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xzf0001/2025-0000110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4-07 | [ 公开日期 ] | 2025-04-07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一、制定背景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在新年第一会上,以改革创新为主题,擘画了全年高质量发展广阔蓝图。
二、出台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工作要求,推动我县由农业大县加快向农业强县转变,郯城县主动融入大局,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综合全县乡村振兴现状,制定了食品产业提升、种业振兴、渔业发展等7个创新方案,推动古郯乡村全面振兴起势。
三、决策依据
一是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改革创新、乡村振兴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有关讲话精神和批示指示,参照学习《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加快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上级政策部署。二是立足我县工作实际。《方案》立足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围绕全县食品、种业、渔业、草莓、农机、科技和金融七个优势和潜力领域,经多方调研,进行具体安排,明确提出了今年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做到重点任务项目化、数字化、清单化。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方案》起草,经过业务骨干专题座谈会、党组会研究讨论后,向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县工信局等20余个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和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将收到的修改意见建议做了进一步吸纳,形成了《方案》。
四、主要内容
《关于<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改革创新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情况的汇报》结合全县农情实情、资源禀赋,制定了七个方面的提升方案,并逐一进行任务分解,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第一部分,郯城县食品产业提升方案。食品产业是郯城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壮大食品产业对全县的工业产值有着重要意义。郯城县坚持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潜力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抓组织领导、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建设、抓特色品牌,着力打造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第二部分,郯城县种业振兴提升方案。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是重中之重。一是依托郯城现代种业科技产业园,招引科研院校、知名种子企业育种专家进驻种业产业园,逐步强化育种攻关。二是开展全县制种基地情况调研,制定出台全县制种基地规划,扩大良种繁育基地。三是实施联合、联营、联盟三联战略,加大种子市场开拓。四是推动新阳光种业以小麦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为抓手,建设标准化实验室、种子加工烘干车间、小麦试验田提升改造等,壮大种业企业规模。
第三部分,郯城县渔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方案。为大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郯城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持“立足现实、赶超跨越、创新发展、稳步提高”的思路,从优势传统渔业、绿色生态渔业、休闲观光渔业三方面重点发力,推动渔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场1家以上,创建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家;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园区1家以上;培育区域公用品牌1个。
第四部分,郯城县草莓产业提升方案。草莓作为郯城县乡村特色产业,是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通过建设草莓种苗繁育基地、健全草莓农技推广队伍、推广草莓新品种种植、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成立草莓产业发展联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提升郯城草莓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五部分,郯城县加快培育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工作方案。为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市场运营、政府支持、平战结合、指挥高效的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2025年重点遴选10家运行良好、服务优质、覆盖广泛的农机合作社,集中培育为县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第六部分,郯城县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乡村振兴,科技先行,科技在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中起支撑引领作用,郯城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载体、选派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转化一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实施一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队伍明显壮大。
第七部分,郯城县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为发挥金融资源集聚效应,郯城县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导向,以产业为重、以服务为本,重点扶持四雁人才、助力特色产业、助推重点项目、赋能链条集群、选派金融管家、创新金融服务,持续完善基层金融组织架构,构建完备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需求、对接、授信、风险补偿工作闭环。