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xzf0001/2022-0000698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
---|---|---|---|---|---|
[ 成文日期 ] | [ 公开日期 ] | 2022-10-24 | [ 有 效 性 ] |
一、起草背景
山东省是传统工艺大省,工艺品类全,发展均衡,基础雄厚。今年,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印发《“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市委宣传部等联合印发《“山东手造·产自临沂”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研究出台《“山东手造·产自临沂”扶持政策20条》。县委宣传部等联合印发了《“山东手造·郯城好品”推进工程实施方案》。
郯城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名录12项、市级名录29项,手造技艺资源丰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山东手造·郯城好品”项目工程实施,切实促进郯城县手造产业发展,振兴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实现郯城县手造产业品牌化、产业化,根据省市“山东手造”相关内容,参照临沂市《“山东手造·产自临沂”扶持政策20条》相关内容,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等方式,征求了13个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各部门均形成具体扶持政策,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报送。经梳理汇总,起草拟定了“山东手造·郯城好品”扶持政策16条。
二、主要内容
《“山东手造·郯城好品”扶持政策16条》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人才支持方面。由4条组成。即加大手造产业人才培育力度,安排手造产业人才培育专项资金。劳动技能培训中侧重于向手造产业方向开展。对积极引进手造产业高层次人才的,按规定给予奖补。对到郯城县创办手造文化企业的高层次人才,按规定享受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非遗手造项目、传承人向上申报工作帮扶力度,组织推荐传承人参加各级组织的非遗展演活动,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非遗节等活动;举办各类非遗手造项目公益培训班、传习大课堂。围绕手造文化企业,开展各类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建立研学基地。探索推行校企合作机制,开设精品课程,让手造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第二部分,土地及空间使用方面。由2条组成。农村手造产业因实际发展需要,提出用地需求的,在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中,优先给予用地空间规划;各地结合实际,有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突出乡村产业特色,整合资源创建一批民宿(农家乐)集中村、家庭工场、手工作坊等盘活利用样板。
第三部分,资金支持方面。由5条组成。即建立“山东手造·郯城好品”项目库,设立发展手造产业专项资金。对市场前景良好、运营模式顺畅、能充分体现我县特色的手造产业予以扶持。加强银企对接,对手造产业金融需求全面摸底,开展金融辅导,定制推出金融产品,解决手造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授权的专利和转化好、管理好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奖励。实施品牌奖励制度。对在各级赛事中获奖的手造企业或个人,分别予以奖励。对于部分小微手造企业,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政策。对于手造企业主,严格执行重点群体和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费优惠政策,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四部分,宣传方面。由3条组成。包括在郯城主流媒体开辟专栏,鼓励开展新媒体平台图文、影视文学等多形式宣传设计和创作,积极邀请上级媒体来郯城采访报道手造企业,叫响“山东手造·郯城好品”品牌,扩大宣传效力;积极宣传推介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品牌临沂博览会,吸引手造文化企业参加手造产业展会、广交会、华交会和世博会等线上线下展会;在对接长三角交流活动中,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山东手造·郯城好品”。借助郯城IP形象“郯郯”“城城”,遴选优秀手造产品设计制造“郯城伴手礼”;在中国(郯城)创新创业大赛、“双招双引”推介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举办“山东手造·郯城好品”展览会,对外展示郯城手造产业的最新成果。
第五部分,线上发展支持方面。由2条组成。充分发挥郯城直播电商行业优势,推动传统手造业积极通过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积极触网,鼓励手造企业及个人充分利用县域公共品牌助力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唱响郯城手造品牌;依托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公共配套建设,为手造产品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项目,助力手造产品线上销售;鼓励手造产品研发与创新,加快网销手造产品标准化建设。
三、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山东手造·郯城好品”扶持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山东手造·郯城好品” 扶持政策实施的统筹、谋划、指导、协调等工作,确保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扶持政策的落实实施。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从土地、资金、财税等政策上向重点项目倾斜,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人才保障、资金补助、经贸服务、评选表彰、媒体宣传等政策服务体系,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平台培育、产品创意设计等。
三是加强协作配合。扶持政策涉及到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教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商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县地方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既要明确自身职责,又要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山东手造·郯城好品”高质量发展。
会议回顾:http://www.tancheng.gov.cn/info/4429/220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