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郯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 索  引  号 ] tanchengwgxj/2023-0000084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3-09-05 [ 公开日期 ] 2023-09-05 [ 有  效  性 ]

今年以来,县文旅局紧紧围绕对标赶超“一条主线”,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四个目标”,全面做好文旅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营销推广、文旅市场监管“五大任务”,着力强化组织领导、督导考核、队伍建设、宣传引导“四项保障”,努力推动全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

一是着力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年初,在全系统部署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动员全局干部职工以“解放思想、苦干实干、跨越赶超”为主线,推动干部作风和工作效能实现根本转变和提升。注重加强制度建设,编发局内部管理制度,对“三重一大”、会议、考勤、请假等工作程序进行规范,每周一召开全体人员例会,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开门抓作风,先后组织局中层以上干部、乡镇文化站长,以及景点景区、旅行社负责同志进行座谈,查问题、找不足、提建议,共同为文旅工作突破提升出谋划策。

二是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理念。坚持“见荣誉就争、见红旗就杠”,结合上级文化旅游工作部署,先后完成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创建申报工作,以“加快产业布局赋能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为题申报第六届全省文化创新奖,推荐马头镇申报省级文化生态名镇、银杏生态旅游区申报省级生态旅游区、花园镇刘湖村申报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3月8日,顺利通过省文旅厅首轮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地考察验收。3月20日,郯国御街被认定为第二批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5月29日,花园镇北涝沟村被列为临沂市第四批红色堡垒村。6月21日、7月11日,《郯城县非遗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文章先后被省文旅厅和国家文旅部刊发。

三是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今年,全县重点谋划推进的文旅类项目共16个,其中纳入省文旅厅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0个,分别是郯国古城、醉东风乡村艺栈、木玩产业园、马头古镇、老神树温泉康养、文化创意产业园6个在建项目,以及汗血马主题文化公园、马陵山风景区、神舟古栗园、二胡文化产业园4个谋划项目。目前,郯国古城三期4座主体建筑地槽已完成;醉东风乡村艺栈农业板块已完成播种,七星穹顶大棚中生态餐厅已封顶,其余6座框架已完成;马头古镇完成商贾文化馆、非遗馆、名人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特产展销中心正在建设中,高家大院及周围民宿正在规划设计中。民宿方面,马头季忆北水民宿已投入试运营;醉东风乡村艺栈民宿区11处主体完工,计划十一前试运营;新村禅茶一味民宿和刘湖博士村研学民宿正在建设中;重坊民宿院落设计方案已完成。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久泽文化艺术公司就廉政法治教育基地项目已进行3轮座谈,目前正在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拟于近期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四是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积极推动景区提档升级,醉东风乡村艺栈和马头古镇已申报3A级景区,郯国古城三期核心景观建成后可申报4A级景区和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多渠道开展营销宣传推介,制定出台《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上半年发放惠民消费券15万元;组织文旅企业参加临沂文旅推介、上海宿州推介会、网络直播等活动,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协助举办第五届鲁南特色小吃文化节、首届“道中华 齐鲁行 沂蒙美”全市民族传统美食和特色手工艺品博览会、郯宫夜宴暑期夜游系列活动等,拉动景区人气;持续优化“鲁冰带你读郯城”研学专线,已开展研学活动320余场、1.6万余人次。发布古郯文化、银杏观光、温泉康养、非遗体验等多条旅游线路,目前正在编制鲁冰儿童童话绘本和全县旅游招商地图。

五是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累计送戏下乡70场次、送电影4200余场次,培训广场舞带头人600余人,举办文艺演出、摄影展、书画展等群众文化活动30余场次。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展演,编排沉浸式小剧《临郯救国团团歌的故事》,并在山东省首届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上进行首演;推荐3首作品参加全市最美村歌镇歌企歌展演,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创立“艺起向美好”志愿服务品牌,开设声乐、舞蹈、太极拳等公益培训班30余个、培训学员800余人,开展艺术普及进乡镇、进社区、进机关活动10场次,惠及群众500余人。设立“古郯新音”阅读品牌和“喜阅郯城”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常态化开展各类阅读活动550余场次、“国学诵读”活动60余场次。

六是全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市级以上展演活动13场次,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20余场次,在新华书店设立非遗展销区1处。木旋玩具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琅琊草编非遗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产业赋能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2022年度临沂市非遗保护典型案例,县高大制帽厂入选临沂市十佳非遗工坊,推荐22个项目参评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注重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对全县166处文物点开展拉网式巡查,形成文物巡查报告。新增云门寺旧址和郯城革命烈士陵园2处市级文保单位。起草《郯城县考古前置工作实施方案》,并完成征求意见,拟于近期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

七是集中整顿文旅市场秩序。抓牢文旅行业安全管理,联合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单位,采取联合执法、突击检查、专家会诊等形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障行业安全。上半年,共检查各类场所235家次,整改安全隐患27项,在一季度“一排底线”安全生产考核中,取得全市行业排名第一优异成绩。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检查20余次,“护苗2023—绿书签行动”40余次,4月份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二、存在问题

(一)在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县方面,一是体制机制亟需充实完善。我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自2017年5月启动,距今时间跨度大,组织领导、任务分工、协调机制等都需要进行更新调整,各责任单位的创建成效、支持保障措施也需要重新梳理完善。二是旅游核心吸引物不足。根据创建标准要求,创建单位必须具有不少于1个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或具有2个以上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或1个4A级景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且3A级及以上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或国家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吸引物总数不少于6个。目前,我县仅有1处4A级(银杏生态旅游区)和1处3A级景区(郯国古城),以及1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沭河水利风景区)和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郯国故城遗址),尚不满足基本要求。三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无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大数据中心,依托县汽车站设置的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旅游标识系统不完善,在游客主要集散场所没有设置全域旅游全景图,旅游交通标识牌已超过10年未进行更新维护。

(二)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一是服务体系建设存有短板。经调研,乡镇综合文化站仅达标5处,达标率36%;全县129个社区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各113处,除个别社区(村)搬迁、重建外,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普遍存在重建轻管、对外开放落实不到位、文化活动开展频次少等问题,加之对乡镇文化活动考核调度力度不大,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二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机构改革后,县文化馆、图书馆已多年没有新人加入,现有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7.2岁。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多为兼职或临时人员,专业性不强、专注度不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效果不好。三是文旅事业经费保障不足。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经费保障难度大,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送戏下乡经费仍未落实,春节期间非遗春晚、锣鼓大赛、舞龙舞狮大赛等活动费用仍没有解决,出现个别人员拨打12345问题。

(三)在其他业务工作方面,一是考古前置作为今年省共性改革事项,急需破题;二是野外文物保护难度大,部分文保单位存在违建、被破坏、保护标志缺失等问题;三是数字化文化场馆建设滞后,现有平台仅具备活动展示、信息发布等基础功能,各级之间无法实现信息互通,无法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在宣传展示、参与互动等方面局限性较大。

三、下步打算

一是提振精气神,全力冲刺年度目标。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探索推行党建指导员制度,每个乡镇选配3名党员干部职工包保,每月至少2次下沉一线,指导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检查文化场所开放情况,开展旅游资源普查、文物保护巡查、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33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改造升级任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推动全县文化旅游工作实现突破提升。

二是铆足新干劲,推动全域创建见成效。重新梳理调整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和任务分工,召开推进会议,明确重点、补齐短板,早日完成创建目标。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推动郯国古城4A级景区创建、醉东风和马头古镇3A创建任务早日落地落实,协助森固新涂料有限公司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按照“一村一品”“一路一景”规划布局,加快打造百里沂河体验长廊,提升沂河路、沭河路等旅游道路沿线风光。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对旅游集散中心进行规范提升。完善全县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增设全域全景图,更新维护旅游交通标识,为游客提供全域旅游信息服务。

三是聚力大宣传,提高郯城文旅知名度。突出“郯子故里·银杏之都”“多彩文化·魅力郯城”“郯城好品”等品牌营销,用好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网络平台载体,培育本地网红达人,积极参加文旅推介会、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做好项目招商和宣传推介工作。加强数字化建设,整合全县文旅资源,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实现国家级资源与应用在我县落地服务,推动我县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走出去”。充分发挥节庆、赛事等活动带动作用,办好第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以及全国戏曲文化周北京展演和郯城分会场活动,筹办银杏节、中国结编织大赛、二胡文化节、马术比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全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聚焦守底线,规范文旅行业发展。加强文旅行业日常监管,联合综合执法局、消防大队、市场监管等部门单位,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文旅市场秩序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确保81家文旅企业不出任何问题。坚持以“清源”“固边”“秋风”“护苗”“净网”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常态长效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