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jyj/2022-0000186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 | |
---|---|---|---|---|---|
[ 成文日期 ] | [ 公开日期 ] | 2022-12-01 | [ 有 效 性 ] |
一、强化思想引领,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截至目前,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91人,发展预备党员22人,预备党员按期转正84人。积极做好“3+1”理论武装体系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学悟见创”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师诵‘习’语”主题宣讲6次,评选书法、征文、微党课比赛作品263部,组织27名县党代表到“第一书记”挂职村进行防溺水宣传、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党建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系统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参与人数9342人,活跃度始终保持在全县前列。
二、加大投入力度,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2022年教体局新建、扩建项目共18处,正在全力推进中。其中,县实验中学、县第四实验幼儿园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博雅学校二期工程等6处项目移交城投集团,杨集镇中心二园等2处项目移交建投集团,采用代建制的方式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全县公办办园覆盖率稳步提高,小区配套园移交完成及签署移交协议10所。
三、坚持质量立教,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高考成绩继续稳定在全市第一方阵,1人考入清华大学,特别控制线人数和一段线人数较去年分别增加39人、499人。中考高分人数全市领先,600分以上807人,市738分以上共48人,740分以上2人。罗荣桓红军小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1名同学荣获“第五届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育新中学荣获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郯城二中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59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郯城二中荣获优秀团体奖。罗荣桓红军小学荣获“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实验一小、博雅学校、郯城一中班主任工作室,获山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县实验一小、新村中心小学荣获临沂市劳动教育示范校。我县马头镇、李庄镇获临沂市第二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
四、加大督导力度,教育满意度巩固提升
开展“全员大家访”、“全员家长会”和“全员征求意见”活动,累计组织12367名教干教师开展家访,召开5000余场家长会;广泛征求学生、学生家长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13万余份宣传彩页和调查问卷,累计落实整改1000余条整改建议;摸排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等5类重点群体学生2328名,全部落实包保教师,其中校长园长包保重点家庭538户、学生560名。实施师德师风专项建设工程,制定并下发了《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共147500余名学生家长对9359名教干教师进行了师德满意度测评,师德满意度达98.06%。
五、聚焦校园安全,教育保障能力持续强化
大力加强治安防范,修订完善了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值班制度和门卫管理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把学校“入口关”。认真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校园安防建设“四个100%”的要求。强化防溺水教育工作,共摸排特殊群体学生9315名,建立教干教师帮包小组1万余个,建立互助帮扶小组3万余个。在县财政承担70%建设资金的利好政策下,全县共安装监控系统684套,累计投入资金285余万元,设立固定值守点181处,组建巡河队伍3344人,在重点水域投放救生救援设施2067余件,下发通报7期,整改隐患316处。
六、着力提升师资水平,教师培训体系不断完善
不断充实师资队伍,聘用优秀毕业生43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26名,接收临沂大学等高校两批实习支教大学生共53名,引进到我县任教公费师范生31名,吸引郯城籍教师异地回郯22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选派驻城义务教育阶段支教教师41名,选派驻城高中学校部分教师对口包点支教教师35名,在驻城学校间中小学轮岗52名,挂职研修教师28人。注重教师培训,组织多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组织133名幼儿教师参加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园长骨干教师培训,组织2952名班主任参加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组织27名中学校长参加校长综合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组织800名教师参加临沂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组织500名新入职教师进行试用期培训。此外,还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暑期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