。

丁庄 丁氏墓碑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丁氏始祖迁此建村,取名丁庄。现有190户、825口人。

李四池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李姓从中汪崖迁此建村,以村中有四个水池,得名李四池。现有75户、278口人。

塘崖 明朝末期建村,因村处水塘旁,故称塘涯,后演化为塘崖。现有170户、654口人。

新魏庄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以姓氏得名魏庄。因与本县马头镇魏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新魏庄。现有70户、297口人。

北陈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陈姓来此立村,以方位,称北陈。现有105户、439口人。

张墩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张姓于此建村,因村前有一沙墩,故得名张墩。现有150户、689口人。

乔庄 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村,以姓氏得名乔庄。现有75户、315口人。

小徐家 清朝末期,徐姓人于此落户立村,因村小,得名小徐家。现有170户、784口人。

小张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姓迁此建村,称张庄。后因村小,改称小张庄。现有64户、205口人。

小苏庄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苏姓在此定居,因村小,故称小苏庄。现并入陆庄。

黄山镇

前黄山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徐、朱、陈三姓在此建村,因靠黄山,以方位得名前黄山。1971年后历为公社、乡、镇驻地。现有406户、1389口人。

后黄山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以村处前黄山后,得名后黄山。现有460户、1750口人。

北桃园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此处原为木柞村李姓桃园,故得名桃园。因与庙山镇的桃园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北桃园。现有162户、564口人。

凤凰庄 相传唐永贞元年(805年),苗姓建村称苗儿庄。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毁村,后在原址村北重建,因许姓居多,故改名许家庄,习称许庄。因与本县郯城、高峰头镇的许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吉祥嘉言更名为凤凰庄。现有510户、1738口人。

峰山 据传唐初建村,因靠峰山而得名。现有838户、3024口人。

丁屯 相传唐朝末期建村,原称菊花屯,后因丁姓居多,改名丁家屯,简化为丁屯。现有705户、2219口人。

蒋史汪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77年)建村,因蒋、史二姓居此,得名蒋史庄。后以村中大汪,改称为蒋史汪。现有1410户、4736口人。

柳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此处原是一片柳树行,许姓由王店子(今属临沂市)来此建村,故得名柳行。现有170户、620口人。

木柞 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葛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村民多从事木业,故名木作,后演化为木柞。现有1145户、4215口人。

谢官庄 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谢姓自本县红花埠来此耕种官田,故名谢家官庄,简化为谢官庄。现有710户、2395口人。

安头 据唐贞观年间重修灵源寺碑载,此村建于隋朝(581—618年)。因村处河岸边,得名岸头,后讹化为安头。杜氏宗谱载:“杜氏前明由汊口镇迁来大安村”。以此,该村曾称大安村,后复称安头至今。现有890户、3250口人。

柴口 据传金时(1127—1234年),薛、何、宋三姓来居,原以地处沂河河汊处,得名汊口镇。杜氏宗谱载:“杜氏始祖明初自山西洪洞鹊里黄土崖来郯,后族众日繁,分居新汪、唐桥、重沟三支,至九世祖成谏迁至汊口镇”。清雍正年间,该村杜姓与附近安头村闻姓,因土地纠纷,杜姓砸毁闻姓墓碑,被闻姓告发,判杜姓抄家之罪。官兵误将临沂县之汊口镇杜姓抄家,该村遂改名为柴口镇,简化为柴口。现有579户、2093口人。

老屯 据传明末建村,始称屯里,后因该村较大,建村年代早于附近小村,故习称为老屯。现有378户、1333口人。

蝎子山 谢氏宗谱载:“清乾隆间五世祖自郯南红花埠来蝎子山定居”。以靠蝎子山得名。现有396户、1416口人。

麻湖 据传明成化间,刘姓因原籍武家口毁于洪水,迁此立村。时因此处湖坡大蔴丛生,得名蔴湖,后演化为麻湖。现有401户、1489口人。

栗林 相传元末薛、何二姓来此耕种官田,称官庄。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旺簇杜姓由柴口迁此定居,遂以村后大片栗树林改名栗林。现有430户、1615口人。

山崖 据传明朝中期,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迁此居住,以村处文曲、文昌二山之间,故名山圠。因“圠”字冷僻,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调名山崖。现有200户、760口人。

山西 王氏宗谱载:“王氏始祖明代洪武初年卜居此处”,以村处文曲山西侧,得名西山。因与本县庙山镇的西山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山西。现有198户、726口人。

武村 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武姓自东蔡村迁此居住,故得名武家村,简化为武村。现有67户、249口人。

山前 据传清乾隆初年,王姓由西蔡村迁于文曲山、文昌山南侧建村,故名山前。现有60户、213口人。

西蔡村 王氏宗谱载:“王氏始祖明洪武初由山西洪洞鹊里来居于此”,时因此处野草丛生,得名蔡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以方位改称西蔡村。现有402户、1438口人。

东蔡村 相传明朝中期建村,原以武姓居住于此,称武家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前土地祠碑载:“武家村土地祠,历年未曾塑像,……”。后武姓多数迁出,以村处蔡村(今西蔡村)东,改称东蔡村。现有232户、836口人。

中蔡村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村,原为西蔡村的东场园,因处东、西蔡村之间,故得名中蔡村。现有71户、314口人。

舒官庄 相传唐朝(618—907年)建村。因此处原为官田,始称官庄,后以方位改名北官庄。据清光绪二十六年立舒氏祖墓碑载:“舒氏祖明代迁此”。后又改称舒家官庄,简化为舒官庄。现有181户、690口人。

李官庄 据传建于唐朝(618—907年)。因村近官庄(今舒官庄),亦称官庄。明朝中期,以李姓居多,改称李家官庄,简化为李官庄。现有618户、2410口人。

高峰头镇

店子 相传明朝初期,吴姓于此道旁落户立村,开设坊店,得名店子。为高峰头镇人民政府驻地。现有446户、1765口人。

烟墩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以靠古时烟火墩台,故名烟墩。现有66户、245口人。

贾庄 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贾庄。现有413户、1427口人。

北张庄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张姓迁此建村,得名张庄。后以方位,改称北张庄。现有400户、1396口人。

长疃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此处原为徐姓谷场,故取名场疃,后演化为长疃。现有183户、644口人。

北蔺 蔺氏宗谱载:“明万历年间始祖讳失纪,由即墨来郯”。建村后,称蔺庄。后以方位改称北蔺庄,简化为北蔺。现有304户、1328口人。

盐店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张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始名张庄。后官府于此设盐店,故改称盐店。现有196户、770口人。

李圩子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李姓于此筑圩立村,得名李家圩子,简化为李圩子。现有391户、1443口人。

西曹村 相传南宋时期(1127—1279年)建村,原以曹姓兴旺,得名曹村。后以方位,改称西曹村。现有838户、2845口人。

周岗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周姓迁此土岗上居住,因靠曹村(今西曹村),统称曹村,后分立成村,改称周岗。现有251户、925口人。

王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王姓迁此定居,因近曹村(今西曹村),统称曹村;后以姓氏改名王庄。现有237户、843口人。

蔡圩后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处蔡圩里北,故称蔡圩后。现有141户、528口人。

蔡圩里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姓氏始称蔡村。后因村周筑圩,改名蔡圩子,今称蔡圩里。现有97户、326口人。

于圩子 于氏宗谱载:“于氏祖原居阴骘村,明崇祯十四年分支来此居住”。为防匪患,村筑土圩,故名于圩子。现有325户、1173口人。

江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近曹村,统称曹村。后以姓氏,得名江庄。现有172户、659口人。

魏园 相传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以姓氏称顾园。后魏姓兴旺,改名魏园。现有94户、353口人。

庙后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村处马神庙北,故名庙后。现有137户、542口人。

东曹村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曹姓人于此道旁建村,开店设铺,始名曹家店,后以方位改称东曹村。现有155户、528口人。

关庄 清初,徐姓自山西省应募来此开垦官田,立村后,得名官庄。后演化为关庄。现有176户、649口人。

许圩子 许氏始祖墓碑载:“吾始祖由浙江绍兴府余姚县迁此……明万历二十八年立”。1948年以许姓兴旺,改名许庄。因与本县郯城镇、黄山镇的许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许圩子。现有187户、741口人。

南张庄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以姓氏得名张庄。后以方位,改称南张庄。现有244户、892口人。

葛道口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葛姓于此沭河渡口处立村,故名葛道口。现有172户、604口人。

徐庄 回忆徐氏宗谱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徐姓由大圩沟迁此建村,得名徐庄。现有328户、1246口人。

高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因村居高地,故名高庄。现并入徐庄。

前茅茨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张姓迁此立村,因此处茅草丛生,村民住房多以此草盖顶,且村小于北面茅茨庄,故名小茅茨,后改称前茅茨。现有330户、1194口人。

周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周姓自郯城迁此建村,故名周家庄,简化为周庄。现有110户、380口人。

小麦城 相传明初建村。传说从前此处有姑、嫂二人分居马陵山两侧。嫂在江苏东海县皇姑城,姑于此居住。村以此称小妹城,后演化为小麦城。现有294户、1032口人。

南蔺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蔺姓由蔺庄迁此建村,称小蔺庄。后以方位,改称南蔺庄,简化为南蔺。现人304户、1314口人。

麦坡 相传明末建村。因处马陵山坡,且近小麦城,故名麦坡。现有485户、1667口人。

蒲汪 回忆李氏宗谱载,李姓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迁此建村。因村处蒲草丛生的汪塘旁,故名蒲汪。现有714户、2676口人。

夏庄 清末夏姓人于此建村,得名小夏庄,简化为夏庄。现并入蒲汪。

马场 相传唐朝末期建村。传说从前官府于此设场养马,村以此得名马场。现有134户、479口人。

解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解庄。后因村庄扩大,分为后解庄、前解庄。现有649户、2563口人。

新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原以村靠藕汪边,得名藕汪涯。后改名新庄。现统称解庄。

梁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72年)梁姓迁此落户立村,故名梁庄。现统称解庄。

孙庄 清朝中期建村,原名郭庄。后孙姓兴旺,改称孙庄。现统称解庄。

侯庄 清朝末期侯姓迁此建村,故名侯庄现统称解庄。

后园 清朝末期建村。原以村周植有枸橘树,得名枸园。后以方位,改称后园。现统称解庄。

油坊 清朝末期建村。因解姓人在此开设油坊,得名油坊。现统称解庄。

胡井 相传明初建村,原称李家井。后因胡姓兴旺,改名胡村。因与本县胜利乡胡村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胡井。现有361户、1340口人。

前高峰头 回忆侯氏族谱序载,侯姓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迁此建村,以吉祥意,取名高凤头,转音为高峰头。后以方位,改称前高峰头。现有881户、3192口人。

阴村 相传东汉末期建村。原以积阴德之意,取名阴骘村,简化为阴村。后随村庄扩大,1953年后,分为民主、新华、中心、前进、联合、5村。现有1158户、4872口人。

后高峰头 相传明万历末年建村。因村处前高峰头后,故名后高峰头。现有608户、2090口人。

陵江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以杜姓居多,取名杜庄。因与本县重坊镇的杜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陵江河,更名为陵江。现有132户、453口人。

爱国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原以侯姓居多,得名侯庄。1953年取热爱祖国之意,改称爱国。现有229户、965口人。

庙山镇

马站 据传该村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以前曾于此设铺(即邮亭),传递公文的人,在此歇马休息,故名马站。1960年后为公社、乡镇驻地。现有260户、1005口人。

立朝 《民国·临沂县志》载:“宋,力邵镇,今治东南五十里,音转力朝”。村西出土明崇祯重修寿圣院残碑载:“辽金侵我……”。清康熙二十年五次重修杨氏族谱载:“杨氏族谱始立元代,……我杨氏宗族散处庄坞头、力朝……”。据此,该村当建于唐代(618—907年)。宋代称力邵镇,后音转力朝,今转化为立朝。现有1048户、4267口人。

薛庄 杨氏谱族居图载:“我杨氏元代自庄坞头徙来薛家庄居住”。据传,西晋年间(265—316年),薛姓人于此立村,以姓氏得名薛家庄,简化为薛庄。现有1118户、4205口人。

山北头 据现存明嘉靖七年(1528年)崇氏六世孙立崇氏始祖墓碑推知,该村约建于元末。始由崇姓迁来庙山北坡定居,后杨氏自立朝村相继迁此,扩展成村,得名山北头。现有326户、1257口人。

新庄 据明嘉靖元年募建山南头关帝庙碑所载施主名单中,有新庄朱姓多人。以此该村约建于明朝初期,因立村晚于邻近诸村,得名新庄。现有283户、1173口人。

山南头 村中存有明嘉靖元年建关帝庙遗址。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孙、李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靠庙山,始称庙山。后以所处方位,改名山南头。现有769户、2865口人。

刘埠村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刘、卜二姓迁此建村,时称刘卜村。卜氏谱碑载:“卜氏始祖……清道光二十一年由沂水西夏庄迁此,延嗣后代……”。后刘姓兴旺,改名刘埠村。现有471户、1818口人。

后海沿 于氏墓碑载:“于氏源祖明朝万历元年来此定村安居,延宗后嗣……”。因处海沿(今前海沿),故名后海沿。现有214户、908口人。

前海沿 据传,从前此处有一喷泉,泉水旺盛,人们认为该泉水通东海,故称此泉为海眼。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张姓迁来建村,村以泉名,后演化为海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以方位改称前海沿。现有256户、1013口人。

大店 此处原有明洪武年间所建火神庙一座,正殿规模较大。赵、王等姓于此立村,取名大殿。后因村处古道旁,赵姓在村中经营店铺,生意兴隆,改村名为大店。现有416户、1625口人。

黄滩 黄氏族谱载:“一世祖明朝洪武间,自山西移民至此”,得名黄家村,习称黄村。因与本县新村乡黄村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处滩地,更名为黄滩。现有266户、917口人。

吕村 据传该 村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吕姓人由山西省洪洞县徙居于此,故得名吕家村,简化为吕村。现有390户、1560口人。

石桥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仇姓人由仇村迁此处石桥旁居住,后发展成村,故名石桥。现有145户、480口人。

仇村 仇氏族谱载:“仇氏始祖康熙元年,由郯地之南仇家圩子迁此定居”建村,故名仇家村,简化为仇村。现有220户、844口人。

岳庄 残存村碑载:“大清康熙,岳氏首来此处安居……故岳家庄,以姓氏而名……圣朝康熙三十六年立”。今简化为岳庄。现有116户、406口人。

宋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宋、李二姓在此处各立一村,称宋家庄、小李庄。后村庄扩大,合为一村,以宋姓居多,统称宋家庄,简化为宋庄。现有220户、621口人。

陈桥 据1948年村内出土文物(明代瓷花碗,今仍存)鉴定,该村当建于明,以陈姓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陈家庄,习称陈庄。因与本县杨集、十里、归昌乡的陈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头石桥,更名为陈桥。现有259户、998口人。

邵河 邵氏族谱载:“邵氏始祖,清顺治年间,由褚墩迁此定居”建村,取名邵家庄,习称邵庄。因与本县港上镇的邵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近白马河,更名为邵河。现有112户、399口人。

新城 该村历史悠久,1972年出土了宋代铜币、铜盔等物;1973年又出土了汉代的铜箭、铜头、布纹瓦片和残砖;1979年出土了汉代的铁犁尖。据此,该村至迟为汉代所建。《民国·临沂县志》载:“利城作新城,时曹操擒吕布以青徐属藏霸。今遗址颇钜,意霸所扩,故当时亦号新城”。新城由此得名,沿称至今。现有366户、1439口人。

城东 杨氏宗谱载:“吾族原琅琊,明嘉靖元年,先祖迁至新城东,延宗后嗣……”。因村居新城东侧,故名城东。现有326户、1186口人。

城前 于氏残墓碑载:“于氏始祖□□□,……宋大观四年立”。以此该村约建于北宋中期,始称于家村。后以村居新城南,得名南城,后改称城前。现有427户、1675口人。

马庄 马氏宗谱载:“马氏始祖,明末由马港口迁此定居”建村,故名马家庄,简化为马庄。现有122户、455口人。

前林 据残存明崇祯元年立村碑载,此村建于明嘉靖年间,时以村靠前林寺侧,取名前林寺。清雍正初年,寺僧不法,寺庙废除,遂改村名为前林。现有346户、1339口人。

后林 该村原属前林寺村,因处前林寺北,曾称庙后。清雍正初年,改名后林。现有160户、519口人。

莎草汪 据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建村。始由王姓来此定居;仇、黄、阚三姓相继迁此。因村前汪塘周围莎草丛生,故名莎草汪。现有134户、530口人。

桃园 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张、潘二姓始居于此,后夏姓自临沂县夏家村迁此落户。因村居桃园旁,故名桃园。现有213户、864口人。

潘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潘姓人由山西省迁此立村,故名潘家庄,简化为潘庄。现有156户、525口人。

西三里汪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三位朱姓老人携子在此居住,始称三老庄。后以村东有一汪,众称之为“三里汪”,村遂改称西三里汪。现有262户、1017口人。

岭北头 清朝初期建村。时有傅、顾二姓人自山西省洪洞县迁于此处大埠岭北面居住,故称岭北头。现有586户、2273口人。

大埠 据村中明万历元年重修玄武庙碑推知,此村当建于明初。因靠大埠岭,故名大埠。现有484户、1822口人。

茶安 据传此处原有一座观音庵,庵内尼僧常于路旁施舍茶水,路人称之为茶庵。明嘉靖年间,颜姓于庵旁立村,亦名茶庵,后转化为茶安。现有212户、781口人。

于庄 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于姓由城前迁此建村,始名小于家庄,后称于家庄,简化为于庄。现有148户、490口人。

小高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高姓由江苏省东海县高山子迁此定居,因东靠大高庄,故名小高庄。现有102户、377口人。

港上镇

港上 相传唐末建村,原名大庵村。明洪武年间,因发洪水,此处冲有多条与沂河相通的水沟,故改称塂上。因“塂”系冷僻字,1982年,在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改为“港上”。1948年后,历为区、社、乡、镇驻地。现有2075户、8024口人。

樊埝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樊姓于此沂河堰边建村,得名樊堰,后演化为樊埝。后因村扩大,分为前埝、后埝。现有994户、3500口人。

刘桥村 相传明朝末期,刘姓由马头迁居此处落户立村,得名刘家庄,习称刘庄。因与本县马头、沙墩、大尚庄等乡镇的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邻傅桥村、王桥村,更名为刘桥村。现有207户、684口人。

傅桥村 相传明朝末期,傅姓迁此建村,因靠张杨桥村(今王桥村),故名傅桥村。现有380户、1337口人。

王桥村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张、杨二姓迁此居住建村,以村东古石桥,得名张杨桥村。清康熙年间,王姓兴旺,改称王 桥村。现有846户、3651口人。

颜湖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颜姓自芦柞(今属苍山县)迁此定居,因靠采莲湖,取名颜家湖,简化为颜湖。现有290户、926口人。

停庙 据传元朝末期建村,原称明村(含义不详)。后与相邻之绿庄、小庄并为一村,取名三合庄。传说,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路经此处,曾停车辇游览采莲湖,后建停车庙一座。故村改称停车庙,简化为停庙。现有725户、2919口人。

姜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倪、王二姓在此相邻建村,称倪庄、王庄。姜氏族谱载:“溯我姜氏远祖,原籍山西,业奠洪洞,明永乐末年,东迁郯城三合庄(今停庙)。清朝乾隆中叶,西挪沂南,呼姜庄”。因倪、王、姜三村靠近,后并为一村,以姜姓人口居多,统称姜庄。现有629户、2218口人。

蔡官庄 据此处出土的五铢钱和观音庙汉钟等文物鉴定,该村约建于汉朝,原称于官庄。明末蔡姓由江苏省宿迁县迁此居住,后于姓渐衰 ,蔡姓兴旺,改名蔡官庄,习称官庄。因与本县褚墩、归义、花园等乡镇的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恢复原名蔡官庄。现有560户、2118口人。

珩头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董、米、梁等姓于此处土岭上建村,始称岗头(方言音读作炕头),后转化为珩头。现有1442户、5352口人。

朗里 回忆村东兴隆寺碑载:“此乃王朗故里也”。村东北隅有三国魏文帝时御史大夫王朗之墓。据此,该村最迟当建于三国时期(220—265年),以王朗故里,得名朗里。现有655户、2459口人。

徐圩子 据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徐姓迁此筑圩定居,得名徐圩子。现有535户、1888口人。

邵庄 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以姓氏得名姬庄。据邵氏族谱载,清康熙年间,邵姓自山西洪洞县来姬庄。后因邵姓兴旺,改名邵家庄,简化为邵庄。现有882户、3263口人。

向阳 1967年,因修岸堤水库,蒙阴县桃虚公社苏家后大队部分村民迁此建村,以吉祥意,取名向阳。现有141户、462口人。

小李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李姓来此建村。因村小,以姓氏得名小李庄。现并入港上二村。

沙墩镇

沙墩 李氏族谱载:“李氏始祖讳磷自明洪武二年由陇西迁此”建村,时称金墩太黄庄。为避皇帝讳,改名堆金店。清雍正八年(1730年),该村毁于水患,后于原村西大沙墩处建村,故改称沙墩。1975年后历为公社、乡镇驻地。现有608户、2550口人。

株柏 据传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庞、何、李三姓相继迁来建村,因村东路旁有株古柏,故称株柏村。张氏族谱载:“余为南邳四户村旧族,于明洪武初年,始祖讳幹迁入山左,卜居琅琊郡南,沂左东岸株柏村”。村濒沂河,虽河床东移,村址逐年东迁,但名称仍旧。现有1189户、4588口人。

前陈埠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陈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居住,因处白马河上游之岭地,故称陈家埠。据明天启六年立王氏墓碑载,王氏于明嘉靖年间迁此。1918年(民国7年)村筑围墙,曾称老围子。1956年以方位改名前陈埠。现有257户、850口人。

马陈埠 1919年(民国8年)马姓自陈家埠(今前陈埠)迁于村北居住,始名马围子。1956年改称马陈埠。现有510户、1890口人。

后陈埠 据残存明代立赵氏祖墓碑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赵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位于前陈埠、马陈埠北,故称后陈埠。现有300户、990口人。

中陈埠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陈埠目。该村居后陈埠、前陈埠之间,故名中陈埠。现有126户、470口人。

东风岭 据残存明万历年间重修关帝庙碑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此岭上建有一座关王庙,陈姓迁此居住,始名关王庙。1966年改名东风岭。现有180户、641口人。

尚庄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宗姓来此定居,因该处有大片树林,始称宗家林。后王、居、杨诸姓,相继迁于宗家林北居住,取名上庄。周氏增修谱序载:“我周氏元居洪洞,明徙山左卜宅济南府长清县鹊里店”。周氏支谱又载:“明成化六年始祖讳泰迁居沂南上庄”。约在清朝中期,宗家林、上庄扩展成一村,统称上庄,后演变为尚庄。现有1098户、3729口人。

子房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韩姓人于土山南坡定居垦荒,人们称之为韩漫山。后高尧寺(今苍山县高尧)僧张子房,法名佛光又迁来此山,夙志建庙,经累年集资,终于建成一座关王庙。后来管、张、石、李、郭等姓相继迁来居住,扩展成村,以僧人之名而称子房,沿用至今。现有420户、1660口人。

官庄 据传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于此设置官田,募民耕种,张姓来此定居垦荒,取名官庄。现有206户、822口人。

后宅 相传明洪年间(1368—1398年),金姓在此定居,称金家宅。后金姓迁出,马家佃户在此落户立村,得名马家宅。清雍正八年(1730年),原村毁于水患,后分建为前、后马宅,此村居北,故名后马宅,简化为后宅。现有428户、1628口人。

前宅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宅目。因该村居前,故名前马宅,简化为前宅。现有191户、750口人。

前流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张姓从山西省洪洞县来此岭前立村,以永久留居于此之意,取名前留。后演化为前流。现有200户、802口人。

黄岭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黄姓在此处岭上建村,原称黄家庄,后改名黄家岭,今简化为黄岭。现有270户、884口人。

蒋庄 杨氏宗谱载:“弘农杨氏,明洪武迁民,调集至山西洪洞,或居海州……。庄烈帝时由柳沟分支徙居蒋家庄”。杨氏祖茔谱碑载:“公行一,讳失纪……居马陵山右柳沟村,后迁于金鸡岭之左双石峰下,卜筑定居蒋家庄”。据此,该村当为蒋氏于明初所立,以姓氏得名蒋家庄,简化为蒋庄。现有220户、1030口人。

沟上 村内建有清真寺,为县内回民聚居地之一。回忆刘氏祖茔碑载,该村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刘姓原居子房村西,土山西南河边上。后因沂河决口,村被冲毁,迁居于沟东,取以东为上意,命名沟上村,简化为沟上。现有290户、1739口人。

张场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姓于此设置场园,后扩展成村,得名张家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杨氏自杨楼迁来此村,村名仍旧,简化为张场。现有172户、669口人。

刘场 村旁土地庙碑载:“刘庄土地正神……万历拾肆年发次丙戌立”。据此,该村当早于明万历年间建村。以姓氏得名刘家庄,简称刘庄。因与本县大尚庄、港上、马头等乡镇的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近张场,更名为刘场。现有335户、1383口人。

黄庄 相传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建村。原以沟边开店,得名铺子沟。后黄姓从黄楼迁此定居,因其系官宦后裔,改称黄家庄,简化为黄庄。现有223户、651口人。

后墩 村头桥碑载:“永忆斯年,修凤凰墩桥……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谷旦”。据传明洪武初年,魏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时称全义大庄。清初以村居于状如凤凰的土墩上,改名凤凰墩。清雍正八年(1730年)原村毁于洪水,后分立前、后墩二村。该村居后,故名后墩。现有229户、918口人。

前墩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墩目。因此村居前,故得名前墩。现有148户、896口人。

乱墩 张姓自株柏来居,迄今二十世;王姓由蔡村迁此,迄今十九世。据此该村约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取拦住“凤凰”意,命名拦墩,后讹化为乱墩。现有105户、510口人。

大塘 回忆村内重修泰安奶奶庙碑载,此庙建于唐初。明万历间、清乾隆间曾重修。碑文中有“古塘村奶奶庙……”。据此该村当建于隋朝。相传村西有一古老的大汪塘,故称古塘村,后以附近另立小塘村,此村改称大塘。现有207户、815口人。

小塘 据传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陈、魏等姓人相继迁此定居,因靠近大塘,取名小塘。现有404户、1674口人。

黄楼 据传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黄姓官宦建楼隐居,故名黄家楼,简化为黄楼。现有177户、820口人。

潘围子 该村原属黄楼,1960年单独立村,以潘姓居多,取名潘围子。现有222户、365口人。

华埠 村南汉墓中出土的八楞碑载:“建宁三年庚戍三月甲寅成”。另有出土的汉代遗物五铢钱、刀、剑、茅等。据此,该村约建于东汉前期。始以华姓定居于沂河东岸土岭处,称华埠。后虽有吕、胡、冯、滕诸姓相继来此居住,村名仍称华埠。现有1574户、6338口人。

大官庄 重修三教堂庙碑载:“重修三教堂记……沂南村大官庄。……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孟秋谷旦”。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秦、黄二姓自山西洪洞迁此立村,取名大古庄。后陶、莫、朱诸姓相继迁此,且均系清代官宦世家,故改村名为大官庄。现有603户、2018口人。

赵屋 此处原为中陈埠赵姓场园。回忆赵氏族谱载,清乾隆三年(1738年),赵姓分支迁此建村,故名赵家屋,简化为赵屋。现有80户、293口人。

花马屯 刘姓八世后裔立始祖墓碑载:“始祖……大清道光五年乙酉季春谷旦”。以此,刘姓当在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迁来花马屯居住。另传说,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薛仁贵东征,于此养马屯粮,白姓来此立村后,得名花马屯。后因以马名村不雅,曾更名为花木屯,但仍惯称花马屯至今。现有351户、1363口人。

胜利乡

胜利村 此处原为刘港口村刘姓的谷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刘姓分支来此立村,得名刘家场,习称刘场。1948年解放,为庆祝胜利,改名胜利村。1960年后成为公社、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305户、1249口人。

北刘宅子 杨氏族谱载:“……杨氏十二世汝俊官拜侍卫”。清康熙年间(1662—172年)杨氏侍卫于此建待卫府,后迁往柞城,其府宅由其妻侄刘姓居住,故名刘宅子。因于本乡南部刘宅子重名,1958年以方位改称北刘宅子。现有170户、670口人。

核桃园 杨氏族谱载:“十四世祖自杨家园迁此”,现已至二十二世。据此,该村约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因村处核桃园旁,故称核桃园。现有73户、291口人。

贸易庄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村。刘、杨、于、潘、田等姓聚居于此,借沂河水运之便,村民多以经商为业,故得名贸易庄。现有244户、977口人。

北新汪 郑氏宗谱载:“始祖明洪武初年,自山西大同府长清县野雀窝迁此”建村。原以村北有雁汪,得名雁汪,后演化为新汪。继以方位,改名为北新汪。现有531户、2321口人。

南新汪 杜氏族谱载:“明正德十六年始祖由山西洪洞鹊里迁此”建村,因村居新汪(今北新汪)南,取名南新汪。现有1212户、4771口人。

前房庄 王氏族谱载:“始祖明洪武初由山右来郯邑房邵庄”。杜氏宗谱载:“明万历八年六世祖讳江迁居房邵庄”。元初,房、邵二姓来此立村,故名房邵庄。后因村庄扩大,分为前、后房邵庄,该村居前,故称前房邵庄,后简化为前房庄。现有703户、2603口人。

后房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前房庄目。因此村居后,故名后房庄。现有399户、1702口人。

高台子 杨氏族谱载:“十三世祖芳后从庄坞河西迁此”,现已传至二十四世。据此,该村约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因村处高地,故名高台子。现有152户、600口人。

老南庄 杨氏族谱载,十四世族蕃,明崇祯自杨家园(今属苍山县)迁此建村,原称碾庄。后因此村早建于北面邻村,故被称为老南庄。现有287户、1049口人。

白果树 杨氏族谱载,十四世族蕃,清雍正自杨家园(今属苍山县)迁此建村。因此处原有两株古白果(银杏)树,故名白果树。现有124户、486口人。

杜圩子 杜氏宗谱载:“七世祖襄谟任肥城县训导”。《乾隆·郯城县志》载:“杜襄谟新汪社人,康熙十八年贡任肥城县训导”。在其任职期间,由南新汪迁此立村筑圩,故名杜圩子。现有203户、752口人。

大池头 杨氏宗谱载:“明永乐十四世祖自杨家园迁此安居”。村史记载,元代于、刘二姓在此分立于庄、刘巷二村,杨姓来居后并为一村。以村处武河湾水流冲刷形成的大池旁,得名大池头。现有576户、2216口人。

周贾庄 周氏祠堂残碑载:“义家堂记……明万历三十五年岁次丁未立”。据此,约于明初建村,以姓氏得名周庄。因与本县高峰头、花园等乡镇的周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为周贾庄。现有443户、1807口人。

贾湾 据传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贾姓于此河湾处定居,故名贾湾。现有146户、492口人。

赵楼 回忆西赵楼(今属苍山县)庙碑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时因赵姓于武河两岸各建一楼,此楼居东,故名东赵楼。后因西赵楼划属苍山县,该村改称赵楼。现有155户、586口人。

葛沟 此处原为鲍村禚姓场园,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葛姓迁此居住,扩展成村,得名葛庄。因与本县郯城镇葛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黄泥沟更名为葛沟。现有142户、600口人。

张塘 杜氏支谱载:“六世祖润明万历八年迁此”,张姓同时来居,以张姓居多,故名张庄。因与本县归义乡张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内有一大汪塘,更名为张塘。现355户、1416口人。

渡村 回忆监工碑载,清乾隆二十六年,此处建桥时立村,以碑得名监工庄。后以村处渡口,改称渡村。现有158户、587口人。

三合庄 据传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此处建有颜庄、叶场、东南场三个村。后合并为一村,故称三合庄。现有295户、1081口人。

南刘宅子 回忆明万历四十六年重修落阳桥碑载,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原称池桥口。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刘姓自马头迁此建宅,易名刘宅子。1958年以方位改称南刘宅子。现有493户、2015口人。

徐蒲坦 徐氏宗谱载:“吾徐氏始祖明嘉靖自芦塘迁此安居”。以此地有多处汪塘,遍生蒲草,取名蒲坦,后冠以姓氏,改称徐蒲坦。现有607户、2391口人。

吴蒲坦 吴氏祠堂碑载:“明嘉靖年间,吴氏来此……”立村。因村靠徐蒲坦,故名吴蒲坦。现有269户、1189口人。

沈村 沈姓宗谱载:“沈氏始祖……明洪武初来此”定居,故名沈村。现有123户、460口人。

胡村 村内现有观音阁遗址,残存庙碑载:“观音堂记……大清乾隆四年立”。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以胡姓居多,得名胡村。现有728户、3038口人。

田窑 据田氏宗谱载:“洪武元年,始祖秀实迁此,以烧制陶器为业……”,故名田窑。现有580户、2534口人。

高大 颜氏族谱载,二十六世从芦柞(今属苍山县)迁此定居,现已传至五十七世,据此该村约建于南宋末期。因此处原有一座古牌坊,以牌坊之高大,得名高大。现有670户、2719口人。

果园 田氏宗谱载:“明正统间,吾田姓五世分支,自田窑来此立村”。原以此地有多处果园,每当春和景明,繁花盛开,得名花园。因与本县花园乡花园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果园。现有568户、2213口人。

沙窝 杜氏宗谱载:“明万历八年七世祖灌迁此”建村,原称杜家庄。清雍正年间沂河决口,村被冲毁,后移建于大水冲积的沙滩上,故改名沙窝。现有548户、2245口人。

姚园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此处原为姚姓场园,故名姚园。现并入胜利村。

新村乡

新村 据村旁官竹寺碑载:“唐朝武德右府参军尉迟敬德重修官竹寺”。据此,该村约建于隋朝(581—618年),始称官竹寺。后因村靠沂河岸,洪水冲刷,河床东移,迁此重新建村,故改称新村。1984年4月为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2074户、8041口人。

炉上 据传唐朝(618—907年)建村。因村人多设烘炉,锻打铁器,故名炉上。现有256户、1121口人。

西滩头 据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村处沙滩旁,原称滩头,后以方位改名西滩头 。现有307户、1396口人。

东滩头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因位于西滩头东,故名东滩头。现有290户、1242口人。

王滩头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王姓迁此建村,得名王家庄,习称王庄。因与本县高峰头、郯城、红花、泉源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近东滩头,更名为王滩头。现有128户、750口人。

郝庄 据传该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郝姓居多,故名郝庄。现有221户、950口人。

黄村 据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建村。原名东孙埠。清初,黄姓兴旺,改称黄村。现有632户、2752口人。

卢庄 相传南宋末期建村。以姓氏得名卢庄。现有164户、703口人。

孙庄 据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孙姓从孙埠村迁此建村,得名孙庄。现与卢庄并为一行政村。

埝东 田氏族谱载:“田氏原籍北京顺天府香河县苍头村,明洪武三年,始祖讳秀石迁居郯西沂左立村”。因处沂河埝里,始名堰圈。1950年新筑沂河堰堤,村迁至堰东重建,遂改称堰东,演化为埝东。现有709户、2830口人。

西鲍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因鲍姓居多,得名鲍村。后以方位分为西鲍村、中鲍村、东鲍村。因该村居西,故称西鲍村。现有260户、1016口人。

中鲍村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鲍村目。此村居中,故名中鲍村。现有160户、898口人。

东鲍村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鲍村目。此村居东,故名东鲍村。现有180户、749口人。

沈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沈姓从江苏省东海县迁此建村,此处原为一片荒野,荆棘丛生,始名葛针园。后以姓氏,改称沈庄。现有110户、460口人。

赵林 相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戴姓迁此落户立村,以村东石桥,始名戴桥。1668年郯城大地震后,赵姓兴旺,建有楼房,改称赵家楼,习称赵楼。因与本县胜利乡赵楼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其植树造林成绩显著,更名为赵林。现有430户、1797口人。

孙埠村 据传该村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原以靠近官竹寺,得名官竹村。后因村处沂河埝东小土岭上,以姓氏改名孙埠村。现有630户、2547口人。

小王庄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小,故名小王庄。现有113户、451口人。

于村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于姓从江苏省邳州于家道口迁此建村,故名于村。现有250户、945口人。

颜庙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原名小寺村。后因颜姓兴旺,重修村东玉皇庙,故改称颜庙。现有245户、840口人。

丁沟 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因此处有一丁字形水沟,得名丁字沟,简化为丁沟。现有1269户、5010口人。

花园乡

花园 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李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原以杏树较多,取名杏花园,后简化为花园。1975年后为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397户、1470口人。

冷庙 据传春秋时代建村,村名不详。据庙碑载:“唐贞观建冷雨庙”。村以庙名,习称冷 庙。1962年续宋氏族谱载:“始祖明初来郯定居,迄今已有六百年矣”。现有562户、2250口人。

徐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徐姓从邵庄(原名姬庄,今属港上镇)迁此定居,得名徐家庄,简化为徐庄。现有441户、1684口人。

俩墩 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因处二郎庙旁的土墩上,故得名二郎墩,习称二墩,后转化为俩墩。现有182户、716口人。

李村 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以村处黄土墩上,故得名黄墩。因与本县高册乡黄墩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为李村。现有186户、750口人。

田哨 相传该村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原以姓氏称郭家村。宋末,此村设过哨所,改称哨里。明嘉靖年间,田、李两姓迁入,又称田李哨,后因田姓兴旺,改名田哨。现有660户、2720口人。

张哨 据传北宋中期建村,原称郭周村。宋末,此村曾设过哨所,因处 哨里(今田哨)前,得名前哨。明嘉靖年间,孟姓迁入,改称孟哨。清光绪年间,张姓来居,称张孟哨,后简化为张哨。现有490户、2120口人。

宋窑 据传该村建于秦朝,原名孙贾庄。明嘉靖年间,宋姓迁入,多以烧制陶器为业,故改称宋家窑,简化为宋窑。现有801户、2893口人。

西北湾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宋、许两姓在冷村西北角的白马湾处居住,得名西北湾。现有145户、646口人。

冷村 据传南宋初期建村。以姓氏得名冷村,沿用至今。现有179户、765口人。

西于庄 该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时有翟、谢二姓在此居住,称翟谢庄。清嘉庆年间,于姓兴旺,改名于家庄,简化为于庄。后以方位改称西于庄。现有391户、1530口人。

临河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村。因周姓居多,故名周家庄,习称周庄。因与本县高峰头、胜利乡的周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靠近白马河更名为临河。现有180户、766口人。

顾庄 该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以姓氏得名顾庄。现有62户、217口人。

北沟崖 清末建村。以村处大沟北沿,始称北沟沿,后演化为北沟崖。现有85户、317口人。

南沟崖 该村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因村处大沟南沿,得名南沟沿,后转化为南沟崖。现有132户、475口人。

颜庄 据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村。以姓氏得名颜家庄,简化为颜庄。现有235户、973口人。

广集 相传唐朝中期建村。原称广亮集,后简化为广集。现有210户、890口人。

捷庄 据传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建村。时以此村南北狭长,分三截,得名三截庄。后转化为捷庄。现有1341户、5530口人。

大拐 窦氏族谱载:“始祖窦氏良秀,号光被,太学大夫,生于清乾隆七年,卒于嘉庆二十一年,墓在大桥拐西”。据此,该村当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此处原有两条水沟,均建有桥,因村处桥北水沟拐弯处,得名大桥拐,简化为大拐。现有135户、510口人。

西宋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该处原是南涝沟窦姓谷场,众姓佃户聚居于此,因宋姓较多,得名宋家庄,习称宋庄。因与本县杨集、归义、李庄、马头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西宋庄。现有300户、1289口人。

刘湖 刘氏族谱载:“祖居沛县,明正德间迁郯,落业白溪畔”。传说村西有一原称大鸭湖的洼地,刘姓于此居住,得名刘家湖,简化为刘湖。现有384户、1494口人。

北涝沟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望族河北清河其源,奔走于齐鲁间一十七载,丁巳春移郯邑。四世祖白溪公,正德进士,授知县,行取屡迁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督,生于成化壬寅年,卒于嘉靖乙卯年,享年七十四年”。又载:“祖讳中丞公(督堂景华)子七人分七支住涝沟,以北字代之标曰:北涝沟。处士公子五人分支住涝沟南,以南字代之标曰:南涝沟”。据此,该村至迟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因处白马河旁,地势低洼,始名涝沟,后以方位改称北涝沟。现有650户、2445口人。

南涝沟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北涝沟目。此村约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以方位取名南涝沟。现有1190户、4620口人。

中狼湖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此处原为一片旷野,杂草丛生,野生动物常出没于此,众称之狼湖。村以此得名,后以方位,称中狼湖。现有145户、633口人。

后狼湖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村居狼湖(今中狼湖)后,始名后圩子,后改称后狼湖。现有157户、610口人。

前狼湖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因靠狼湖(今中狼湖)前,故得名前狼湖。现有150户、586口人。

小丁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丁姓迁此建村(迄今传至十四世),得名丁庄。因与本县杨集镇的丁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小丁庄。现有90户、365口人。

何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李姓从蒲汪迁此建村,故名李庄。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何姓兴旺,改名何庄。现有75户、288口人。

荒界子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李姓从北湖头(今属杨集镇)来此立村。此处原为大片荒地,众称老荒界子,村以此得名荒界子。现有135户、530口人。

新马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马姓迁此立村,得名马家庄,习称马庄。因与本县庙山镇的马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新马庄。现有209户、780口人。

冯庄 冯氏墓碑载:“显考冯太公墓,康熙四十年立”。据此,该村应建于顺治年间(1644—1661年)。以姓氏得名冯家庄,简化为冯庄。现有246户、921口人。

秦庄 据村南汉墓(秦墩)及出土的大泉五十古钱等文物考证,该村约建于西汉年间(公元前206—公元24年)。以秦姓得名秦家庄,简化为秦庄。现有255户、1011口人。

口子园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建村,原名龙潭池。因村近白马河支流入口处,北有一片桃树园,改称口子园。现有120户、538口人。

南官庄 据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曾孙陈启瑞所立陈氏谱碑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陈姓由邳州小河村迁此立村,以此处原为官田,得名官庄。因与本县港上、归义、十里、沙墩等乡镇的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南官庄。现有250户、947口人。

小官庄 1913年(民国2年),官庄(今南官庄)部分居住,得名小官庄。现与南官庄全并为一行政村。

大埠子 明末,张、邓、薛三姓迁此落户立村。因村居土岭顶子上,得名大埠子。现有523户、2085口人。

高册乡

小马头 据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葛、宋、晁、刘等姓于义地旁立村,原名七林村。后被洪水淹没,村民迁至原址东白马河道口处定居,因较附近码头小,故改称小码头,简化为小马头。为高册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561户、2361口人。

新河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原以何姓于此居住,得名何庄。因与本县花园乡的何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处新挖的围带河西旁,更名为新河。现有140户、533口人。

赵庄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赵姓迁此建村,得名赵庄。现有452户、1785口人。

张园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张姓迁此落户立村,以村旁菜园较多,得名张园。现有140户、570口人。

西高册 (“册”方言读chai,下同)据传该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周姓在此居住,紧靠凌高册,取名周高册。1958年划分为西高册。现有165户、603口人。

中高册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高册目。该村居中,故名中高册。现有190户、717口人。

主高册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高册目。该村以姓氏,取名主高册。现以方位,亦称东高册。现有179户、722口人。

凌高册 据村内现存蛟龙碑残碑载:“昔宋祖姬,侍女杀,卒”。该村约建于北宋。因此地有10余处隆起高地,白马河流经于此,如一条穿书之线,将诸高地穿连在一起,取其高地穿连成册之意,故名高册。另传说从前此处近海,居住高册父女俩,以捕鱼为生。一日,高册下海捕鱼,遇风暴死于海中。遂后其女终日海边寻父,边哭边以瓢舀水,意欲舀干海水,得其父尸。结果感动了龙王,将其父尸浮出。其女葬于此,建村得名高册。后因凌姓兴旺,更名凌高册。现有452户、1619口人。

二郎 相传该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村。倪姓在此居住,时称倪家庄,因村处凌高册东北,又称上高册。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后,重建于旧址西南二郎庙侧,改名二郎庙,简化为二郎。现有230户、853人。

黄墩 村内曾出土汉砖、陶器、烧焦的谷物等。据此该村约建于汉代。据传该村原有一土墩,黄姓于此居住,故名黄墩。吴氏宗谱载:“我吴氏祖公讳献爵,东冶庄人,清康熙□□年迁居黄墩。现有168户、674口人。

万高册 据传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以万姓居多,得名万庄。后因邻近张高册,改称万高册。现有170户、709口人。

张高册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张姓在此定居,因靠凌高册较近,得名张高册。现有310户、1398口人。

陈高册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以姓氏得名陈庄。后因邻近凌高册,改称陈高册。现有250户、1029口人。

仇高册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仇姓人于张高册东旁居住,时称张高册。后分立成村,以姓得名仇高册。现有320户、1389口人。

双槐树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此处系通往郯城、邳县、宿迁、东海、临沂等地的交通要道,马姓自郯城迁此,经营茶饭为生。后侯姓又从本县前高峰头迁来定居,扩展成村。因村内有一同根双干之古槐,故取名双槐树。现有72户、229口人。

黄圩子 黄氏宗谱载:“清乾隆十八年黄氏自本县黄楼迁此居住”。因防贼乱,村周围筑起土圩子,故名黄圩子。现有165户、667口人。

房 后 洪氏始祖墓碑载:“始祖来郯近五百年矣……清道光二十五年立”。据此该村约建于明初,原名长集。后因此处有一土岭,俗称房顶岭,村处此岭后,故改称房后。现有561户、2361口人。

房前 孙氏宗谱载:“孙氏始祖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自孙埠子村迁此”建村。因村处房顶岭前,故名房前。现有57户、240口人。

王店子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中期。因此处原为南北、东西道路的交叉口,高、尤、白三姓在此定居开设坊店,得名店子口。后王姓从临沂东单庄迁来,繁衍兴旺,改名王店子。现有304户、1314口人。

盛村 据传盛姓于元代(1271—1368年)迁此立村,以吉祥意,取名盛兴村。郑氏族谱载:“郑氏一族,自明洪武,由山西长清县来郯之北老城,……百余年后,绵椒衍,散居于盛兴村”。后盛姓外迁,郑姓迁此,仍沿原名。现有155户、652口人。

兴隆 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顾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得庄顾庄。因与本县花园乡顾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吉祥嘉言更名为兴隆。现有229户、1129口人。

胡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此处原为朱村孙姓的打谷场,胡姓自胡村迁此为其看场,后扩展成村,以姓氏取名胡庄。现有50户、183口人。

茅帐子 回忆茅氏宗谱载,茅姓始祖蕃邦,徽州人,清乾隆年间任驻郯总兵,其三子茅大荣自郯城迁此居住。村周围密植枸橘树为帐,故名茅帐子。现有118户、442口人。

小埝 据传该村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因村东白马河堰旁有座太平寺,得名堰寺村,亦称堰上。后改名小埝。现有355户、1401口人。

大坊 据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村。以村西建有祝多庵,始名庵东村。传说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路经于此,曾在庵内歇马,改称歇马厅。后更名大坊。现有560户、2252口人。

小刘庄 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刘姓迁此定居,因村近梁楼,统称梁楼。民国初年,改称小刘庄。现有270户、1130口人。

梁楼 据传该村建于明初(1368—1398年),始称孙庄。据回忆村碑载,明永乐五年,梁姓官宦来此隐居,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在村中建楼一座,改称梁家楼,简化为梁楼。现有230户、928口人。

北赵庄 回忆赵氏宗谱载,赵氏于元初来此定居,以姓氏得名赵家庄。明末赵姓分支迁居村南,又有宋姓来居,故分为前赵庄、后赵庄、宋庄3个村。此村居北,故称后赵庄,习称后赵。因与本县归义乡后赵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随大队更名为北赵庄。现有182户、692口人。

南赵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见北赵庄目。此村居前,得名前赵庄,简化为前赵。因与本县归义乡前赵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随大队更名为南赵庄。

宋湖 回忆赵氏宗谱载,明末,该村与北赵、南赵庄原为一个村,统称赵庄。后从赵庄分出,因宋姓居多,得名宋家庄,简称宋庄。因与本县杨集、归义、花园等乡镇的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地势低洼,更名为宋湖。现有135户、561口人。

张林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杨姓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杨庄子。据《乾隆·郯城县志》载:“明正德甲戍进士左都御史张景华嘉靖乙卯年卒……”。卒后,于此设墓林一处,此村改称张林,沿用至今。现有436户、1866口人。

陈墩 清初(1644—1733年)建村,原名罗庄。清雍正三年(1724年)洪水后,陈姓来居,以村处土墩上,改称陈墩。现有168户、714口人。

寨子园 相传明初建村。因村周有枸橘树,故名寨子园。现并入万高册。

归昌乡

归昌 该村历史悠久,据传约建于周,古称兴隆镇。传说为纪念周文王(姬昌)访贤归来,更名为归昌。后因与老归昌对应,称小归昌。南北朝时曾于此设归昌县。《北周地理志》载:“归昌,武定八年置”。又载:“北周封归昌县者见周书郑孝穆传:子译,宣帝嗣位,封归昌县公”。故归昌之名沿用至今。为归昌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934户、3821口人。

郯庙 相传春秋时建村,村名不详。郯国国君郯子于此建花园一座,供其游览。郯子卒后,在此设林建庙,该村即称郯子庙,简化为郯庙。现有130户、5 68口人。

薛寨子 据追忆孙氏宗碑载:“始祖明万历三年由孙出口迁居薛寨子”。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东征曾于此安营扎寨,北宋初(960—968年)薛姓来此建村,得名薛寨子。现有341户、1545口人。

陈店 相传明初,陈姓人来此定居开店,故名陈家店,简化为陈店。现有106户、496口人。

小官庄 据传明初曾于此设官田,募民垦耕,王姓人来此耕种官田,建村得名官庄。后因此村南面有一大官庄,故改称小官庄。现有73户、250口人。

河北 据传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原称周家楼。孙氏宗祠碑载:“明万历三年,吾祖长支由孙出口迁居周家楼”。以孙姓居多,改名孙寨子;又因村近墨河湾漩窝处,曾称孙窝子;1950年以村居墨河湾北岸,改名河北。现有116户、477口人。

朱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吴、俞等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原村北首称吴家巷;南首称朱寨子,合称朱吴寨子,简称朱寨子。1950年改称朱村。现有356户、1480口人。

北王圩子 王氏始祖墓碑载:“处士王爽之墓,明万历十六年立”。据此,该村约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村时始名王寨子。后以筑圩御盗,改名王圩子。清乾隆年间,王氏分支于村南五里定居,称小王圩子,此村遂改称老王圩子。民国元年(1912年)又以方位改名为南、北王圩子,此村居北,故名北王圩子。现有190户、688口人。

南王圩子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北王圩子目。此村位南,故名南王圩子。现有290户、1050口人。

芦汪崖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王姓分支自王寨子(今北王圩子)迁此居住,始亦称王寨子。后以村处芦苇丛生的汪塘旁,改名芦汪崖。现有159户、632口人。

关庙 王氏族谱载:“王氏一族,大明洪武二十六年由山西平遥来此落户”,建村时取名王寨子。明末此处建一关帝庙,故改称关帝庙,简化为关庙。现有224户、862口人。

曹滂 据村内古石墓中出土的箭头、陶瓷罐等文物鉴定,该村约建于唐朝(618—907年)。因地处涝洼湖,杂草丛生,始名草滂,后以曹姓来居,改称曹滂。现有203户、869口人。

王楼 据传唐代(618—907年)建村。陈、王二姓相继迁此落户,以王姓在村北建楼一座,得名王家楼,简化为王楼。现有130户、536口人。

吴庄 残存吴氏二世祖墓碑载:“清嘉庆二十五年立”。吴氏宗谱载:“吴氏一族,清乾隆自吴蒲坦迁此”建村,故得名吴庄。现有115户、469口人。

陈庄 清初,陈、范二姓迁此立村,时称陈范庄。民国初年,曾改村名为祖围子。1950年恢复原名陈范庄,简化为陈庄。现有547户、2177口人。

老归昌 相传周代建村。时因村东有一形似龟盖高地,曾有凤鸟落此,故取名凤凰村。后以小归昌对应,改称老归昌。又传,因夕闻凤凰鸣于村东高阜,音似“归昌 ”,故取名归昌。现有536户、2048口人。

前学 清初建村。原以姓氏得名小李庄。后因村前设立一所学堂,改称前学。现有178户、718口人。

范庄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以姓氏得名范庄。现有114户、492口人。

林子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林姓来此立村,故名林子。现有214户、858口人。

张楼 据传南宋末期,张姓来此建村,得名张家庄。清道光年间,张姓在村内建楼一座,改称张家楼,简化为张楼。现有212户、861口人。

中于庄 回忆于氏宗谱载,明洪武年间于姓自山西鹊里迁此定居,得名于庄。1958年以方位改称中于庄。现有260户、1035口人。

杨圩子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姓来此建村,始名王庄。杨氏宗谱载:“吾杨氏前明崇祯间自江苏宿迁筛子村来郯邑王庄”。民国初年,村筑土圩,杨姓居多,改称杨圩子。现有158户、655口人。

葛巷 清末,葛姓人自本县葛道口迁居王庄(今杨圩子)村侧,统称王庄。民国初年,葛姓宅园被隔于王庄土圩之外,故改称葛巷。现有116户、459口人。

夏庄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村。因夏姓居多,故名夏庄。现有125户、449口人。

陈官庄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官姓迁此建村,取名官庄。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陈姓自邳州小河村迁此定居。清末以陈姓居多,改称陈官庄。现有150户、647口人。

袁林 回忆袁氏宗谱载,清顺治年间,袁氏兄弟自江苏省宿迁县袁林迁此落户垦荒。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后,其弟返回原籍,其兄居此,繁衍成村,取名袁庄。因与本县郯城镇袁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原籍村名,更名为袁林。现有183户、770口人。

单庄 明初,曹、单等姓人自山西迁民来此立村,得名曹庄。清朝中期,以单姓兴旺,改称单庄。现有100户、411口人。

刘塘 据传该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村中建有一座观音堂,刘姓居多,故名刘堂。后转化为刘塘。现有130户、471口人。

朱圩子 回忆朱姓宗谱载,清雍正年间,朱姓一支由朱出口迁此定居,始名朱庄。清末以村筑土圩,改称朱圩子。现有120户、542口人。

高庄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高姓自本县高炉迁此建村,故名高庄。现有91户、381口人。

玉皇庙 回忆玉皇庙碑载,此村建于东汉末(196—220年),始称贺庄。唐代于村内建玉皇庙一座,以庙名村,改称玉皇庙。现有295户、1103口 人。

马王 王氏族谱载:“王氏始祖,原籍安徽徽州东关,明洪武乙丑进士,任山东历城知县,永乐迁燕,朝纲紊乱,弃职归隐,择居于郯邑小归昌之西闸子口处,遂乐居焉,名曰王庄”。后因马姓来居,改名为马王庄,习称马王。现有425户、1718口人。

葛大 相传该村建于隋朝(581—618年)。因村西有一大土墩,众称疙瘩,建村得名疙瘩,后演化为葛大。现有298户、1144口人。

高塘 清初,高姓迁此建村,因村内有一座观音堂,得名高家堂,简称高堂,后转化为高塘。现有215户、925口人。

南刘庄 刘氏宗谱载:“前明崇祯间,刘氏自本县后三堂村迁来定居”,得名刘庄。后以方位改称南刘庄。现有142户、612口人。

焦庄 相传清朝初期建村,以姓氏得名焦庄。现有90户、378口人。

西樊村 相传该村建于东汉末期,原称樊盛村。回忆杜氏宗谱载,明崇祯年间,杜姓兴旺,以此处杏园,春季杏花盛开,改名为杏花村。清咸丰年间,乔姓秀才又恢复原称樊盛村。后以方位,改称西樊村。现有387户、1401口人。

东樊村 据村西二郎庙遗址出土的汉砖、汉井推知,该村约建于东汉末期,原以姓氏得名樊村。后以方位,改名东樊村。现有370户、1570口人。

红花乡

大院子 清初建村,原以村筑有围墙,得名大院圩子,后简化为大院子。为红花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667户、2530口人。

朱沟崖 朱氏宗谱载:“吾朱氏始祖讳失纪,唐初迁居郯邑”。因村处沟沿,故名朱沟崖。现有296户、1196口人。

乔王庄 回忆王氏宗谱载,王氏先祖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大王圩子(今归昌乡北王圩子)迁此建村,始名小王庄,简称王庄。因与郯城、高峰头、新村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为乔王庄。现有82户、320口人。

徐林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徐姓迁此定居,因村靠树林旁,取名徐林。现有112户、426口人。

袁堂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袁姓居多,故名袁堂。现有180户、590口人。

烟墩 据村史记载,该村建于秦朝(前221—207年)。传说从前此处有烽火传递信号的墩台。李姓于墩台旁居住,得名烟火墩,简化为烟墩。现并入北郑。

北郑 据村史载:“郑家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郑姓始居于此称郑家村子”。后以方位,改名北郑家村,简化为北郑。现有345户、1361口人。

重兴 清朝末期建村。因原村毁于沭河水患,重建后,以吉祥嘉言,取名重兴。现有282户、992口人。

南郑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郑姓由郑家村(今北郑)分居于此,以方位得名南郑家村,简化为南郑。现有309户、1347口人。

关村 相传该村建于唐朝(618—907年)。以姓氏得名关村。现有185户、702口人。

戚村 相传明初戚姓在此建村,得名戚村。现有97户、397口人。

后苍 相传明初建村。因村居沭河深渊旁,以方位得名后苍渊子。后转化为后苍烟子,今称后苍。现有256户、1072口人。

西苍 清初,徐姓由后苍迁此建村,以方位得名西苍烟子,简化为西苍。现有134户、534口人。

前苍 清初,徐姓由后苍分居于此建村,以方位得名前苍烟子,简化为前苍。现有131户、517口人。

渠沟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沭河涨水,此处冲有多条渠沟,故名渠沟。现有479户、1879口人。

黄沟崖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黄姓于此沟沿上建村,故名黄沟崖。现有160户、699口人。

东宋窑 宋氏宗谱载:“吾祖讳失纪,清康熙年间,由港上来此”建村。以烧制陶器为业,得名宋窑。因与花园乡宋窑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东宋窑。现有215户、866口人。

后三堂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因村中有三教堂庙,如名三教堂。后以方位,改称后三堂。现有172户、639口人。

前三堂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因处后三堂前,故名前三堂。现有118户、447口人。

胡林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胡姓自胡村(今属胜利乡)迁此建村,因村靠一片大树林,故名胡林。现有115户、450口人。

杜海子 清初,此处原为问姓堆房,宋姓人居此看守堆房,耕种土地,扩展成村,得名问家堆房。后杜姓来居,人口兴旺,以村近大片沼泽地,遂改村名为杜海子。现有134户、491口人。

小房庄 房氏宗谱载:“房氏先祖清光绪间,由江苏省瓦窑小街子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小房庄。现有75户、280口人。

小朱庄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朱姓从大朱庄分居于此建村,故名小朱庄。现有217户、843口人。

龙湖 相传明朝中期建村,因地势低洼,积水如湖,以吉祥意,取名龙湖。现有281户、991口人。

杨庄 杨氏宗谱载:“杨氏始祖讳失纪,清乾隆间自杨圩子迁此安居”,故名杨庄。现有437户、1488口人。

高台子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因村居一高地上,故名高台子。现有101户、386口人。

后壮口 回忆刘氏谱载,刘氏始祖,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据传,从前该处有古桥两座,回忆桥碑载,此处系古道交叉口,为往来鲁、莒、海、邳必经之地。建村时,以“”字表示此处为往来行人必经之地意,取名口。后因村扩大,分为后口、前口。该村居后,故名后口。因“”系冷僻字,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调名为后壮口。现有217户、806口人。

前壮口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见后壮口目。该村位前,调名为前壮口。现有235户、981口人。

后小店 相传唐朝(618—907年)建村。因村内有一店铺,得名小店子。后因村庄扩大,分为前小店、后小店。此村位后,故称后小店子,简化为后小店。现有242户、887口人。

前小店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小店目。该村居前,故称前小店子,简化为前小店。现有182户、706口人。

西岳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姓氏得名岳庄。后以方位,改称西岳庄。现有164户、679口人。

东岳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岳姓由西岳庄迁居于此建村,以方位称东岳庄。现有159户、617口人。

大朱庄 明末建村,以姓氏得名朱庄,后改称大朱庄。现有194户、772口人。

李林 清初,李姓从汪崖(今中汪崖)迁此建村,因村西靠树林,得名李林。现有120户、504口人。

大新庄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以吉祥意,取大兴庄。后讹化为大新庄。现有444户、1684口人。

卫东 1967年,因兴建蒙阴岸堤水库,由该县旧寨公社郭家上峪大队,迁来部分库区居民于此建村。时以捍卫毛泽东思想之意,取名卫东。现有75户、307口人。

楼下 清初建村。因村处谢姓楼房的西面,得名楼下。现有161户、574口人。

红花埠 《乾隆·郯城县志》载:“红花埠,县南四十里。《寰宇记》,梁天监二年僮县(今江苏省沭阳县)人张高等凿渠引水,溉田二百余顷,俗称红花水埠得名以此”。据此,该村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时称红花水埠,后简化为红花埠。明、清设有驿站。现有644户、2337口人。

韩庄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原名纪刘庄。后韩姓兴旺,改称韩庄。现有255户、965口人。

西龙湖 明末建村,因位龙湖西,故名西龙湖。现并入龙湖。

新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王姓自大院子迁此居住,时系新立村,故名新庄。现并入杨庄。

高庄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高姓由大院子迁此居住,故名高庄。现并入杨庄。

大尚庄乡

大尚庄 相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建村。原以村落历史悠久之意,取名尚庄,后以与小尚庄对应,改称大尚庄。又传说以寺多僧众得名。村东有孔子曾于此登山望海而得名的孔望山。1982年此处出土了距今约有一万五千年左右的细石器。1984年4月为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698户、2596口人。

小李庄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李姓迁此建村,因村小,故名小李庄。现有163户、625口人。

小侯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侯姓迁此建村,因村小,故称小侯庄。现有32户、134口人。

徐集 清初,徐姓集居于此,故名徐集。现有235户、873口人。

小尚庄 据传明末,尚姓于此居住建村,得名小尚庄。1958年以沟分为沟北、沟南二村。该村居北,故名沟北。因与本县杨集镇沟北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恢复原名小尚庄。现有260户、910口人。

高陵 其名称来历、尚沿革及含义详见小尚庄目。此村位南,故名沟南。因与本县杨集镇沟南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处马陵山西侧高地,更名为高陵。现有114户、427口人。

固疃 明末,顾姓于此落户立村,得名顾疃,后演化为固疃。现有497户、1995口人。

陈刘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刘、陈二姓在此分立刘庄、陈庄二村。后因刘姓兴旺,统称刘庄。因与本县港上、马头、沙墩等乡镇的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姓氏改名为陈刘庄。现有108户、356口人。

张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姓由北涝沟迁此建村,得名张庄。现有248户、934口人。

马圩子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村。此处原是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马姓堆房,佃户聚居于此,为防沭河水患,村周筑起土圩,得名马家圩子,简化为马圩子。现有177户、728口人。

姚马村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村碑载:“原名杨马村”。后杨姓迁出,姚姓从江苏东海县羽山来居,故改称姚马村。现有370户、1319口人。

徐海子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徐姓从大圩沟迁此建村,因村近一片沼泽地,取名徐家海子,简化为徐海了。现有406户、1558口人。

山外岩 颜氏墓碑载,清初,颜姓从江苏省东海县山里颜迁此建村,始称山外颜。后以村处马陵山西面山脚下,改名山外岩。现有299户、1318口人。

房溜 追记房氏墓碑载,房氏始祖,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江苏邳州小街子迁居于此建村。因村靠沭河拐湾处,水流湍急,故取名房溜。现有148户、622口人。

问庄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问姓由后八庙迁此立村,得名问庄。现有285户、858口人。

小庄子 清初,花姓于此沭河道口处建村,始名花家道口。后谢姓从老庄子来居,人口逐渐增多,改名谢小庄子,简化为小庄子。现有178户、720口人。

老庄子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建村。原以姓氏得名尹邢庄,别名梅岭村。谢氏宗谱载:“清初谢氏先祖由浙江绍兴迁于尹邢庄”。后谢姓兴旺,改称谢庄。因与谢小庄子对应,又改称谢老庄子,简化为老庄子。现有430户、1847口人。

老周圩子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始名周塘。后因周姓一支分居小周塘,此称改称老周塘。为防匪患,村周筑圩,遂改名老周圩子。现有127户、480口人。

小周圩子 清末,周姓一支由老周塘分居于此建村,得名小周塘。后以与老周圩子对应,改称小周圩子。现有101户、428口人。

谢圩子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原以张姓居多,村旁有一池塘,称张家塘。后谢姓兴旺,筑圩防匪,改称谢圩子。现有160户、672口人。

房圩子 清初建村,原名房家岗。后为安全,村周筑圩,改名房圩子。现有172户、672口人。

前李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李姓迁此居住,因靠谢圩子、房圩子等村,众称之“前边李家”,后单独立村,遂得名前李家,简化为前李。现有106户、424口人。

孙塘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孙、钟二姓迁此建村,得名孙钟庄。后因钟姓迁出,此处石塘较多,故改称孙家塘,简化为孙塘,现有494户、1915口人。

曹庄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曹姓从西曹村迁此建村,故名曹庄。现有215户、858口人。

黄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黄姓迁此建村,得名黄庄。现有173户、635口人。

十里乡

小埠岭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自然实体小埠岭得名。1975年为人民公社驻地。1984年4月至1994年4月为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156户、630口人。

南埝 据传说村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因村处沂河堰堤南侧,得名南堰,后转化为南埝。现有283户、1054口人。

洪福寺 村内有洪福寺遗址,据残存重修寺庙碑载,此寺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后于此立村,以寺得名 洪福寺。据此,该村当建于金末。现有236户、893口人。

刘港口 刘氏宗谱载:“始祖讳失纪,明洪武自柞城迁居港口”。《乾隆·郯城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一年,大安东乡港口社”。相传,此村建于北宋年间(960—1127年),原以此处系沂河港口,得名港口,后冠以姓氏,称刘港口。今分为楼后、东南、西南三个行政村。现有742户、2779口人。

吕港口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吕姓迁此定居,因靠近刘港口,故称吕港口。现有320户、1236口人。

孙港口 孙氏族谱载:“始祖讳播,字杨远,明永乐自山西太原府榆次县迁居郯邑港口村”。后移居村北,另立一村,以靠近刘港口,取名孙港口。现有435户、1685口人。

马港口 据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马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靠刘港口,故名马港口。现有637户、2281口人。

周港口 据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姜姓始来定居,因靠刘港口,故称姜港口。后周姓来居,以其人口居多,改称周港口。现有223户、780口人。

东秦港口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距刘港口较近,秦姓居多,得名秦港口。后以方位改称东秦港口。现有226户、936口人。

西杜港口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因村距刘港口较近,杜姓居多,以方位得名西杜港口。现有125户、469口人。

东杜港口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原以朱姓始居于此,称朱家围子,又以靠近刘港口,亦称朱港口。后杜姓自唐桥来居,以其人口居多,改称杜港口。1958年以方位又改称东杜港口。现有152户、674口人。

马屯 据传元至大年间(1308—1311年),徐姓迁此定居,始名徐家庄。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徐姓外迁,马姓居多,改名马屯。现有390户、1440口人。

肖屯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肖姓迁此立村,故名肖屯。现有160户、560口人。

颜屯 据传明朝中期,颜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颜屯。现有300户、1220口人。

岭南头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因居大埠岭南侧,故名岭南头。现有300户、1130口人。

官路东 据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建村。原以姓氏称任家村,后以村居官路东侧,改名官路东。现有402户、1812口人。

王集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王姓居多,故名王家庄,习称王庄。因与本县郯城、高峰头、红花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王集。现有154户、598口人。

梧桐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原以此处有一株古梧桐树,得名梧桐村,后简化为梧桐。现有225户、855口人。

大王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王姓居多,且大于附近王庄(今王集),故名大王庄。现有160户、560口人。

陆东 据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陆姓迁此建村,得名陆家庄,习称陆庄。因与本县杨集镇陆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陆东。现有80户、332口人。

陈西 相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陈姓于此立村,得名陈家庄,习称陈庄。因与本县杨集、归昌、庙山等乡镇的陈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陈西。现有85户、373口人。

米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米姓人由米顶迁此居住,得名米庄。现有198户、905口人。

东风 清康熙年间(1736—1795年),黄姓于此处一土墩旁立村,得名黄墩。1967年,因兴建跋山水库,沂水县崔家峪公社马家岭大队,部分居民迁此居住,以吉祥意改名为东风。现有71户、278口人。

大颜庄 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原以姓氏称薛寨子。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颜姓兴旺,改名颜庄,因大于邻村颜庄,遂改称大颜庄。现有210户、875口人。

新庄 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清雍正年间,原村毁于水患,重建家园后,得名新庄。曾以方位,改称北新庄。今仍称新庄。现有372户、1446口人。

刘小埠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建村,因居吴小埠北,始名后小埠。后以姓氏,改称刘小埠。现有230户、790口人。

北新安庄 1938年,十里铺村因遭受日本侵略军残酷烧杀,部分居民迁于村北、南重建家园,该村居北,故得名北新安庄。现有76户、288口人。

南新安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北新安庄目。此村居南,故得名南新安庄。现有90户、340口人。

官塘 据传该村建于明朝中期(1450—1521年)。因村居官路旁,取名官庄。因与本县港上、归义、褚墩等乡镇的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中汪塘,更名为官塘。

鸭汪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因此处地势低洼,村东原有一片汪塘,常有成群野鸭栖息,故得名鸭子汪,后简化为鸭汪。现有64户、277口人。

米顶 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米姓于此高地上落户立村,得名米顶。现有90户、380口人。

小颜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颜姓在此居住,得名颜庄。后曾以方位,称前颜庄。民国初年,改称小颜庄至今。现有152户、580口人。

桥北头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刘、杜二姓迁此建村。因地势低洼,称海子。因其不雅,1948年以处白马河石桥北,改名桥北头。现有74户、343口人。

郭庄 清朝初期,郭姓人迁此建村,故名郭庄。现有167户、644口人。

吴桥 据传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吴姓在此定居,并在村前小河上建一石桥,故名吴桥。现有130户、474口人。

高炉 据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范姓迁此建村,始称范家庄。后高姓来居,建炉打铁,改称高炉。现有267户、1036口人。

唐桥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唐姓来此居住,以村靠小桥,故名唐家桥,简化为唐桥。现有540户、2120口人。

吴小埠 据传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以姓氏得名赵庄。后因吴姓兴旺,且村近小埠岭,故改称吴小埠。现有185户、752口人。

中小埠 清朝初期建村。因处前小埠和吴小埠之间,故称中小埠。现有236户、880口人。

前小埠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村。田姓人在此居住,始称田小埠,后以村处吴小埠前,改称前小埠。现有519户、1972口人。

北墩 此处原为郯城北之墩台。相传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藏姓来此立村,得名北墩。现有80户、296口人。

十里铺 该村历史悠久,村北有倾盖亭遗址。据传建于春秋时代。《乾隆·郯城县志》载:“倾盖亭在县北十里,孔子之郯遇程子倾盖而语……”。清代前,官府在此设立接官厅,并建堡驻扎官兵。因距郯国故城十里,故得名十里堡,后演变为十里铺。现有142户、612口人。

窦林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此处原为万姓墓地,始名万家林,习称万林。因看林之窦姓在此定居,后扩展成村,故改称窦林。现有74户、250口人。

归义乡

归义 相传东汉年间(25—220年)建村。原来附近有三条小河,流经此地汇为一条入沭河,故取名归一。后以吉祥意,改名为归义。庞氏宗祠碑载,始祖兄弟三人,自明世从陇西来郯居归义庄。为归义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1307户、5112口人。

榆林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戚、卞、李、杜等姓先后迁此定居,因村靠榆树林旁,故名榆林。现有959户、3976口人。

南泉 相传此处原有一泉,因处三井村南,众称南泉。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刘姓迁此立村,村以泉名。现有235户、854口人。

穆柯寨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据鲁氏宗谱载:“鲁氏暮时自鲁庄迁此居住”,时称暮寨。后因以树枝筑围,改名为暮柯寨 ,演化为穆柯寨。现有146户、554口人。

张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姓从梅岭齐迁此建村,故名张庄。现有170户、690口人。

埝里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原以西靠归义,曾称东归义。后因村被圈在新筑沭河堰内,故改称堰里,演变为埝里。现有319户、1293口人。

窑上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始名新官庄。后因村南建窑多处,村民陆续移此居住,故改称窑上。现有424户、1576口人。

团山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建村。因村四周环山,故名团山。现有173户、656口人。

鲁庄 据村西唐代墓林遗址考证,该村建于唐(618—907年),以姓氏得名朱家庄。宋代鲁姓来居,改称鲁家庄。后鲁姓兴旺,分居邻近各村,遂称鲁家老庄,简化为鲁庄。现有350户、1324口人。

坝子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因沭河决口,官府调集民夫,修筑土坝,民夫食宿于此,始名下土。土坝筑成后,改称坝子。现有535户、2116口人。

茅茨 据村东出土的汉代陶器和现存的唐墓考证,此村最晚亦应建于唐代。因此处茅草丛生,村人建房多以茅草盖顶,故名茅茨。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孙姓自直隶大名府迁此建村,其名仍旧。现有824户、3267口人。

山南头 相传明朝初期,杨姓迁此立村,迄今已传至三十三世。因村处马陵山山头南,故名山南头。现有298户、1150口人。

二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村靠大明庄(曾称前旺庄),始名后旺庄。后改称二旺庄,简化为二旺。现有291户、1028口人。

大旺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尹、赵二姓自山西省佭州府闻喜县迁此建村,现已传至二十世。以吉祥嘉言,取名大旺庄。清康熙年间,以村北建有后旺庄,曾得名前旺庄。后仍称大旺庄,简化为大旺。现有466户、2063口人。

大高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以姓氏得名高家庄,习称高庄。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赵、宫二姓迁来居住。因村西有小高庄,故改称大高庄。大、小高庄现有313户、1264口人。

宋屯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宋姓居多,故名宋家庄,习称宋庄。因与本县杨集、高册、花园、李庄等乡镇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宋屯。现有172户、687口人。

西赵 相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孙、李、赵等姓相继迁此立村。因东近赵家庄(今东赵庄),得名西赵家庄,简化为西赵。现有506户、2037口人。

东赵庄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因赵姓人在此居住,称赵家庄。后以方位,改名为东赵庄。现有239户、972口人。

红石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孙姓于此处石桥头落户立村,得名桥头。因与本县褚墩、马头等镇的桥头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开采红石为主要副业,更名为红石。现有250户、782口人。

陵坡 明末建村。此处原为官田,募民于此垦耕,取名官庄。因与本县港上、褚墩、花园等乡镇的官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村处马陵山山坡,更名为陵坡。

后屯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李、黄、张诸姓于此落户立村,始称屯里。后因村扩大,以方位分为前屯、后屯。该村居后,故名后屯。现有110户、454口人。

前屯 其村名称来历、沿革、含义详见后屯目。因此村位前,故称前屯。现有60户、209口人。

三井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徐、董等姓人来此立村,时因村内仅有三眼水井,故名三井村,简化为三井。现有396户、1496口人。

清泉乡

司家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司姓猎户来此立村,故名司家。1984年4月建乡后,为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67户、248口人。

集子 据传该村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因此处三面环山,始名集山集,后演称为集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村民为垦种之便,迁居九道湾。现有300户、1050口人。

裂庄 据村碑与李姓始祖墓碑记载,清同治三年,散居马陵山东坡之周、李等姓集居于此,因李姓居多,始名李庄。民国初年,土匪多次攻打该村,均未攻破,被称烈庄,亦曾泼庄,后演化为裂庄。现有315户、1221口人。

黄圈 据传该村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以吉祥意取名兴隆庄。后因黄姓兴旺,三面环山,又处沭河湾处,改名黄圈。现有365户、1332口人。

肖家 相传,肖、王二姓,原居沭河西岸司家东北隅之河滩上,清雍正八年(1730年)原住址毁于水患,肖家迁此建村,得名肖家。现有119户、399口人。

后城 据考证该处系春秋时“”邑遗址。(“”为春秋时古国,系鲁附庸。)该遗址前、后分立二村,称前城、后城,该村居后,故名后城。现有253户、878口人。

前城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城目。此村居前,故名前城。现有173户、740口人。

王家 相传肖、王二姓,原居沭河西岸司家东北隅之河滩上,清雍正八年(1730年)原住址毁于水患,王姓迁此立村,得名王家。现有191户、701口人。

河疃 该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因地处丘陵,村西靠河,故称河疃。现有116户、428口人。

山里赵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始名赵家,后以村四面环山,改称山里赵。现有57户、118口人。

卸甲营 传说战国时期齐伐魏,孙膑于此擒住庞涓,卸下盔甲,安营休息。明末建村时,以此取名卸甲营。现有223户、743口人。

社子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古指祀社神(即土地神)之所,为里社,建村时,以求社神赐福之意,取名社子。另当地传说,战国时代,孙膑率兵于此万箭射死庞涓,建村时得名射子,后讹化为社子。现有216户、806口人。

泉源乡

泉源头 据传唐代(618—907年)建村。《民国·临沂县志》载:“马跑泉,城东南泉源头岭,相传昔人行军至此,马跑地得泉故名。士人因疏为长沟,以资灌溉。岭长四、五里,凿之皆可出泉,亦一利也”。村以此得名泉源头。1953年后为区、公社和乡人民政府驻地。现有350户、1357口人。

西邵湖 据传明朝初期,邵姓兄弟三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因地处涝洼湖,得名邵家湖。后由于村庄扩大,以方位划分为西邵湖、中邵湖、东邵湖三个村。此村居西,故名西邵湖。现有137户、524口人。

中邵湖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邵湖目。此村居中,故名中邵湖。现有221户、884口人。

东邵湖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邵湖目。此村居东,故名东邵湖。现有208户、784口人。

后段宅 郑氏宗谱载:“海东兄弟二人,明末崇祯年间,避羽山贼李二之乱,以兄依父留海东,自奉母徙居郯之马陵山坡。乱平,始迁山下段家宅”。相传,郑姓来居前,段姓人已于此定居二十一世,据此,该村约建于南宋(1127—1279年),以姓氏得名段家宅。1958年以方位改称后段宅。现有396户、1604口人。

前段宅 此村原与后段宅为一村,1958年以方位改称前段宅。现有110户、465口人。

翁屯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翁姓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故名翁家屯,简化为翁屯。现有220户、851口人。

北夹埠 据明隆庆二年(1568年)立徐姓族谱碑载:“大明洪武吾族自山西移民来居……”。因村处两土岭之间,得名夹埠。后村人相继迁于村南落户立村,此村居北,故称北夹埠。现有288户、1086口人。

南夹埠 相传明末徐姓分支来此居住,扩展成村,因村处夹埠村(今北夹埠)南,得名前夹埠,后演化为南夹埠。现有196户、691口人。

东夹埠 清初(1644—1661年),徐姓分支来此立村,因居南、北夹埠东,故名东夹埠。现有241户、1010口人。

小东岭 该村居民原居南夹埠,1956年开挖新白马河时,其住宅被拆除,故迁于原址东,小土岭东侧,另立新村,得名小东岭。现有124户、478口人。

东王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王姓人自大王庄(今属十里乡)迁此建村,得名王家庄,习称王庄。因与本县高峰头、红花、新村等乡镇的王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方位更名为东王庄。现有280户、1106口人。

石碑 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水,此处冲出一块古石碑(今失存),薛姓迁此立村,故名石碑。现有284户、1275口人。

龙泉寺 相传,此处原有一泉,众称龙泉,后于此建龙泉寺一座。明朝中期,朱姓来此建村,村以寺名。现有127户、521口人。

西房庄 回忆房氏宗祠碑载,房姓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得名房家庄,习称房庄。1958年以村中新筑南北大路为界,分为东、西房庄,此村居西,故名西房庄。现有168户、641口人。

东房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房庄目。该村位东,故名东房庄。现有308户、1285口人。

后班庄 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班姓迁此立村,得名班庄。后因村庄扩大,以方位分为前、后班庄,此村居后,故名后班庄。现有180户、783口人。

前班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班庄目。因此村居前,故名前班庄。现有150户、552口人。

西长埠 相传明末,彭姓人迁此村。因靠长埠岭,得名长埠。1961年以村中新筑南北大路为界,分为东、西埠。该村位西,故称西长埠。现有210户、758口人。

东长埠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长埠目。现有88户、309口人。

郭寨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始有郭姓人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扩展成村,得名郭庄。因与本县十里乡郭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更名为郭寨。现有250户、1057口人。

西柳沟 杨氏族谱载:“弘农杨氏,明洪武迁民,调集山西洪洞……来此定居”。因村座落于柳树丛生的河沟旁,得名柳沟。1955年冬,以村中新筑南北路为界,分为东、西柳沟,此村居西,故名西柳沟。现有390户、1537口人。

东柳沟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西柳沟目。此村位东,故名东柳沟。现有135户、478口人。

桥北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密姓人自泉源头迁此立村。因村处石桥北端,故名桥北。现有160户、610口人。

后寺 因此处山坡上有一兴隆寺,群众习称上寺。清初李姓兄弟三人迁于该寺西侧,分立前、中、后三个村,以寺名村,称前、中、后上寺。此村居后,故称后上寺,后演化为后寺。现有166户、625口人。

前寺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寺目。因此村位于兴隆寺南,得名南上寺,亦称前上寺,今称前寺。现有250户、1078口人。

中寺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后寺目。因该村处兴隆寺旁,故名中寺。现有99户、408口人。

长埠岭 据传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建村。因此处有一长岭,众称长埠岭。张姓来居,以岭名村。现有220户、1000口人。

吉庄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吉姓人迁此定居,故名吉家庄,习称吉庄。后长埠岭李姓来居,仍沿称吉庄。现有224户、858口人。

东三汪 清朝初期,朱姓人由西三里汪分居于此,故称东三里汪,后演变为东三汪。现有219户、848口人。

孙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孙姓在此立村,得名孙庄。现有82户、361口人。

集东 相传南宋(1127—1279年)时,秦姓来此建村,称秦庄。明初杨姓从庄坞迁于此村居住,以杨姓人居多,改称杨家庄。后因村处泉源头集市之东,又改称集东。现有350户、1401口人。

小马庄 清朝初期,马姓人自马庄迁此居住,得名小马庄。现有125户、506口人。

东五湖 据传明末,倪、李等姓人由外地迁来定居,希求团结友好相处,以“五湖四海皆兄弟”之意,取名五湖。后以方位改称东五湖。现有190户、859口人。

宋五湖 清朝初期,宋姓人自后城迁此定居,因村近五湖(今东五湖),故称西五湖,后以姓氏改名为宋五湖。现有110户、472口人。

倪五湖 清朝初期建村。因靠西五湖(今宋五湖),始亦称西五湖,后以姓改名为倪五湖。现有130户、530口人。

李五湖 清朝初期建村。因村近西五湖(今宋五湖)较近,亦曾称西五湖,后以姓氏改名为李五湖。现有200户、784口人。

前鲍庄 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始由鲍姓人在此立村,得名鲍家庄,习称鲍庄。后以方位分为前、后鲍庄。该村居前,故名前鲍庄。现有180户、844口人。

后鲍庄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前鲍庄目。此村位后,故名后鲍庄。现有200户、774口人。

姜桥 相传此处原有一座石桥,北宋初期姜姓人来此建村,故名姜桥。现有100户、382口人。

曹寨 《民国·临沂县志》载:“华严寺,县东南九十五里,三井保,天启年间建”。据传,该村建于明末,因靠华严寺,始名华严寺,后以曹姓人居多,改名曹寨。现有90户、335口人。

大马庄 据马氏宗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马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称马家庄。清朝初期,此村马姓分支于村北另立小马庄,该村称大马庄。现有168户、626口人。

纪庄 纪氏宗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纪姓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处涝洼地,始称纪洼子。后改名纪庄。现有280户、1133口人。

小王庄 回忆清真寺碑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王姓人最先来此定居,金、白二姓相继迁此,因村小故名小王庄。系县内回民聚居地之一。现有82户、291口人。

北毛 据传元朝末期,毛姓迁此立村,得名毛家。后毛姓一支南迁,另立新村。该村遂以方位得名北毛家,后简化为北毛。现有165户、591口人。

南毛 其名称来历、沿革及含义详见北毛目。此村居南,得名南毛。现有241户、961口人。

桑寨 回忆明代重修白云庵碑载,施主中有桑寨桑姓多人。相传,南宋末桑姓来此立村,得名桑寨,后改称桑庄。因与本县马头镇桑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恢复原桑寨。现有83户、301口人。

张寨 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杨姓迁此定居(迄今已居二十一世),称杨庄。后张姓来居,村名依旧。因与本县马头镇杨庄重名,经郯城县人民政府郯政发(1982)88号文件公布,以其靠近桑寨,冠以姓氏,更名为张寨。现有85户、353口人。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