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xzf0001/2023-0000453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
---|---|---|---|---|---|
[ 成文日期 ] | 2023-06-20 | [ 公开日期 ] | 2023-06-20 | [ 有 效 性 ]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切实减轻工业企业负担,不断激发工业企业活力,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郯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强招商引资跟踪服务
一是强化全周期服务。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构建项目“帮代办”服务体系,靠前服务、延伸服务、跟踪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大项目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保障力度,全面实行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支持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供应方式,下调弹性年期修正系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企业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土地整理、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用地效率,实行工业厂房分割登记,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用好“1+N”人才政策,坚持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服务围着好项目转、工作盯着好项目干,全方位助力项目快建设、快投产。三是强化“接诉即办”。依托“12345·郯城首发”,完善企业诉求平台,建立逐级限时办结机制,全链条闭环解决企业诉求。
二、紧盯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一是助企帮包。深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帮包企业和选派助企服务员制度,县级领导同志每季度至少到联系企业现场调研1次,各乡镇确保每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名科级领导干部联系帮包,选派党政干部到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省市县实施类重点项目担任助企服务员,开展“大调研”活动,帮助“链主”企业、引领性企业谋划发展思路,为面临困难的企业化解风险、纾困解难。二是集成政策。将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各级各类惠企政策统一汇总梳理、定期更新,通过汇编成册入企实地解读政策、召开培训会全面贯彻政策、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精准匹配政策,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力争实现惠企政策无感即达。三是提升服务。不断提升线下服务能力,打造全市一流温馨高效的现代“政务服务综合体”。推行“全产业一链通办”改革,制定全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通办”事项清单,设立“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实现“一件事”打包全程办理。扩大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建立“领导干部帮包+工作人员帮办”机制,对链主企业和重点链属企业实行“一对一”“点对点”服务。深化系统集成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主题集成服务“一次办好”。四是融资增信。探索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推行企业融资信用白名单制度,依托“金融管家”直通车平台,推动银行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实施汇率避险政策,全额补贴全县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担保服务担保费,免除质优诚信外贸出口企业汇率避险业务保证金,实现“零成本”汇率避险。完善风险补偿体系,设立担保风险补偿资金,重点用于单户500万元以下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单户300万元以下涉农信用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风险补偿,建立长期性、动态性资金补充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及融资担保公司“敢贷”“愿贷”。
三、公平公正阳光执法监管
一是降低制度成本。落实好《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显著降低工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突出抓好破除准入壁垒、杜绝逐利执法、清理违规收费,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工业企业活力。降低招投标交易成本,全面推广应用电子保函(保险),将金融机构保函费率降低至0.15%,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二是提高监管效能。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实行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每月1日至25日,原则上不入企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开展“小鬼难缠”等专项治理,集中整治基层滥用执法权力、“吃拿卡要”等行为。三是完善诚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化,新增更多的“信易+”应用场景,搭建多渠道、多元化的“信易+”项目体系。建立工业企业信用修复提醒机制,对符合法定修复条件的工业企业,引导其及时修复信用,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四是实行“有温度的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动态调整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轻微违法不罚”“首次违法不罚”等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推行信用修复与行政处罚“两书同达”,引导和帮助失信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五是依法使用各类措施。规范涉企执法办案,坚持“宽严相济”“少捕慎诉”,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严格把握罪与非罪、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完善刑事立案监督机制,依法审慎使用查封、扣押、冻结、拘留、逮捕等强制性措施。组织开展新修订《行政处罚法》实施情况检查、委托行政处罚情况专项监督、乱罚款问题专项监督,集中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规范不透明等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工业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
四、转变作风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厚植营商情怀。认真践行沂蒙精神,怀真心、诚心、细心、耐心、热心,厚植优化营商环境、维护郯城形象的情怀,并将这种情怀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二是抓实作风整顿。开展“企业评部门”“企业评项目”活动,抓住“两头”,促进“中间”,找出好的表率,挖出反面典型,见人见事见思想,确保干部作风得到整体提升。三是善于主动作为。依托大数据分析、高质量互动等方式,提前发现企业诉求、前移办理关口、逐步构建“善解企意”的营商环境“升级版”,变“被动”为“主动”,做到作风建设和专业水平有机融合、同步推进。四是密切政企互动。建立完善政企圆桌会议、“红领书记”等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搭建政府和工业企业的“连心桥”,实现政企互动“零距离”。
五、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监督作用
一是发挥好“粘合剂”作用。发动代表、委员在闭会期间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调研听取工业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工作建议,向工业企业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代表、委员视察调研工业企业、重点建设项目情况,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活动,收集整理企业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提交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助推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发挥好监督作用。引导和支持代表、委员开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事前调研、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程序开展监督,推进项目建设立项精准、建设过程透明、实施结果公开。
六、优化市场准入服务
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清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问题自查自纠,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4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七、加大企业发展保护力度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认真落实《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实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线上侵权线索智能监测项目。健全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办理平台,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流程化、规范化的公证服务。全面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格执行《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裁判指引》,依法惩处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全面推开知识产权检察集中统一履职,推进知识产权检察“捕、诉、监、防、治”全链条一体化保护。二是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依法依规处理涉企业货物、工程、服务款项等拖欠问题,对相关拖欠主体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办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长效机制,开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对恶意拖欠、久拖不还、打击报复投诉人等行为进行通报。优化网络舆情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网络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负面信息快速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对涉及企业家的网络舆情实行快查、快结、快速澄清,及时消除负面影响,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讲好企业家故事,在重点媒体开设专栏,推出一批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尊重企业家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的鲜明导向。三是建立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民商事纠纷、知识产权、金融消费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化解涉企知识产权、合同、生产经营、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建立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协调联动机制,健全诉调、公调、访调对接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鼓励工业企业充分利用非诉方式依法高效快捷化解纠纷、解决诉求。充分发挥仲裁制度优势,积极化解民商事矛盾纠纷。
八、健全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认真落实《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在依法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中建立健全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合力,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有效预防企业违法犯罪。
九、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聚焦深挖起底涉企举报线索,加大案件攻坚力度。深挖彻查涉及工业企业的黑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深入开展涉网黑恶犯罪打击整治行动,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整治行动,依法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为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